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卢春娟

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卢春娟

黑龙江省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去红细胞悬液输血的方式,观察组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为93.75%(15/16),对照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为75%(12/16),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1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2例,发生率为12.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洗红细胞输血结合血液置换的方式,更加适合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不同输血方法;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应用价值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体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加速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是一种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贫血种类,患者主要具有心悸、头晕、乏力等临床症状,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活动。此症状的主要诊断标准主要通过血象、骨髓、血浆或血清、尿、免疫指标等,还包括心肺肝肾功能等检查,不同原发病可能在不同脏器有不同表现。当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中,输血方式的选择十分必要。为了深入研究不同输血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文章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应用价值,现总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10例,女6例,患者年龄在25岁到73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22±0.1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9例,女7例,患者年龄在24岁到73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21±0.16)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年龄、性别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去红细胞悬液输血的方式,观察组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患者输血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出现红细胞低于正常水平或者患者出现一些头晕、乏力等贫血政治时,需要立刻停止输血治疗[1-2]。

1.3 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输血后的临床指标,主要有血红蛋白含量、网织红细胞含量、血清胆红素含量、红细胞计数等,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治疗后患者全身乏累、气短以及头晕等临床症状消失,同时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保持在正常值域范围内则代表有效,否则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各项资料的对比与计算,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采用%表示,p<0.05则代表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输血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输血治疗成功15例,无效1例,输血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中输血治疗成功12例,无效4例,输血有效率为75%(15/16),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发热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中发热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2例,发生率为812.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输血治疗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常用临床治疗方式,输血前应详查有无同种异型抗体、自身抗体血型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配血试验。因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后可能加重溶血,故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但是由于患者的病理比较复杂,故而对输血治疗的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输血方式是保证输血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常规的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去红细胞悬液输血的方式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但是临床治疗中存在着一定的治疗无效问题。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方式是一种先进的贫血治疗方式,联合治疗下输血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同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比较显著。

在本次临床输血方式的实践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输血有效率75%,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之间差异相对较小,三洗红细胞输血结合血液置换的方式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三洗红细胞输血结合血液置换的方式,效果显著,更加适合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小纯,欧兴义,陈晖,等. 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3,04(51):64-65+68.

[2]李素萍,杨国丽,孙璐璐,等. 40例治疗自发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与输注洗涤红细胞的对照[J]. 黑龙江医药,2015,06(28):1329-1331.

[3]曹艳珍,张雅西. 成分输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临床疗效比较及护理方法探讨[J]. 中国医药科学,2015,11(5):110-112.

论文作者:卢春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7

标签:;  ;  ;  ;  ;  ;  ;  ;  

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卢春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