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概述
预制装配式施工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团队可以结合建筑工程需求来建设不同类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即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部分结构进行再次生产和制造,例如梁、板、柱等,通过再次创造和安装的方式在施工现场完成阳台或楼梯预制构件的制作工作。随后再应用专门的运输工具将这些预制构件运送到相应的建筑结构施工场地,并将预制构件插入到事先准备好的预留孔中,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将单独应用的预制构件组合到一起。经过上述一系列操作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便完成了,这种施工方式能够实现对建筑结构的整合和优化,并且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2.1 优化了建筑格局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和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空间设计不合理上,例如承重墙较多、建筑结构内开间小、不同功能建筑区域分区设计不合理等,进而导致了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但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是大开间模式,这为用户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装修奠定了基础,并且可以通过组合墙体的方式实现对建筑空间和结构的自由建设与分割,以此来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应用合理程度。
2.2 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预制装配式构件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相比,其重量得到了降低,其承载量得到了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预制装配式构件通常情况下只占据了传统建筑结构的一半质量,这减轻了建筑工程对地基的需求,并缩短了地基建设和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减低了施工工程的难度。此外,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被安装好后运送到施工场地,便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施工工程,这简化了整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并且优化了建筑工程施工结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可预测性和可规划性。而预制构件的制作可以和施工现场的其他工作共同进行,这种同步施工的方式实现了对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2.3 践行了节能环保理念
现阶段,有建筑结构设计专家的研究结论显示,预制装配式施工并不会和自然环境产生冲突,这符合现代化节能环保的建设理念,并且各种施工材料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省略了集成装配环节并不会产生较多的建筑资源浪费,这在减少建筑材料应用数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建筑固体垃圾的数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
在对预制构件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需要首先对混凝土浇筑磨具进行检查,确保应用的混凝土磨具都符合建筑工程建设需求,随后要进行的是对预制构件内部钢筋材料质量的检查,确保内部钢筋结构的质量没有问题后,再进行最后的刷漆涂抹工作。在预制构件的表面涂刷隔离剂物质后,施工团队便可以开展对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并且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均匀程度,在具体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浇筑的预制构件进行全面检测,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发现预制构件出现了变形现象,施工团队要及时停止浇筑工作,并认真分析变形原因,通过相应的补救方式来对预制构件混凝土结构进行补救,减少变形问题带来后续预制装配式施工的影响。
3.2 预制构件吊装
预制构件的吊装一般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系统,一种是湿式系统,一种是干式系统。湿式系统的应用基本流程如下:放置预制构件安装小样、进行预制柱的吊装、进行预制大梁的吊装、进行预制小梁的吊装、进行楼板吊装、进行建筑物外墙的吊装、进行阳台的吊装、进行楼梯的吊装、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建筑内电气设备的配置、进行楼定灌浆处理。在湿式系统引导下的预制装配式施工工作,一般采用以下施工方式:在建筑墙体上预留锚筋,并且要确保锚筋能够插入到叠合现浇层中;在进行对楼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时,楼板连接建筑物上半部分需要应用现浇混凝土浇筑方式,建筑物的下半部分需要有铁件的连接,并令建筑下半部分和铁件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与距离,方便建筑下部结构在地震过程中在铁件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摇晃。
3.3 预制构件的连接
在预制装配式施工中,连接预制构件的方式和技术较多,本文主要选择其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连接方式进行详细分析,一种是机械式连接方式,一种是现浇式连接方式。机械式连接方式指的是通过简单的机械式持续套筒来完成对预制构件的连续灌浆操作,并在其中应用强度较好且没有收缩性质的水泥,以此来实现对预制构件的高效连接,并确保其连接位置的稳固程度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需求,并且此连接方式对预制构件的内部钢筋有着一定的质量要求。现浇式连接方式的应用,主要针对那些需要连接但是连接位置又较小的预制构件,但是此连接方式对混凝土浇筑模型的要求较高。在实际的预制构件连接过程中,施工团队需要结合建筑工程质量需求来选择相应的预制构件连接方式,保障预制构件连接能够符合建筑工程的强度要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该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具有工期短、空间灵活、用量小、施工简便的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建筑施工技术成为了当下的主流。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在预制构件设计时需要提升构件环境适应弹性,在装配时则要重视构件运输及吊装工作,避免发生结构损坏,充分发挥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完成建筑施工。
参考文献
[1]颜天积.沦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5(10):199-200.
[2]刘德伟.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162-00162.
论文作者:杨东强,王芳,梁燕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预制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方式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红地产》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