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时代,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管理呈现趋于复杂化、精细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也在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提升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运用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信息化的发展,转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获取资源的渠道,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当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对其建筑和施工具有重要影响。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项目工程整体规划,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游有效规划项目工程建设效果,实现对项目工程的分布规划和实施。在进行项目工程管理中,可以有效保证项目工程施工和经济预算及资金控制的现代化和规范性。当然,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为建筑企业建立完善合理的信息系统,对项目工程的具体管理有很大帮助,有助于实现对项目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在进行项目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确保工程建筑管理的成本有所下降,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另外,针对信息技术应用,在施工原材料的采集过程中,可以实现与供应商的实时电子沟通,确保施工材料的供应时间缩短,减少施工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目前,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利用“信息化”理念和技术十分重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值得关注。因此,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体系,并且使其能够更好地和国际接轨,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我国建筑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透明度和规范性,还能够促进管理者和参与者之间的交流,进而更好地解决在实际工作之中所存在的问题,更加促进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为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了更为专业而又准确的系统分析。但是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国外的管理软件十分昂贵,虽然其技术成熟,但是软件的汉化版本仅仅将英文直接翻译,并未做到任何专业技术术语的备注和详细解析,实际使用过程中极为不便,同时,对于软件的维护也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国的企业管理者难以接受。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并未发展完善,大部分数据和信息不能有效融合,进而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
3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3.1构建完整的信息化系统,对资源进行整合
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管理人员应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关标准相结合,这样就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在管理时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对工程中涉及的数据等进行深入调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以设计图纸为基础开展工作,以此来保证施工的进度与施工质量。但是在进行这些管理时由于掺杂人为因素会留下一些隐患,合理引入信息化技术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起信息管理系统,并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及投资管理等相关管理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在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充分的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与设计需求,并对管理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转变管理思想、融合信息技术将工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而实现工程中各项资源的整合与信息的共享,推动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在此基础上还应对工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环节进行合理规划并设计出科学的规划方案。同时,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改变传统管理方式的缺陷,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并提升信息利用效率。此外,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管理人员应及时的掌握信息技术并积极的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不同方面数据的调查,综合性分析建筑行业的前景,并利用信息化技术规划、设计出有效的管理方案,进而为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与数据支持。
3.2构建高效的运作机制,实现标准化管理
一个建筑工程管理项目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及专业性考察(初勘、详勘)、勘察设计、施工管理(采购)、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在进行这些管理工作时应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构建起高效的运作机制,实现标准化管理。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多以人工管理为主,但是人工管理的管理效率相对较低、管理速度也相对较慢,也会产生一些漏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将信息化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可以构建起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相关数据的实时收集、统计与分析,并可以为建筑企业未来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构建起信息管理系统后应充分发挥出其使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与管理项目相对应的管理标准。再根据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需求等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查与验收,保证其可以达到标准要求,进而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效果。与此同时,建筑工程企业还应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做好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工作,提升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实操水平与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
3.3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技术水平
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水平,在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的过程当中,管理人员也应当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进步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对此,建筑企业应当定期对于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于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让他们能够充分了解信息化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所带来的优势性作用。
4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分析———BIM技术
4.1设计阶段
传统建筑工程设计环节,一般都是在设计公司接到建筑公司的指示,然后根据建筑公司的需要和相关要求进行设计相关的图纸和建筑方案。传统的设计环节中,对于整个建筑设计方案是以一种建筑2D的平面图纸反映出来,不能够达到清晰明了的效果,双方也不能够进行更为详尽的沟通。有的可能会忽视一些关键的技术步骤和环节,导致设计方案不能够满足于建筑公司的需要。在应用BIM技术之后,能够设计出一种4D和5D的展示效果,能够将建筑公司需要的一些技术和细节通过设计方案和图片进行展示,同时能够提供相关的建筑数据和对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另外通过对建筑公司的需求方案设计,能够将建筑公司的工作人员的想法进行综合设计去,能够为相关建筑工作人员提供便利,能够保证建筑工作人员进一步理解项目工程方案,便于后续的项目工程的开展。
4.2施工阶段
在项目工程的进行过程中,由于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对建筑施工中产生的费用控制效果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项目工程,影响因素众多,不利于项目工程的费用控制。在利用BIM技术之后,BIM技术能够发挥其特有的模拟建筑效果,能够反映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因素,为整个工程的建筑发展中可能产生的费用控制带来一定的优化作用。能够保证项目工程施工中费用控制的合理。另外,利用BIM技术能够保证整个建筑施工环节的多变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业主清单计价管理的准确性,实现对承建单位建筑施工情况的有效监督,从而能够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
4.3借助BIM技术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进行BIM技术应用,要对项目工程建设管理进行造价管理,应用BIM技术对整个项目工程的造价进行管理。可以通过建立一定的造价模型来实现对工程的造价管理,可以将项目工程的一些造价进行科学管理。整个项目工程造价是处于动态的运动中,而BIM技术同时具有动态管理的性能,能够将整个项目工程的造价成本进行动态管理,有效提高整个项目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更好地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信息化”的发展理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了整个施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利于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6):77-78.
[2]尚亚军.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45-46.
[3]周羡辉,赵浩钊.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8):67-68.
[4]黎冠威.试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7):273-273.
[5]赵斌.信息化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5,46(2):138-143.
[6]陈春梅.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33(5):229-232.
论文作者:赵文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建筑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