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科研机构建设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论文_冶宗祥,朱莉华,吴浩,李雪琳,孔祥宇

新型科研机构建设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论文_冶宗祥,朱莉华,吴浩,李雪琳,孔祥宇

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的增大。新颖灵活的体制在促进行业结构升级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层面有着非常重大的价值,同时新型科研机构建设将反哺到科学技术发展之中。本文主要是针对新型科研机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有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新型;科研机构;建设现状;发展建议

随着体制新颖,机制灵活的科研机构的快速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贡献了很大力量。新型科研机构的市场化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区域经济的重要力量,收到了很多方面的关注。但因为新型科研机构的建立时间有限,在自身结构优化等方面还显示出能力不足的情况。要结合新型科研机构建设的现状急性分析,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建议。

一、新型科研机构建设的现状分析

新型科研机构的实施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包括产业技术研究院、国有研究所和民办官助等多种形式,促进了行业的整体发展。1.由政府牵头,定位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机构。新阶段的新型科研机构大都运用的都是这种发展模式,依托政府的创新资金支持,合理的协调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力量,建设新型的科研机构。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还为科研机构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以市场为导向,运用新型的管理机制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科研院校和创业投资形成的产业合作模式。这种新型科研机构是建立在产学研的基础之上的,主要是民营企业的载体,吸引更多的专业型人才,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企业的孵化。同时,区域产业优势和科研高校的创新型人才资源,也是新型研发机构的重要助力。相较于传统的科研机构的管理方式,新型科研机构就会体现出更加强劲的孵化优势。不仅可以从产业技术、共性技术问题入手,还可以形成培养人才的巨大优势,进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在企业主导下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和院校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会出现相互合作的情况。企业积极的介入到科研机构的建设过程中,和科研高校、传统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新型的科研机构对于区域经济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4.强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型机构,适当的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这种新型科研机构主要是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涉及到产学研层面的任务完成。

二、新型科研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法律层面的保障不足,相应的扶持政策有所滞后。现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对于新型的科研机构的管理模式进行精准定位。政府对于新型科研单位的发展没有更加详尽的支持政策,综合性的文件并不能直接帮助到新型科研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政府还没有针对新型科研管理机构出台相关管理方案,对于新型科研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新型科研机构存在功能重合的情况,同时地域差异也是比较明显。新型科研机构的产业技术创新不均衡,更多的是生物技术、新医药行业以及节能环保行业的科研机构。新型科研机构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区域之间的产业创新也存下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另外,新型科研机构的数量较多,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效应。更多的科研机构的产业空间集聚度不高,实际的发展也不适应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在技术和产业发展层面的领先不足,同时还因为自身战略思维的缺乏,最终导致了科研机构的长远发展潜力不足。新型科研机构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形成的产业支撑作用只体现在区域之中。新型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真正有影响力的科研机构数量较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的产业集中在基础行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还需要从外国引进。

最后,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性人才不足,人才结构也不合理。新型科研机构吸引了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但是缺乏相应的一线管理的复合技术型人才。科研机构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吸引性有助,对于人才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有关吸引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措施的宣传力度不足,还没有形成引才、留才和育才的政策体系。

三、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措施

(一)出台完善的有关新型科研机构法律政策

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出台完善的有关新型科研机构的政策和意见。对于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进行引导作用,强调对于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保障工作。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政策,逐步的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政策,鼓励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知识入股。

(二)凸显政府机能,促进机制的创新和优化

有政府进行统筹管理,引导区域之间的科研机构发展和建设形成完整的布局。制定出中长远的行业发展计划,引导新科研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要更好的掌握对于新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实现管控有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科研机构,促进自主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管理评价体系,定期的对于新型科研机构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价,结合最终结果给予一定的鼓励。

(三)始终坚持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道路

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道路,集中行业优势做大做强。要培育出自身发展品牌,树立示范引领的价值。对于有潜力的新型科研机构进行重点培养,支持社会组织以信用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并逐渐的形成科科技服务新品牌。积极引导新型科研机构的集群化发展,用科研发展基地的模式来对于加入机构进行政策倾斜。激发这些科研机构的自身活力,加快产业园区产业聚集发展。

(四)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

新型科研机构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这将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做核心动力。要为新科研机构的发展听过更加完善的支持环境,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运用全程激励的方式,积极的实施长期稳定的战略措施。将人才引进的视野放高放宽,进行全球层面的人才挖掘和保护。同时要提升核心队伍成员的业务能力,发展具有战略眼光的高层次人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新型科研机构建设现状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明确定位新型科研机构的地位和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政府机构的引导价值。结合科研机构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分类设置,避免功能重合的机构出现。

参考文献:

[1]周文魁,韩博.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研究——以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4(4):

[2]陈宇山,陈雪.国内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的举措和动向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21):

[3]程艳红.产学研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协同创新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4(11):

论文作者:冶宗祥,朱莉华,吴浩,李雪琳,孔祥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新型科研机构建设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论文_冶宗祥,朱莉华,吴浩,李雪琳,孔祥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