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分析陈晓聪论文_陈晓聪

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分析陈晓聪论文_陈晓聪

陈晓聪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312

摘要:目前不断增加的高层建筑,其空间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社会潮流可借此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作为人们日常工作活动的主要区域-高层办公建筑因有较为集中的人员设备和更加复杂的结构形式,对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为了将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利用率有效提升,在前期需对公共空间进行设计优化,在保证环保节能等基础功能的情况下将新型技术、材料运用其中,使内部公共空间得到更多解放,确保设计的各个节点科学合理,真正满足高层办公建筑人员的应用需求。本文针对高层办公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进行深入分析。

一.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1.休闲意识的缺乏

工作和休闲既相辅相成也相互矛盾,东西方国家因各自不同的国情和观念对休闲存在不同的认识。西方社会文化认为生活当中绝对不能缺少休闲,而东方人认为工作是最重要的。传统的汉民族在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中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认为通过努力积攒劳动成果多少能够彰显尊贵的生活并惠及子孙,对于试图享受闲暇的年轻人则认为其不务正业。虽然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强烈的希望休闲,但由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奔波累积财富,导致出现不愿意在休闲方面浪费时间。

2.外围封闭的办公空间环境

现代世界各地溅起诸多国际式玻璃盒子摩天楼,这些高层办公建筑虽有标准化的客观空间,却因缺少人文关怀而人性化不足,建筑文化的个性特征缺少且空间环境中的人文与自然因素被忽略,导致建筑整体显得冷漠乏味。办公人员长时间在这种封闭的巨型工业建筑中生活,缺少丰富的公共社交空间和自然接触,缺失的工作调剂导致其心理上的疲乏。

3.忽视办公区域公共空间

大量拔地而起的城市高层办公建筑虽在一定程度上可将百年来人们的就业及生产方式变化反映出来,但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导致办公区域内人员数量增加,因办公建筑的规模、建设区位等影响导致人们没有足够的休息空间和办公公共空间认识,最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共空间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

1.可识别性

设计人员应当以合适的方式使高层办公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拥有较好的可识别性,特别是超高层的大型办公建筑流线是否清晰则极为重要,对建筑陌生的人员可能经常找不到功能房间、电梯等,因此高层办公建筑应当借助个性且明晰的公共空间进行建筑布局的串联。将拥有不同个性的公共休息空间在职能不同的各部门中设置,各职能部门成组布局,使空间布局有序且容易现辨识[1]。

2.序列化

办公人员从建筑的门厅通过楼梯、电梯进入办公室实际上是其在室外的心理到室内空间过渡的自然过程,为了将对进入办公建筑人员的尊重与关心充分体现出来,设计人员对内部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应考虑能否将一种序列化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来,自然过渡和艺术效果的成功序列化可在内部公共空间及尺度两方面的引导体现出来。对于不尺度的内部公共空间可将人们心理受到室内空间围合程度的影响作为参考进行相应的尺度处理[2];空间的引导作用可尽量将绿化设计应用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上,通过将绿色植物、自然石头、光与风及水等自然元素引入,使人们在单一死板的办公建筑中通过感受自然,满足对自然向往的心理需求。

3.交往性

人在公共场所中为获取安全自在感常常会有行为趋同的特点表现,例如在公共场所的下沉型或凹型空间区域、场所角落等地方停留,因此为了方便人们在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中交往,设计人员应对建筑中的交通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和适当扩充。注意设计过程中将个性化的私密空间和线型空间多进行创造,使现代人们的交往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可以多样化组合公共空间中的座椅并在其中适量布置,为方便个人利用可布置能够灵活使用的座椅。另外人们站立时进行交流所需要的合适距离和区域也应密切关注并做好设计准备[3]。

三.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点

1.功能空间设计

内部公共空间在高层办公建筑中的设计核心要求为功能,规划平面布局时应相互区分技术使用空间和行政办公空间,同时将对平面布局的灵活度加大。面规划并综合分析不同大小和功能的空间,例如在附属建筑中或建筑主体低层中布置服务厅、会议室、餐饮厨房等,使设计呈现高低合理区分、扁平舒展。横向展开方式作为办公线路的设计,将有不同功能的空间联系提升,例如为有效连接功能空间,可以在建筑中专门设置一个中枢区域,使每个楼层均有一个能够灵活应用的不同空间。同时对于建筑智能化和生产技术等部分,应专门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在建筑主体塔楼部位[4],使其能够在实际中高效应用。在高层办公建筑的竖向分区前提条件下,为使内部公共空间的应用弹性增加,各个办公室不同的实际应用要求有据可依,设计师可在设计后期按照不同的需求灵活调整空间的平面布局,增加其适应性。

2.健康空间设计

办公建筑在遵循人性化原则的同时对办公要求满足,还应对建筑中健康空间的设计优化引起重视。为使办公人员在工作之余可以放松身心应为其创造休闲空间,有助于其恢复精力积极展开接下来的工作,可使工作效率有效提升。设计师除了将绿色植物[5]、水面等多种生态元素引入内部空间外,还要灵活借助景观、阳光等元素进一步提升采光、通风等节能措施的应用,使人们能够在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中健康愉快的工作。

3.人性化空间设计

设计师站在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在将办公人员日常工作基本需求满足的同时还应当对其心理进行综合分析,使内部空间的设计更加合理。在办公空间保证高效、舒适的情况下对各种元素进行灵活应用,可将不同的工作特点在空间中更好的体现出来。并且能够对不同办公人员的对功能和美观的要求尽可能考虑到,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交流空间使办公人员的交流增加,有利于组织内部多种活动的共存和有效交流。

4.办公辅助空间的设计

作为高层办公建筑空间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电梯设计应将基本的防火规范要求满足且方便使用,电梯的位置及数量布置应根据高层办公建筑的标准层面积、规模和性质进行确定。便捷通畅是每个楼层走廊设计最重要的特点,走廊空间如果设计成黑暗、冗长则会大大降低受欢迎程度。设计师应当在设计期间打开局部采光口、对走廊转折进行适当设置、适当将办公室门口放大等方式使走廊单调呆板的视觉感受减弱。设计卫生间时应注重其舒适与合理性,为方便人员使用在主要交通核附近或单侧安排卫生间的位置。注意设计时对蹲位的数量进行合理设置,避免过少的蹲位给人们使用带来不便或过多蹲位造成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空间中有人的交往及存在才能有其存在的意义,高层办公建筑中对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不能仅仅将技术和基本功能的需求满足,还应融合人性化的设计在新的场所中。对其内部空间的设计分析应将建筑特点作为基础,根据设计需求将不同设计要点明确,为使内部公共空间得到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有针对性的对空间优化,才能将办公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并提升其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徐然.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研究[J].决策探索(中),2018(06):30-31.

[2]丁永辉.超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0):81-82.

[3]方岩.高层办公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174.

[4]付名扬.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5]王兴.高层办公建筑内部交往空间设计浅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论文作者:陈晓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分析陈晓聪论文_陈晓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