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纹技术的民航乘客登机身份验证系统设计及实现

基于指纹技术的民航乘客登机身份验证系统设计及实现

傅德胜, 张迪[1]2003年在《基于指纹技术的民航乘客登机身份验证系统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提出了基于指纹技术的民航乘客身份验证系统的总体结构 软件流程 ,分析了指纹图像特征 指纹信息库组成和指纹识别过程 ,运用实际资料进行乘客身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在零保证率情况下 ,误识率为 1.1% ,识别率为 98.9% ,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张静[2]2010年在《基于CA的民航身份验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民航身份验证系统是基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实名制个人身份认证,但冒用代用他人身份证甚至使用虚假身份证登机案件的频繁发生,使得民航迫切需要更新现有的身份验证系统,准确核实乘客身份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以避免犯罪分子和恐怖组织从事威胁广大乘客人身安全的不法活动.本论文通过对现有民航身份验证系统缺点的分析,比较各种身份验证技术,最终采用数字证书作为民航乘客身份认证的主要手段.本论文研究的数字证书身份认证系统主要针对于民航乘客登机前的身份验证过程。系统由乘客注册系统和数字证书验证系统两部分组成。采用USB Key作为存储用户私钥及数字证书的载体,针对USB Key安全系统的薄弱环节使用指纹来控制用户对USB Key的访问,抵御了口令猜测攻击提高了易用性及安全性。与以往相区别的是,1改进后的系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的对“人”的认证,否定了单纯依赖某一种身份认证手段的验证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民航身份验证系统的安全性。2选择以具有拥有人自我管理特征的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减少了丢失、偷窃的可能不但减轻了注册中心分发管理的负担而且拥有人对其具有控制权。3相对于二代身份证容易伪造的缺点,系统选择了不提供外部访问借口、内部含有微处理单元和加密运算协作器,能够完成各种复杂运算的USB Key作为数字证书的载体,减少了伪造证书或指纹模板和破坏智能卡所带来的威胁。4与传统的基于USB Key的身份认证系统相比,本系统充分将乘客的USB Key个人化,通过指纹模板代替PIN码,免除PIN码或口令的人为的信息泄露。5本系统为了保证验证速度,还结合乘客登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两种不同的验证模式,减轻了机场乘务人员的压力,保障了验证的强度,可操作性强。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证书及其相关的核心技术,包括PKI安全体系与功能、CA认证中心、数字证书、USB Key及其应用技术等,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设计了USB Key内存储信息的逻辑数据结构,实现了身份验证系统的验证流程及组成模块,设计了乘客身份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使用VC++、OpenSSL模拟了数字证书验证系统。最后依照登机流程,对改进后的民航身份验证系统进行了效率分析。

张迪[3]2003年在《基于指纹技术的民航乘客登机身份验证系统设计及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实现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是针对民航乘客登机前的身份验证而研制开发的。该系统包括指纹采集仪、采样控制软件、识别软件、主机、外存和输出设备六部分。识别软件由指纹采集和指纹验证两个模块组成,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指纹采集模块负责指纹的活体采集,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将其特征向量按航班存入指纹库。指纹验证模块是将乘客登机时采集的指纹与其指纹库中的指纹相匹配,确定乘客身份。系统实现方法与优点如下: 1.使用采集模块通过指纹采集仪获取指纹的灰度图,实现了活体采集。使该系统的实时性得到了保证。 2.预处理时,先对采集的指纹进行灰度滤波,然后再通过计算块方向图对指纹进行方向图滤波,从而实现灰度修补。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指纹处理时的二值化、细化过程,既可对指纹处理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可节约大量计算时间,更好的解决了指纹实时处理的问题。 3.通过计算指纹的局部方向图和不可定向程度,对指纹进行定位和分类,从而实现特征提取,并存入指纹库。此方法很好的解决了指纹的自动定位问题。 4.指纹验证时,按上述方法提取特征,将其与指纹库中指定指纹的特征进行匹配,确定购机票者与乘机者是否为同一人。 5.本文设计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在设计上强调界面的简洁性及易操作性,使该系统可以更快更广的被推广利用。

贾斌玮[4]2016年在《机场安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用于对企业人员、设备、业务等进行管理的生产信息集成化管理系统应运而生,为大型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了优质的工具。“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全球空防安全态势严峻,民航安检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而建立一套运行稳定、功能丰富的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升机场安检信息管理的水平和工作的智能化程度,极大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突发事件提供准确而及时的信息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安检技术的发展及现状,然后结合上海虹桥机场扩建工程安检系统建设的经验,从机场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局域网的安检信息管理系统(SIMS)。该系统使用Client/Server模式,采用Microsoft .Net叁层软件架构,引入MQ消息中间件通讯技术,以Oracle为后台数据库且使用ADO通讯方式与C#建立连接。在文中,作者对安检现场各用户端口作业的标准和流程、管理的内容和职能进行剖析,从业务和功能两方面对系统需求进行挖掘与分析,并对其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作出规范,以期满足企业实际的稳定运行和业务管理需要。又用示意图的方式形象地展现了系统的软件结构和网络拓扑,对每一层次所包含的组件和模块进行说明,详述了网络连接和传输方式,介绍了通讯网关和对外接口的功能和设计,给出部分数据库表单项目和数据表架构设计。而后利用用例图、流程图等工具,对系统11个子模块的功能设计和数据逻辑进行展示,实现系统通过一线业务类站点收集信息(包括旅客值机信息、身份信息、航班信息、声像资料、行李透视图像等),通过二线管理类站点整合、汇总和检索信息,完成对整个安检流程的实时监管、信息查询、事故分析,同时实现对安检现场生产数据、人员、设备、业务资料等的综合管理。并且,通过测试和实际使用,验证了系统运行的良好效果。在文章的最后,结合最新技术与前沿,对系统功能的发展提出展望。SIMS能在事前将可疑分子拦截在地面;在事中为突发事件提供决策依据;在事后进行追查分析并提供有力证据,其对提高机场安检的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力打击航空恐袭犯罪,维护社会安定,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刘定发[5]2009年在《基于指纹自动识别技术的出入境旅客身份验证系统研制》文中认为本文实现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是针对民航乘客登机前的身份验证而研制开发的。该系统包括指纹采集仪、采样控制软件、识别软件、主机、外存和输出设备六部分。识别软件由指纹采集和指纹验证两个模块组成,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指纹采集模块负责指纹的活体采集,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将其特征向量按航班存入指纹库。指纹验证模块是将乘客登机时采集的指纹与其指纹库中的指纹相匹配,确定乘客身份。具体内容如下:1.指纹图像采集使用指纹采集仪获取256个等级的指纹灰度图。2.指纹图像预处理先对采集的指纹图像进行灰度滤波,然后再通过计算块方向图对指纹进行方向图滤波,从而实现灰度修补。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指纹处理时的二值化、细化过程,节约了大量计算时间,更好的解决了指纹实时处理的问题。3.通过计算指纹的局部方向图和不可定向程度,对指纹进行定位和分类,进而提取特征,并存入指纹库。4.设计基于指纹的出入边境的旅客身份验证系统。本课题采用生物指纹识别技术同计算机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系统相结合,将指纹作为出入边境的旅客的合法身份的辨识依据,极大提高了数据提交人员身份验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完整流程,构建了出入边境的旅客身份验证管理系统满足相关出入境部门的运行情况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繁琐的身份验证管理更自动化、规范化。

赵铭[6]2011年在《机场安检人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人相识别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门前沿课题,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包括对人相的自动识别,涉及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课题。近年来,由于反恐、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的需要,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对安防领域加大了投入。而身份识别正是安防的一个核心问题。在这种大的环境下,生物特征识别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人相识别拥有这些良好的特性,使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在引起学术界、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人相识别技术发展很快,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它不仅仅运用于机场安检这个领域,而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相识别技术具有发展很快的研究方向,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主要以人相识别技术和动态服务器页面技术(Active Server Page,ASP)的相关理论知识为背景,通过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开发了一套符合广汉机场安检的人相识别系统。本文采用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方式对人相识别技术进行了分析,将人相识别系统的设计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人相识别模块,另一个是作为辅助管理的人员管理模块。人相识别模块是在VC环境下,结合计算机视觉库OpenCV设计一个简单的人相检测软件,再对检测以后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使用PCA提取人脸特征,输入SVM分类器,并且结合欧氏距离进行分类识别,效果明显。其中对采集过程进行改进,设计出了一个有关“人员图像信息更新”的模块,以保持数据库中的人员图像信息的最新性。人员管理模块主要采用先进的ASP与access相结合的技术,适用于网络管理,可以更方便的掌握人员信息,该系统界面具有很强的可视化、人性化且容易操作,具有友好、直接、方便的特点。此系统的开发能达到在广汉机场推广使用的效果,从而体现出在广汉机场运用人相识别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仅能提高机场的管理水平,也为民航飞行学院成为国内民航业的典范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基于指纹技术的民航乘客登机身份验证系统设计及实现[J]. 傅德胜, 张迪. 电子工程师. 2003

[2]. 基于CA的民航身份验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张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3]. 基于指纹技术的民航乘客登机身份验证系统设计及实现[D]. 张迪. 南京气象学院. 2003

[4]. 机场安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贾斌玮. 华东理工大学. 2016

[5]. 基于指纹自动识别技术的出入境旅客身份验证系统研制[D]. 刘定发. 贵州大学. 2009

[6]. 机场安检人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铭. 电子科技大学. 2011

标签:;  ;  ;  ;  ;  ;  

基于指纹技术的民航乘客登机身份验证系统设计及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