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方式课例研究,落实品德课堂实效性论文_梁杏茹

学生活动方式课例研究,落实品德课堂实效性论文_梁杏茹

——以《做个受欢迎的人》为例

梁杏茹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华兴小学 529000

摘 要:通过对《做个受欢迎的人》课例研究,探索学生在品德课堂上的有效活动方式,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深化、道德情感的健康发展,让学生在“察”中有所触动、在“讲”中自我建构、在“比”中反省明晰、在“看”中浸润升华、在“玩”中提升认知、在“评”中倾听自我,实现内心反省、自我教育,落实品德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活动方式 课例研究 品德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教学前,教师应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可见,教者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严格把握“适用性”原则,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对课程资源、活动表现方式等进行合理的选择,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使品德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基于以上认识,恰当的学生活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品德课堂实效性。我将贴近学生生活的《做个受欢迎的人》作为这次课例研究载体。

一、背景介绍

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素质还不稳定,而且现在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呵护,在这种特定的生活环境下使他们形成了自私、冷漠、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懂得关心、体谅、尊重别人。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还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性格变得内向、偏激,行为表现任性、固执。围绕人际交往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守纪、守法、懂礼、讲公德的渗透显得十分必要。本课教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主题——“做健康文明生活的小主人”。它包括五个板块:“做个受欢迎的人”,“告别不良生活习惯”,“我有自己的好主意”,“我看家乡的习俗”,“我是生活小设计师”。本课教学的是《做个受欢迎的人》中的第一课时,意在通过对丹丹和晓方的不同行为展示,使同学们在强烈对比中学会行为辨析,感知哪些是文明的行为,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通过调查研讨、故事讨论、角色扮演、媒体渲染、游戏评价、汇报展示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探究,学会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懂得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节,掌握与人沟通、相处的方法和技巧,懂得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有修养的文明小学生。

二、学生活动方式

1.调查研讨,在“察”中有所触动。课堂教学片段描述:课前向四个小组成员提出探究目标: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一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让学生结合探究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从社会、家庭、学校等不同方面搜集资料,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确定发言人及合作者,组内同学一起出谋划策;确定自己小组的展示方式。

通过课前准备,各学习小组的组长与组员开展了一些调查研讨活动,考察了与教材相关的场所或情境,充分调动了各种感官,体验社会生活、人文环境,体验助人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自主完成资料搜集,拟订活动方案,草拟组别名称、讨论主题及展示方式和内容等等。通过课前准备,四个小组(故事明理组、快板践行组、小品导行组和唱响文明组)成员通过自己的辨析、筛选、整合,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并在体验和感悟中提升了各种能力。

2.故事讨论,在“讲”中自我建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教学片段描述:故事明理组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围绕“在公共场合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故事明理组小组成员通过进入“故事园”,采用对比的手法,分别讲述晓方与丹丹在登机前、享用飞机餐饮时、畅游虎跳峡时、吃团餐时的不同表现,让其他小组成员对比分析他俩的做法,讨论谁的行为会受到大家欢迎。有的学生说:“晓方不受欢迎, 因为他衣衫不整、不守时、不懂礼貌、不注意安全”,有的学生说:“丹丹受欢迎,因为她衣着得体、守时、懂礼貌、行为文明”,有的还说:“通过这两天的观察,团友们对他们俩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个聪明、懂事、助人为乐,另一个自私、自利、不懂礼貌,丹丹自然成为团友们喜欢的对象。”通过对比,同学们在轻松和谐的活动氛围中畅所欲言,明白外出游玩一定要守规矩,懂得美好言行会让自己更受欢迎!

小组成员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呈现了具体情境中的道德行为方式,提供了鲜活的榜样,让学生在自动自觉的反思、内省中陶冶道德情感,启迪道德智慧,完成积极的自我构建。

3.角色扮演,在“比”中发生明晰。课堂教学片段描述:小品导行组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围绕“在家如何做个受欢迎的好孩子?”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小组成员表演小品《做个好孩子》后让观看的同学发表意见,说看法。同学们都深有感触,感叹现在的物质条件好,在家受到宠爱就多了,有部分同学自然就养成了自私、刁蛮、任性的性格,他们在学校知道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却不知道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看了他们组的小品之后,他们纷纷许诺在家都要做到尊老爱幼、独立自主,成为家庭中受欢迎的一员!

课堂上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并从这一角色的角度去体验周围的关系、应有的道德义务,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进而对照、反思自己以往的态度和言行,内心产生真切的感悟,从而在对比中反省,在反省中深化认知、明晰行动,获得新的道德体验,达到新的道德境界。

4.媒体渲染,在“看”中浸润升华。课堂教学片段描述:唱响文明组通过唱跳的形式,围绕“在学校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之前,先让学生观看公益礼仪宣传片《礼仪之邦》,让学生看看古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什么要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我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宣传片中的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经过不断发展改革才形成了如今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然后,这个小组的同学利用我们熟悉的《小苹果》旋律,从网上搜索出改编后的文明礼仪版《小苹果》,通过唱跳的形式展示校园礼仪,并让观看的同学留意歌词内容,交流在校园里应遵守的礼仪规范。懂得在美丽的校园中,我们少先队员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学规范、守规范,争当文明少年,做个受欢迎的人!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可控性等特点,能将音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剪辑富有时代气息的人物事件,录制具有典型生活意义的镜头,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从而丰富教学素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之身临其境,心入其境,让道德认识有血有肉,情感体验深入人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5.游戏评价,在“玩”中提升认知。课堂教学片段描述:我让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开展“做个受欢迎的人”知识竞赛,判断评价下面就餐、在酒店住宿的行为,你认为是受欢迎的行为打√, 认为是不受欢迎的行为打X,说说为什么,并现场颁发“知礼徽章”。由于这是抢答的环节,学生容易因情绪激动而忘记规则、违反规则,而此时的一举一动更是一个人懂礼貌程度的体现,所以,我不断提醒学生文明、守纪。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图文能及时作出判断及分析。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把身体与精神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的秘诀之一。”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它带有“玩”的色彩,符合儿童爱玩的天性,既能实现活动的全员参与,又能与学习内容相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这个环节的“颁发知礼徽章”游戏评价设计,以及在不间断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调动了所有学生的评价热情,使得无论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还是课堂教学所呈现出的学生生命主体的感悟和涌动,都体现出了良好的课堂评价设计所带来的教学效益,不仅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独立判断能力,利于学生的品德内生、长远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留心搜集、用心创设,让品德与社会课堂充满童趣,充满张力。

6.汇报展示,在“评”中倾听自我。课堂教学片段描述:课后延伸布置一项手抄报活动,以“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为主题,以小组形式共同合作完成,并制作展板进行展示交流。在品德教材中,有好多内容具有开放性,教师可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和整理,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评价中张扬个性,倾听自我,享受成长。

基于我在品德课堂中主要实施“活动体验型”教学模式,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寻找教材与生活的连接点进行教学,指导学生沿着熟悉课本、交流讨论、实践调查、感知升华的思路,采取恰当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每个有意义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的触角从课堂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中,延伸到课前的调查、参观、访问中,延伸到课后实践、评价、完善中,使原来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使学生达到了知行统一,内生外化的目的,给学生带来内在的心动、情动、灵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19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英]洛克 《教育漫画》.59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论文作者:梁杏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学生活动方式课例研究,落实品德课堂实效性论文_梁杏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