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企业理论_资本论论文

论马克思的企业理论_资本论论文

论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理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关于企业理论的研究主要是遵循西方企业理论,而对马克思的企业理论缺乏挖掘。其实,马克思对企业问题也有详尽的、精辟的论述,研究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搞好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企业的一般性质

对企业起源的解释,一般都遵循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阐述的: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因为运用市场存在交易费用,当通过一个组织,能够以较之市场外购更低的成本实现同样的交易时,企业就产生了。科斯关于企业起源的解释是基于现代企业的形成,即社会存在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分工,专业化和分工各方彼此是通过市场进行协调,市场协调成本很高时,分工各方把社会分工组织成企业内部分工来替代市场机制,以节约成本。科斯的这一论点是以企业出现前无内部专业化经营组织为前提的,即企业不可能从经营组织自身发展分工体系而形成。[①a]因此,以科斯理论分析企业的最初起源是不符合历史逻辑的。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早期的社会分工是比较粗糙的,社会分工引起了商品交换,经常性的商品交换背后存在着的是商品生产单位。这些生产单位或者是一个集体组织,或者是个人。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这些商品生产单位不断分化、分解和组合,演化成了企业。从历史角度看,企业首先是从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着的,而不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存在的。马克思正是从这个角度,即商品生产者为出发点论述企业的起源的。

马克思关于企业起源的研究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通过对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分析阐述的。马克思并不是就生产过程本身进行研究,而是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进行研究,其中较多地涉及了企业问题。马克思研究经济关系的重要方法是科学抽象法,因此,马克思考察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从经济过程最简单的、一般的关系范畴——商品开始的,商品是资本主义历史的起点,“商品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的最一般的和最不发达的形式”[②a]。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生产者的基本特征;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时间要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交换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完全自负盈亏。商品交换前的商品生产者内部,表现出的只是人与物的关系,即生产过程。因此,对商品生产者的分析是马克思研究企业性质的历史的、逻辑的起点。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资本。资本的根本特性是在运动中增殖自己,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早已存在,但不是马克思考察的对象,“真正的现代经济学,只有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马克思对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分析是从产业资本开始的,企业作为一个生产单位是以产业资本的形式为基础的,因此,企业的产生同产业资本的产生是相一致的,马克思在分析了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所有者在交换中得到劳动力后,写道:“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一道,离开这个嘈杂的、表面的、有目共睹的领域,……他们两人进入门上挂着‘非公莫入’牌子的隐蔽的生产场所”[①b],这个生产场所就是资本通过对劳动力支配使用实现价值增殖的场所,这就是企业。“资本家要工人制造的是某种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一定的物品,虽然使用价值和财物的生产是为了资本家,并且是在资本家监督下进行的,但是这并不改变这种生产的一般性质”[②b],这个生产的一般性质就是一般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活动。因此,马克思实际上从两个方面说明了企业的性质,一方面,企业是一种生产职能的组织形式,是劳动和生产资料两大生产要素结合发挥生产职能的组织形式,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组织形式。另一方面,企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进行生产而使自己增殖的场所。“我们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下述两点:‘第一,他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要生产用来出售的物品、商品。第二,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的总和。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③b]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企业产生的原因,是资本发挥增殖功能的需要。

二、企业组织的成长

企业产生以后,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大企业——现代多功能的企业组织。对于企业组织成长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多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予以解释。在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中,是从资本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组织的扩张。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动机和目的是尽可能多的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由于是资本支配劳动,马克思认为,资本增殖的要求在资本规模一定的条件下,一是靠延长工作日,从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二是靠减少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现。延长工作日受到劳动者的生理的、道德的界限和工人阶级的反抗的制约,因此资本增殖更多地通过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形式实现。马克思正是在《资本论》第四篇讨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论述了资本组织形式的成长第一种方式,在第七篇又论述资本组织成长的另外一种形式,即个别资本通过合并、兼并的方式的增大。

1.建立在资本积累基础上的个别企业分工协作引起了企业的扩大

“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佣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④b],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等于一个工人所提供的剩余价值乘以同时雇佣的工人人数,这正是资本增殖的要求。而资本支配更多的劳动从而使企业规模扩大是以个别资本积累为基础的,“协作工人的人数或协作的规模首先取决于单个资本家能支付多大资本量来购买劳动力,也就是取决于每个资本家在多大规模上拥有供许多工人用的生活资料。”[⑤b]“较大量的生产资料积累在单个资本家手中,是雇佣工人进行协作的物质条件,而且协作的范围和生产的规模取决于这种积累的程度。”[⑥b]积累起来的劳动产生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协作,马克思认为:“内部分工协作并非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这种变化是自然发生的,这一变化的前提,即在同一个劳动过程中同时雇佣较大量的雇佣工人,构成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这个起点是和资本本身的存在结合在一起的。”[⑦b]这就是说,企业规模的扩张是通过资本积累的方式,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才形成了内部的分工体系。

个别企业规模的扩张和企业内部分工协作体系的形成,符合了资本增殖的内在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扩张。第一、资本支配更多劳动的规模扩张本身会引起生产资料的节约,一方面改变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另一方面使商品便宜,从而使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即使劳动方式不变,同时使用较多的工人,也会在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上引起革命。”[①c]第二,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也创造了一种生产力。“和同样数量的单干的工作日的总和比较起来,结合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因而可以减少生产一定效用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结合工作日的特殊生产力都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种劳动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②c]第三,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以局部工人服从于资本为前提,但是工场手工业的基础仍旧是手工业。“工场手工业既不能掌握全部社会生产,也不能根本改造它,……工场手工业本身的狭隘的技术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和它自身创造出来的生产需要发生矛盾。”[③c]这决定了工场手工业开始向大机器工业阶段过渡。机器的应用使劳动过程发生了变化。“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④c]这就是说,在使用机器后,劳动过程具有了社会性质,从而使资本支配劳动的规模更加扩大了。

2.企业规模扩张的另一种形式是个别资本集中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讨论了企业规模扩张的资本集中形式。个别资本通过积累,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对劳动的支配权的不断增长的积聚,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不同于个别资本内部膨胀的许多单个资本的集中,即资本集中的过程是许多小资本的“个体独立性的消失,是资本家剥夺资本家,是许多小资本变成大数大资本。这是不同于积累和积聚的本来意义的集中”[⑤c]。个别资本通过集中形式的扩大是在竞争和信用这两大杠杆作用下进行的。竞争是资本扩张的外在压力,资本要实现其内在的增殖要求。它必须面对激烈的竞争。一方面,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便宜,另一方面,竞争的结果总是许多较小的资本的垮台,他们的资本一部分转入胜利者手中,一部分归于消灭。信用,通过把分散在社会上的大大小小的货币资金吸引到单个资本家手中,使它变成了一个实现资本集中的庞大社会机构。

马克思认为,现代企业形式——股份制公司的兴起,也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不论集中是通过强制的道路进行吞并,还是通过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把许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资本溶合起来,经济作用总是一样的。”[⑥c]股份公司的产生是“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看来,资本的积累欲望或资本家的支配权力是企业组织的扩张的主要原因。

三、企业产权关系和结构

马克思有着丰富的产权思想和理论,在企业的产权关系和产权结构方面,马克思也进行了历史的逻辑的科学论述。

1.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

马克思是从资本支配劳动角度研究企业问题的,因此,个别资本内部,马克思首先分析了资本与劳动的产权关系。在企业内部,资本家取得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不仅如此,他也取得了对劳动者的劳动支配权。“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⑦c]资本的财产形式的基本特征是在劳动力市场通过资本家与劳动者彼此作为法律上平等的所有者发生交换而取得的。而劳动者在资本制度下,唯一所有权是对自己的劳动力的所有权。因此,在企业内部这种财产形式下,“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①d]股份公司企业制度出现后,资本支配劳动的范围发生了变化。股份公司是社会资本取代了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与一切在生产中实际进行活动的劳动相对立。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

2.企业内部资本的产权结构

从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到股份公司制度的发展中,马克思还分析了企业内部资本产权结构的变化。(1)资本初期,企业产权结构的特征是:第一,企业规模小、企业资本的所有权结构单一,资本家用自有的资本进行经营活动。资本来源或者是资本家个人的资本,或者是家族内部成员的合伙。第二,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合一的,资本家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资本的管理者,企业内部的权利结构简单。“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即对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或工人本身的指挥权。人格化的资本即资本家,监督工人有规则地并以应有的强度工作。(2)以简单协作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和大机器工业时期,资本家管理的专制形式发生了变化,企业内部的所有者和经营权有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现在他把直接和经营监督单个工人和工人小组的职能交给了特种的雇佣工人,……在同一资本指挥下共同工作的大量工人也需要工业上的军管(经理)和军士(监工),在劳动过程中以资本的名义进行指挥,监督工作固定为他们的专职。”工厂制度又具有了“兵营式的纪律”,“这种纪律……使前面已提到的监督劳动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时使那种把工人划分为劳工和监工……得到了充分发展。”[②d]一些经营管理工作不完全由资本所有者行使,而由一些以监工、车间领头的身份的工人掌握部分经营权,是因为以协作和机器工业为基础的管理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经验管理,而是需要以科学知识、技术为基础的分工管理。(3)股份公司出现后(尽管当时股份公司还是不完善的公司形式),马克思注意到了企业结构的变化,首先,企业的组织形式由个别资本演化成了社会资本,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取得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③d]企业的所有权主体多元化了。其次,所有权与经营权规范化的分离了,出现了职业经理专门行使公司资产经营权。“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④d]再次,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也复杂了。

四、企业行为

马克思是从资本角度研究企业问题,因此,在讨论企业行为时,始终是以资本增殖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他分别从资本的生产、流通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对企业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企业的目标行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大卷中通篇考察了资本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逐。(1)马克思从分析资本总公式(G-W-G′)的形式和本质揭示了资本的目的。资本流通本身就是目的,“这种流通的客观内容——价值增殖——是他的主观目的。”“绝不能把使用价值看作是资本家的直接目的,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⑤d]但是,资本家在追逐利润时,也要生产使用价值。“在这里,所以要生产使用价值,是因为而且只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⑥d]这就是说资本之所以关心使用价值生产,为它精雕细刻,是因为它是用来出售的物品,要实现资本家逐利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①e](2)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企业行为表现为资本对劳动的支配,由于剩余价值或利润是剩余劳动创造的,因此,企业的生产行为就表现为资本对剩余劳动支配行为,首先马克思考察了资本通过延长工作日为特征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家对剩余劳动的贪欲表现为渴望无限地延长工作日”[②e]。其次,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马克思分析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的趋势。”[③e]而当个别资本采用改良生产方式而比同行业的其它资本拥有更高的生产力时,他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因此,生产方式从协作、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对劳动支配方式的变化。再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详细分析了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企业资本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和加快周转的行为仍然是为了推动更多劳动量,从而推动更多的剩余劳动。为了加快周转,资本家必须考察其资本投资的部门、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劳动期间的效率、以及企业外部市场行情的变化和销售市场的范围。最后,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中,马克思以利润平均化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对高额利润率的追逐行为。资本的内在规律决定了资本不考虑它所生产的商品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质,而关心的是预付资本取得同另一个同量资本同样多或者与资本的大小成比例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而不管预付资本投向哪个生产部门。“不同的生产部门由于投入其中的资本量的有机构成的不同,会产生极不相同的利润率,但是资本金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④e]资本的这种不断注入和流出导致了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

3.企业的积累行为

企业创造的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企业的积累表现为资本只消费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将其余部分再转化为资本。这两部分在剩余价值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分割是资本家的意志行为。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资本的动机不是使用价值和享受,而是价值增殖,它具有绝对的致富欲,“他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⑤e]竞争又迫使它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支配着每一个资本,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资本来维持自己的资本,正因为如此,“他的私人消费,对他来说也就成了对他的资本积累的掠夺。”[⑥e]“积累是对社会财富世界的征服,它在扩大被剥削的人身材料的数量的同时,也扩大了资本家直接和间接的统治。”[⑦e]可见,资本的积累行为一方面由资本支配更多的劳动,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欲望所驱使,另一方面由为了维持自己的资本存在,从而保证能够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的竞争所迫使。一个是资本的内在约束,一个是资本的外在约束,这两方面都决定了资本的积累行为。

五、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研究核心是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的人格化是资本家,劳动是被资本雇佣的、实现资本内在要求——价值增殖的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运行的核心仍然是资本。搞活国有企业的核心仍然是搞活国有资本。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企业理论,撇开其特殊的社会性质,从资本的一般的角度看,仍然是我们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关于企业的性质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企业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生产单位和价值增殖的场所的统一,生产的组织形式从属于资本增殖的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必须抛弃过去那种把企业的职能主要看作是生产组织的观念,彻底改变以产品产量或产值衡量企业的成功与否的标准,真正确立以资本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和价值增殖的统一,生产组织服从于资本增殖的企业概念,以赢利的最大化和取得经济效益的标准衡量企业。资本只有推动劳动才能实现价值增值,社会主义企业是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劳动者利益的统一,只有在企业取得较多盈利的基础上,企业经济实力才能提高,国家利益和劳动者利益才能实现,这是和社会主义生产目标根本一致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落脚点仍是企业,只有企业以资本增殖为核心,才能促使企业不断通过改进技术,从容面对市场竞争,改变粗放型经营追求产量产值的模式,实现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2.企业中的资本主权与国有企业改革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企业问题时,始终把资本主权、资本人格化的代表——资本家作为既定前提,分析了资本的生产、流通行为。一方面在搞好国有企业过程中,如何确立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地位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内容,而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就是国有资本的主权要求。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资本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资本主权要通过法人财产权来体现。因此,在坚持国家资本的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确立法人财产权,使公司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和真正的市场主体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强调资本的人格化,也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基本要求,国有资本的人格化代表只能是国有资本的代理人和企业家。国有资本的代理人作为国有资本的人格化代表以出资者身份行使资本的运营的监督,以保持国有资本保值增殖。而企业家作为国有资本的人格化代表,凭借其资本经营的才能和专业知识,负责国有资本的有效运作。

3.马克思关于企业规模扩张理论的现实意义

企业资本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进行资本积累,伴随着技术进步要求,扩大其生产规模。企业的扩张促使企业内部分工的精细化,有条件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和生产资料的节约,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特征恰是规模小、全能企业多、设备的小型化,这种企业规模不经济,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使企业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下水平。而企业扩张其规模,首要问题必须进行企业的自我积累,企业进行自我积累,一方面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规模效益,保持自己资本的存在和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保证资本的增殖。另一方面,扩大资本规模,增强了其在资本兼并和合并的主导地位,给企业带来了取得收益扩大的机遇。同时,要扩张企业规模,还必须保证资本的竞争的外在压力,而缺乏竞争,或不平等的竞争存在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活力不强的外在市场环境因素之一。

4.马克思关于资本支配劳动的现实意义

企业资本的运行和增殖,要靠推动劳动来实现,劳动是剩余价值创造的源泉,只有不断吸收和占有剩余劳动,才能实现资本的不断增殖,在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对劳动的支配是对立的关系,是剥削的关系。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资本与劳动不具有对抗的性质。从整个社会角度看,资本是掌握在劳动者手中的,从企业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然是资本支配劳动,企业资本运行的目的仍然是增殖,劳动是资本增殖的手段。因此,认识资本支配劳动,把劳动纳入资本运动的体系中,对我们理解劳动者就业、失业问题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具有现实意义。企业资本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必然要随着资本的扩张和收缩而变化,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是搞好企业的外部要素。

注释:

[①a] 刘元春《企业的起源》,《当代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②a] 《资本论》第1卷,第99页。

[①b][②b][③b][④b][⑤b][⑥b][⑦b] 《资本论》第1卷,第199、201、211、35、366、367、372页。

[①c][②c][③c][④c][⑤c][⑥c][⑦c] 《资本论》第1卷,第360、365-366、407、423、686、688、210页。

[①d][②d][③d][⑤d][⑥d] 均见《资本论》第1卷,第640、464、493、174-175、211页。

[④d] 《资本论》第3卷,第493页。

[①e][②e][③e][⑤e][⑥e][⑦e] 均见《资本论》第1卷,第233、265、355、649、650、650页。

[④e] 《资本论》第3卷,第218页。

标签:;  ;  ;  ;  ;  ;  ;  ;  ;  

论马克思的企业理论_资本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