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视角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研究论文_孟秀萍

基于临床视角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研究论文_孟秀萍

大理州弥渡县中医院 云南弥渡 675600

摘要:近年来,中西药结合治疗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药物搭配不科学合理,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会产生毒副作用。笔者通过将中西药配伍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具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临床角度;中西药配伍禁忌;相互作用

近年来,中西药结合治疗在临床上表现出很好的效果,不仅如此,也成功的在预防、保健等多方面应用。中医在我国历史悠久,而中药的结构复杂,中药本身包含的成分较多,如果中医药搭配不当的话,在他们的相互作用下,改变药物原本的药性,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甚至变药为毒,从这一点来看,应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现在的治疗来看,中西药配合相结合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最重要的手段之一[1],因此,对中西药配伍加以研究,对临床治疗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如下几方面入手探析了中西药配伍的禁忌及作用。

1治疗中常见的中西药搭配禁忌

1.1含金属成分的主要有珍珠母、石膏、矿物质类、贝壳类等,不得与西药中的四环素类药物一同使用,若将两类药物一同使用,可能会降低药效。

1.2石榴皮、五倍子等含鞣质丰富的药材与林可霉素、四环素配伍时,会形成酸盐类沉淀物,导致药物失去原有的药效。鞣质药材本身会给人体肝脏带来一定的毒性,当其与西药中的某种成分配伍不当时,则会给人体内脏带来更大的伤害,如红霉素等西药。

1.3龙骨、牡蛎等呈强碱性的中药药材不得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起配伍使用,若将这两类药物共同使用,会使抗生素加倍吸收,增强其毒副作用,如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应严格注意用量,并及时进行调整。碱性较强的药物不仅不能与以上药物共同使用,还不能与头孢类、青霉素类共同使用,否则会影响其药效,影响其吸收。

1.4金银花、蒲公英等抗菌类较强的中药不得与菌类西药同用,否则会降低西药菌类的活性。

2配伍禁忌的分类

2.1降低疗效或引起毒副作用的配伍禁忌

龙骨、石膏、贝壳类等含有钙离子的中药药材,一般情况下不与强心苷类药物同用,是由于强心苷类药物在使用时会通过心肌释放大量的钙离子。过量的钙离子则会导致毒副作用。黄药子、四季青等中药药材其本身就对人体的内脏有一定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若与四环素搭配使用,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会使药材的毒副作用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强。地榆、五味子若与红霉素配伍进行治疗,则会产生毒副作用,引发肝炎。含有生物碱的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以及含有此类中药物质的小活络丹、三七片等,不得与氨基糖苷类物质配伍治疗,若一同使用,可能对患者的听觉神经造成一定的影响,带来副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复方丹参注射液若与抗癌类药物共同使用,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抗癌目的,无法将癌细胞杀死,抑制癌细胞发展,还会加速癌细胞的扩散,发生转移。丹参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是高血压患者的福音,阿托品可加速心率,这两类药物结合治疗会大大降低丹参的药效。丹参中含有大量的丹参酮物质,该物质有拮抗雄性激素的功能,若与含有睾丸素的药物共同使用,则会使人体内的雄性激素活性降低[2]。

2.2诱发药源性疾病的配伍禁忌

杏仁等重要物质不得与麻醉药、镇咳药等共同使用,因为该药会影响人体的呼吸道,影响人体的肝脏功能,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带来死亡。鞣质药材本身会给人体肝脏带来一定的毒性,当其与西药中的某种成分配伍不当时,则会给人体内脏带来更多的伤害,如红霉素等西药[3]。总而言之,中医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悠久,重要的成分也极其复杂,在临床上,与西药联合治疗时相互作用较多,会引起毒副作用,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对药物的药性和药理进行充分的分析,使药物最大限度发挥其功效,减少毒副作用,降低对人体的损伤。

2.3物理性配伍禁忌

山楂、梅子等强酸性中药不得与磺胺类抗菌素结合使用,这是由于酸性中药中的有机酸会通过人体的尿液排出,从而导致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度大大降低,排出时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4]。健胃消食等药物不得与蜂蜜、大枣等药物共同使用,否则大枣中的甜味会覆盖其他味道,降低疗效。

2.4化学性配伍禁忌

老鹤草、石榴皮、侧柏叶不得与含有硫酸亚铁成分的药物合用治疗,可能会产生肉质沉淀,阻碍硫酸亚铁的吸收。蛋白质是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而鞣质可与酰胺键作用,从而使酶的疗效降低[5]。山楂、乌梅、五味子是属于含酸较多的中药,如果含有酸性物质的中药与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相结合进行治疗,则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大大降低疗效,甚至治疗无效[6]。

3小结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不是简单的将两类药物进行相加,而是要在用药时充分了解药物的药性、药效等。如果不了解药物的药性、药效,便随意将其结合使用,则无法达到预期疗效,严重时会带来毒副作用,甚至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上文有一定的局限性,仅讨论了一些常见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禁忌,中药博大精深,中西药相结合治疗的种类远远多于此。因此,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中西药物的成分、药性、药效等,经过充分的分析对比,采取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真正发挥中西药的互补作用,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减少毒副作用,给广大患者带来健康。

参考文献:

[1]金锐,黄建梅,王宇光等.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框架:Ⅰ/Ⅱ/Ⅲ类途径的构建[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03):545-549.

[2]金锐,王宇光,薛春苗等.中成药处方点评的标准与尺度探索(七):中西药相互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9):1713-1718.

[3] 杨淑敏.基于临床视角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33(5):2778-2779.

[4] 张静.临床视角下的中西药配伍禁忌与相互作用探析[J].医药前沿,2016,6(12):214-215.

[5] 唐于平,沈娟,陶伟伟等.中药配伍禁忌复杂毒效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5,29(6):954-959.

[6] 彭有素,陈红,蔡国容.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J].环球中医药,2013,2(s1):50-51.

论文作者:孟秀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基于临床视角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研究论文_孟秀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