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共同体环境下开放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究论文

网络学习共同体环境下开放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究

◆林 梅

(南通开放大学)

【摘要】 以外平语教师为例构建开放大学教师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探究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作用。通过定量和定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学习共同体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学能力发展。其主要因素为交流、协作、互动、共享及教师的专业自主和赋权。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教学能力教师

一、研究背景

美国教育联合会(NEA)于1991年在《大学教师发展:国力的提升》一文中界定大学教师发展应该包括五个方面,即专业发展、教学发展、个人发展、课程发展和组织发展。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4号都特别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能力素质。重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2019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工作报告中指出:“持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其中就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最核心最基本的能力。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发展又有了新的途径和研究领域。

二、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1.网络学习共同体

1993年,Rheingold首次提出虚拟学习共同体(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这一概念,接着衍生出网络学习共同体及在线学习共同体或者在线学习社区(Networked learning community,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指兴趣和学习目的相同的人们通过使用网络工具组成的学习团体。在共同体中教师们通过交流、活动、会话、协作、反思等形式共享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彼此的观点等,构建新知识,挖掘教师个体的成长潜能。

正统三年四月戊午(1438年4月28日),“镇守辽东太监王彦奏请:‘都司缺官,调用其都指挥使刘清定辽前卫指挥同知何海等,俱坐罪戍甘肃,乞宥之,俾自效。’”[11]英宗从之,将刘清与何海等“召还,各降原职一级,备御辽东”。[11]

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的教学和研讨活动提供了各种便利,教师的教学行为从“线下”走到“线上”。线上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顾小清、杨冠英;谢海波;杨卉、冯红;武和平等;王琦、富争〈2011〉;覃玉梅等;段金菊、汪晓凤;陶佳)。这些研究大部分重在理论性研究,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社会建构主义。在共同体中,通过和他人的互相协作,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即智慧和知识通过社会性途径建构。社会建构主义更关注建构过程中的社会性。各自的信念、态度对其他学习者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认知心理学和教学实践活动。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能力是认知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结合体,是专业能力在认知能力基础上的一种表现;教学实践活动研究者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指导学习能力、激发动机能力等若干能力的综合运用实践过程。郭燕、徐锦芬在韩刚、李青,卢正芝、洪松舟,夏洋、赵永青的基础上将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划分为5个维度:知识技能储备,教学准备能力,课堂实用能力,教学技术能力,反思研究能力。5个维度又细分为17个项目。这5个维度17个项目比较全面地包括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各方面。因此,本研究参照这5个维度进行研究。

三、开放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

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持续了一学年,第一学期为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政策和技术的支持,团队的组建,第二学期开展了一系列集中式、强化式共同体建设活动。

本研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导入,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主动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当结合微课视频手段进行课堂导入,通过有趣的导入,实现好的政治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时,可以结合“朝鲜核试验”“韩国萨德事件”等视频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国际化事件的视频资料,为教师的内容讲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学生很好地结合实际的国际环境学习知识,最终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期结束后对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4位教师的反思日志,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4人,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和日志向4位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教师们陈述了教学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对其产生的影响。

开展基于网络工具的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利用技术让更多的人参与,引导共同体成员知识建构、知识共享,保证了学习深度和广度。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如说课、集体备课、公开课、评课、名师学术讲座等,帮助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反思,观察分析自己的信念、行为、价值观、态度和情感等并积极寻找新思路新方法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再进行验证,在检验的过程中又会碰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新的一轮阶段中。在这个反复循环中,丰富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智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熟,共同发展与进步。

2.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内容及实施过程

1.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念

四、研究设计

2.研究问题

近两年,中国石化黑龙江石油把全面可持续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打造“一流企业”为愿景,以建设“大一企业”为目标,坚决落实集团公司工作部署,围绕“改革、管理、创新、发展”工作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拓市场、促改革、抓运行,持续推进新业务转型突破,主营业务扎实开展。1—8月,公司实现经营总量72.5万吨,同比增幅17%。零售总量同比增加9.2万吨,同比增幅24.3%。非油品交易额1.28亿元,同比增幅13%。零售总量增幅排名系统第一,市场份额达到17%,荣获销售企业月度红旗四面。

通过建设开放大学外语教师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探讨其对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能力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否起到促进作用。

1.研究目标

武俊学、李向英和鲁文娟在Louis et al.和Newmann&Associates的基础上归纳了开放大学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共同愿景,实践共同的问题或项目;较强的交互性,互相信任,持续交流反馈和反思;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和获取知识是主要目标;建立网络“空间”并明晰主题;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基于以上的特征,本研究中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思路如下。

(1)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是否以及如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效果?

(2)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是否以及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产生效果?

3.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通过定量(问卷调查)和定性(反思日志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问卷调查把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活动分为7项,请教师对这7项活动促进专业发展认同的百分比进行评价。其次使用李克特5分量表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程度,分为5个方面15项内容。4位教师撰写反思日志,记录在共同体各项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和反思。学期结束后对教师半结构化访谈。

4.数据收集与分析

幼儿园应在一日活动中建立一套系统、科学、规范的教学指南,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定期开展教师的集体培训,让教师明确自己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具体的责任。教师之间也要经常交流经验与教训,分享经典的教学案例,这样有利于共同促进幼儿园教学的进步。

明晰所建学习共同体的主题,集合大家的共同愿景,同时充分考虑教师每个人的兴趣、教学特长、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建设英语课程教学团队,让教师参与到课程教学改革中,包括课程的内容、定位、模式、教材的调整改编和创新、考核及评价等,使教师充分感受到主人翁意识、满足教师的自尊和归属感,从而积极投身到课程的建设改革和发展。

五、结果

概言之,苏佩斯科学理论观的形成不仅有其深厚的理论思想背景,亦有其现实的理论发展需求。一方面,逻辑经验主义者关于科学理论的“公认观点”为其科学理论观的建构提供了先在的问题框架与思想缘起;另一方面,对“公认观点”的批判性重审又在一定意义上促生了其对科学理论重新加以解读的理论需求,而集合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优势恰恰为苏佩斯实现对科学理论观的重建提供了恰当的逻辑理路与方法论平台。可以说,对科学理论“集合论模型”的构建正是苏佩斯科学理论观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诉求。

定量结果:表2中数据表明教师认为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能够促进专业发展。在7类活动中,大部分教师认为收获较大的有5类,备课、说课的认同率最高达82.1%。课程讨论、交流,点评、反馈,阶段性教学反思,分享学习、教学经验也得到教师的认同;而课堂教学工作坊,资深教师的教学、专家的科研讲座教师认同率相对较低。

李克特5分量表制中,平均值为3.5及以上为高频程度,2.5至3.4之间为中等程度,2.4以下则为低频程度(Oxford&Burry-Stock1995)。表3结果表明教师认为教学准备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幅度较大,其中高度认同提升的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课堂讲授。而教学知识能力、教学技术能力和反思研究能力认同程度相对较低,但是均值都在3.0以上,因此教师认为教学能力有了提升。

定性结果:为探讨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和教学实践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教学能力的发展,分析了教师反思日志和访谈文本。结合问卷中7类活动及教学能力的五个方面发现共同体建设活动有两个特征:一是教学准备中集体备课和说课教师们能够主动交流,合作互助,二是赋权给教师们开发新课程给教师们带来了压力和动力,这两个特征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教学准备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在访谈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在和共同体内教师集体备课与说课中通过交流沟通更加了解其他教师是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如何选择、确定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特别在新课程的开发中课堂实践的机会增多了。首先,在课程定位、教材选择、上课材料的整合等能力有所提升,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内容更加容易掌握。对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调控、教学评价等均有所提升,从而在教学准备能力与课堂教学能力上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教学知识能力、教学技术能力和反思研究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2.强化宣传,振奋信心。充分利用已有的协解人员管理机构、再就业工作单位、协解党支部、各种座谈会等渠道和形式,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加强对油田改革发展形势的正面宣传和引导。注意了解掌握协解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动态,有针对性地解决协解人员的思想问题,培育他们的精神依托,给他们以更多的自尊感、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积极运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自主创业和再就业先进典型,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振奋起自立生存、自主创业、自强不息的信心和勇气。

六、讨论

通过定量和定性数据分析,本研究发现英语教师认同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对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促进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的首要因素是合作、交流、互动。在共同体建设活动中,教师个人和共同体是相互支撑的。个人的态度、兴趣和努力程度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共同体起着促进的作用。教师日志和访谈文本中多次提到集体备课和说课中的合作、交流、互动,说明教师的发展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但和其他人一起发展几率会更大。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通过与同伴合作、交流、互动教师们的知识、理念、方法得到更新和提升,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帮助和引导下新的教学实践性知识和知识系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现阶段,“反转课堂”未实现全面普及,仍然处于探索时期,想要得到推广与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先进技术、教学专业水平、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5]。将反转教学应用于医学继续教育的教学中,为医学继续教育教学方式的实践探索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但在采用该教学模式时,在教师学生角色发生转变后,教师不只是录视频和上传教学课件,还需专业教师随时监控教学环节的开展、教学质量、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收集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地引导与讲解,改变反转的“度”或优化课件,必要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以达到更好为学生服务的目的。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发展的第二个因素是共同体内的课程改革以及对普通教师的赋权。本共同体建设中以合作和交流为导向,紧紧围绕教学改革教师共同研讨课程定位、制定教学大纲、研讨教学模式、交流教学方法、建立评估体系、教学资源共享等。这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主人翁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推动的作用,促进其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发展。”教师赋权无论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都应该专业自主,教师团队有权决定各种政策、组织方式和实施程序,实现专业身份,在专业组织内实现专业发展。

但是我们也发现教师对基本外语能力和文化知识的提升认同感相对较低。这说明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和活动中重点放在教学准备和课堂教学中,外语能力和文化知识则主要靠个人平时的积累和扩充。其次对信息化教学运用于教学中不够熟练和普及,目前只是简单使用一些软件进行教学。当前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教师们要打破传统的知识讲授,更要做到线上线下同时教学。因此要对教师们进行系统持续地实践培训。

七、结语

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教学能力的 5个方面 15项内容都获得了提升,但是这些研究主要还是通过教师的自我汇报。目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还没有理论上的指导意见。此外,专家们强调教师发展的有效性最终需要通过学生成长的结果来进行检验。因此,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评估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行为的改革,同时也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今后工作的重点我们将继续考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我很高兴自己能驾驶这辆沃尔沃P1800通勤这么多年,它也从未因故障把我落在路边。我希望能一直就这么开着它,直到有一天我离开人世。其实,它的状态远比我的身体状态要好很多。”

参考文献:

[1]陈先奎,孙钦美,毛浩然.网络实践共同体对高校英语教师科研领导力发展的影响:一项多案例研究[J].外语界,2016,(06):40.

[2]顾小清.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3,(02):39.

[3]郭燕,徐锦芬.专业学习共同体对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01):104.

[4]韩刚,李青.外语教学能力及其训练——有关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外语界,1997,(02):6.

[5]卢正芝,洪松舟.研究教师有效的教学能力:为何与如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1):43.

[6]鲁文娟.开放大学网络学习共同体系统模型构建研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02):5.

[7]覃玉梅,马秀芳,张海新.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8):14.

[8]陶佳.教师交往行为与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路径——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8,(03):150.

[9]王琦,富争.英语教师在线合作行为:一项基于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案例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04):28.

[10]王江汉,段长城.在线外语教师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模式——基于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平台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7,(03):85.

参考文献:

[11]文秋芳,任庆梅.专业发展研究的特点、趋势、问题与对策——对我国1999~2009相关文献的分析[J].中国外语,2010,(04):77.

[12]武和平,高军德,张维民.在线教师共同体环境下草根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5):47.

[13]武俊学,李向英.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途径[J].现代教育技术,2006,(01):69.

[14]谢海波.网络教师共同体知识建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07):85.

[15]夏洋,赵永青.CBI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及心理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2,(06):92.

[16]杨卉,冯红.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在线助学策略和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6):50.

[17]杨冠英,李政,野菊苹.在线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交互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02):60.

本文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十三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7-116Y。

标签:;  ;  ;  ;  

网络学习共同体环境下开放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