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做好特殊群体的职业指导论文_郑彩屏

试论如何做好特殊群体的职业指导论文_郑彩屏

广州爱帕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我国关于残疾人的定义是: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因某种组织、功能缺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群体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残疾人群体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据调查,目前我国五类残疾人共有 6000 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每年普通中职学校入读的学生当中,就会存在有一小部分残疾的学生。因此如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职业指导就成为职业学校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以普通中职学校为主体,如何做好残疾学生的职业指导为中心,论述了中职学校开展残疾学生职业指导的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做好该群体职业指导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残疾学生 中职学校 职业指导

近年来,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残疾人中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中等考试进入中职学校的接受职业培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并推出多项支持性措施,帮助残疾学生实现就业。《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基层、面向群众”的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促进残疾人状况改善和全面发展,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一、中职学校开展残疾学生职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残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程度不足

中职学校对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往往跟普通学生一样,侧重于技能的传授,尽管目前学校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和岗位,但事实上目前这些机构和工作人员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在职业指导方面仅仅停留在开设就业指导课或讲座,帮学生联系就业单位。为了追求学生一次性就业率,没有把学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作为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尺。使师资队伍长期缺乏专业化引领,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职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二)学生实习、就业过程中问题频发

尽管学校积极努力,为所有在校残疾学生联系了实习或就业单位,但是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学生擅自离岗、随意调换单位、因为薪酬或工时等问题与单位之间发生矛盾的现象时候发生,有时甚至引发家长大闹用人单位事件。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在定期深入用人单位调研情况的同时,还要经常不定期地处理类似突发事件,寻找出走学生、平息家长与单位之间的矛盾、帮助失业学生再就业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残疾学生生理缺陷削弱了就业指导工作效果

因为残疾学生生理有所缺陷,虽接受过正规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认知水平仍大大落后于健全人。据统计,残疾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较少进行抽象思维。虽然学校就业指导为残疾学生提供了诸多理论、实践方面的知识,但是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践行到自己的工作中,是非常困难的。

残疾学生就业态度积极,但对就业普遍存在自卑和畏惧心理。

在学校,班主任、专业教师和同学们还可以经常关心照顾他们,但到了工作单位,大部分人是不清楚情况的,例如一些残疾学生的书面语往往颠三倒四,让人读不懂,就会影响工作,引发同事间的一些冲突。统计显示,被调查的 125 名残疾学生中,103 人表示非常盼望参加工作,占被调查人数的 83%;但有 53%的被调查者最担心在参加工作后遭到同事的歧视,最担心无法与同事正常交流的占 38%。显然,许多残疾学生虽然就业态度积极,但他们遭遇的最大障碍是交流的困难和自卑的心理。

(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残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遭遇瓶颈

我国《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帮助、支持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通过应聘等多种形式就业。禁止在就业中歧视残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也明确指出: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普通高校扩招导致大量大学毕业生流向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下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残疾学生与健全大学毕业生一同参与就业竞争,实力悬殊显而易见。

三、完善残疾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一)积极培养残疾学生健全心理与人格

加强残疾学生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残疾学生内心世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情绪的认知得不到良好的训练与发展,因此,许多残疾学生形成了不能面对挫折,害怕困难,害怕失败而不愿去尝试的性格。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应尝试人为地为他们设置一些障碍,以增强残疾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从而增强其心理素质,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立足于不败之地,为成为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的劳动者打好基础。

(二)重视残疾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发与建设

课程是学生求知、强能、塑品质的主阵地,也是提高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主渠道,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教育特点。如何为残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提供帮助、指导、培训,让他们更好地走进社会,为自己找到准确的职业定位,这些都是学校就业指导课程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学校可通过教材修订、学科渗透、师资培训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从而引导残疾学生自觉树立起提升文化与职业素养的目标和行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

学校要选用具有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人员专门从事残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鼓励部分专业课教师和就业安置部门骨干兼职教授就业指导课,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经验。同时,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兼职教师在就业指导业务方面的学习、交流、培训。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参加学习培训,聘请专家、企事业单位代表到学校为教师作讲座辅导等。加大本校培训力度,对全体教职工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和就业指导等方而的培训,改善或提高其知识结构、个人素养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建.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摘要) [J].中国残疾人,2011.07.

论文作者:郑彩屏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试论如何做好特殊群体的职业指导论文_郑彩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