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策略研究*

杨 雪 吴雪松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 研究生教育是创新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位于国民教育体系的顶层。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为各个层次的教育革新和现代化以及各门学科教学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新语境。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呈现新趋势:导师应该加强自身专业发展、应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信息能力,导师应该帮助研究生成为一名研究型研究生,导师应该培养学生具有研究课题的能力和方法,导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关键词] 信息化;研究生;培养策略

一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国家的竞争力体现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够不断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国家竞争力。研究生教育是创新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位于国民教育体系的顶层。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培养各领域人才的战略目标。研究生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已经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中央、地方政府和培养单位三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壮大,能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高水平人才。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一个能够适应我国科技、文化、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有序的、高质量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强国行列。

二 教育信息化内涵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变革的重要力量。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具体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我国早在1997年就召开了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进行了明确的定义。2006年,我国又制定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这是我国首次提出的较为系统全面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政府相关文件开始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2000年5月,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标志着基于信息化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教育信息化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教育领域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和方式方法、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为各个层次的教育革新和现代化以及各门学科教学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新语境。

三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信息技术与导师教学模式选择的失衡

在当今的高校外语教学课堂中,已经创建了良好的网络环境,但是导师往往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选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件的制作往往是教学笔记的再现,导师一言堂的形式非常普遍,没能真正执行信息技术所推崇的构建式教学模式,没能让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自我探索、自我完成外语学习任务,信息技术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 研究生教材与信息技术失衡

高校外语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一般都是选用的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以及上海外研社的系列出版物,基本来源于国外原版书籍,编辑年代较早,内容难度较大,不符合当今网络课堂的教学特点,导师在讲授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信息并联系实际。这些问题给导师备课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除了教学任务,导师还需要做科研工作,任务量繁重,课堂讲授很难做到探究式、建构式培养。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导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教育机构网站,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在教育专家的引领下,经常和同行沟通,进行专题研讨,不断内化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际。此外,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思考,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进行审视和分析,检测教学效果,反思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做出改进,或者发扬优点,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3 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与导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矛盾

导师应该帮助学生从一个大学生或者是从一个授课式研究生发展成为研究型研究生。研究生多年的学习生涯,习惯了知识的学习,习惯了听从教师的讲授,缺乏独立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导师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研究生角色,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策略

1 信息化背景下研究生导师应该加强自身专业发展

21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外语知识的信息存储量,学生可以利用电子书、微博、报纸杂志APP等工具,开阔视野、拓展知识,信息革命的深入展开,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和教育方式。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信息能力,学生通过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检索需要的选题资料,了解学术动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能够用最快捷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的力。这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研究生在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衡量一个研究生专业水平主要看其创新能力的高低,研究生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求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冲破现有的成果和结论,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勇于创新,成为我国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唐峪河河道治理工程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城南5 km处,大磁窑镇大磁窑村附近恒山水库上游,是浑源县恒山风景区和悬空寺的重要生态屏障。治理起点为大磁窑村,治理终点为恒山水库库尾,项目区涉及浑源县大磁窑镇2个行政村,共计716户、2 742人,耕地面积282.6 hm2。

对一个人而言,对国家的认同关系到个人的心灵归宿与肉体归宿,个人在认同国家的同时也享受着这个身份带来的归属感与安全感,因此无论对于任何人而言,国家层面的身份认同与心理认同对于个人生存、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个体社会政治化的重要内容。

2 信息化背景下应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信息能力,强化其创新素质

当今教育已经跨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国家对于课程教育目标的设置以及教学手段的选取,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随着学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化,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灵活性,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不断利用方便的信息技术终身学习,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手段,尤其是外语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处于学术之地、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沿,以及外语学科的对外交流性,都为其提出了发展的要求,提供了支持的保证。

3 导师应该帮助研究生成为一名研究型研究生(Research Postgraduate)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信息水平提出了挑战,尤其是一些年长的教师,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或者主观上不愿意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理念比较滞后、态度不够积极、信息水平不高。课堂上坚持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不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语言实践和探索,产生了教师与信息技术使用上的失衡。

4 导师应该培养学生具有研究课题的能力和方法

研究生在设计论文研究项目时,导师应该保证学生进行超前思考,指导学生设计好论文成形后的基本框架,制定好研究计划,并向导师汇报研究设计、论文计划和工作时间表,并帮助学生进行修订,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计划和实施情况是非常有益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帮助学生扩展眼界,使学生能够更富于创造性地搜集资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可供比较的平行性资料上。如果找不到足够的文献资料,可以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文献空白,发挥创造能力。

按该配方的特定工艺做出来的姜汁保健果冻姜味适中、透明度好、柔软而有弹性、切面组织光滑、入口细腻、有一定的嚼性,是一款感官品质较好,且姜辣素含量为0.374 9%,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的姜汁保健果冻值得推广。

5 导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导师应该协助研究生建立良好稳固的职业基础,导师应该把研究生教育阶段看作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准备一份全面的履历和发展策略。导师可以就学生需要获得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经验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前就业准备。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同行积极沟通,组织或协助学生组织相关学术会议,让研究生参加会议组织工作,对学生是非常好的专业培训,也可以让学生在会议上展现他们的研究成果,带领学生参加专题讨论会等活动,保证研究生有锻炼演说的机会。

1)不同钙硫比条件下粉煤灰的物理形貌分析(图3)。由图3可知,粉煤灰由粒径不同的球形体、类椭球形体和不规则颗粒组成。当钙硫比大于1.0时,不规则颗粒增多,形态也与钙硫比小于1.0时,样品有所不同,其主要成分为未反应的固硫剂,说明固硫剂此时已过量。对样品的粒度进行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发现随钙硫比增加,大粒径颗粒比例逐渐降低。与图3中的形貌图对比分析,可认为是受到了外加脱硫剂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谢维和,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略与规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王晓燕,等.新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66-69.

[3]徐家玉.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探索[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4-138.

[4]冯光廉.文科研究生治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28-34.

[5]韩国海.教师专业成长指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8-190.

[6]萨拉.德拉蒙特.给研究生导师的建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2-115.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10-0028-02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GJB131610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16G234);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7WGL-022)。

(责任编辑:张宏玉)

标签:;  ;  ;  ;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