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明仁天皇退位对日本社会的影响论文

试析明仁天皇退位对日本社会的影响论文

试析明仁天皇退位对日本 社会的影响

丁诺舟 万亚萍

摘要 :按日本政府的计划,明仁天皇将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翌日德仁皇太子即位为新天皇。此次日本皇位交替,对日本经济、政治、外交、社会的影响均与昭和天皇病逝退位之时有较大不同。经济上,退位改元会在短期内引起特需,促使关联产业发展,激活国内市场。政治上,安倍内阁与宫内厅最后确定的退位日程使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有足够时间按部就班地处理各项政治课题,并可能凭借妥善处理天皇退位问题而获得民众支持其推动修宪进程。外交上,德仁皇太子即位之后,会接过“天皇外交”的接力棒,其高频度的亲善活动会成为日本政府改善国际关系的利器。

关键词 :明仁天皇 天皇退位 改元 日本政治 日本经济 日本外交

本文作者: 丁诺舟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讲师

万亚萍 天津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副研究馆员

2016年8月,明仁天皇通过电视演讲表达退位意愿,掀起了影响日本社会的“退位风波”。在历经多次“有识者会议”讨论、政党磋商与国会讨论后,认可天皇退位的“特例法”最终于2017年6月9日经参议院表决通过,明仁天皇退位的具体实施方案基本形成。按日本政府的计划,明

仁天皇将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5月1日新天皇即位。[注] 「政令第三百二号 天皇の退位等に関する皇室典範特例法の施行期日を定める政令」、首相官邸ホームページ。https://www.kantei.go.jp/jp/headline/pdf/taii_tokurei/siryou6.pdf. 在退位方式与日程尚不明确之时,中日学者从退位的历史传统、法律根据与政治影响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天皇退位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现今退位日程业已明确,研究明仁天皇退位、德仁皇太子即位对日本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成为天皇制研究的新课题。

一 、天皇退位时间选择与日本政治走向

自明仁天皇发表电视讲话以来,安倍内阁就极为注重掌控天皇退位事务的主导权,以削减天皇退位风波对自身政权的不利影响,进而试图利用天皇退位为其政治服务。在2016年12月1日召开的皇室会议[注] 皇室会议由两名皇族、众议院正副议长、参议院正副议长、内阁总理大臣、宫内厅长官、最高裁判所两名法官组成,以决定皇室重要事务为主要职能。 上,安倍内阁曾与宫内厅就退位时间与改元时机展开争论,经过激烈的争论后,最终确定了明仁天皇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德仁皇太子于5月1日即位并于同日改元的退位日程。

“一带一路”传播研究中的基础研究比较有限。总体上看,在“一带一路”问题上学者的研究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不注重基础研究不仅是本门学科的现象,也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长期存在的问题,学者在知识和观念的长期准备上有所欠缺,总是出现了问题或者出现了某种需求才去研究,缺乏预见性、前瞻性。

由于新元号的启用时间对国民生活影响极大,因此安倍内阁非常重视退位时间的选择。安倍内阁最初主张2018年12月31日退位,2019年1月1日即位改元,认为跨年改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最小,也方便国民记忆。但宫内厅表示元月1日要举行宫中祭祀、新年祝贺等仪式,如在此时退位即位,则仪式过度集中,可能影响退位事宜的顺利进行,因而反对内阁意见。宫内厅主张在宫中各种仪式告一段落后的财政年度末退位改元,即3月31日退位,4月1日改元。这一主张遭到安倍内阁的反对,理由是年度末改元对行政机构和国民的压力过大。最终,安倍内阁与宫内厅达成妥协,确定了2019年4月30日退位的最终方案。官房长官菅义伟在皇室会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将退位时间定在2019年4月30日是考虑到年度末(3月31日)为升学和就职高峰,居民搬迁较多,行政机构与企业的各种手续也都集中在这个时间。如果在年度末改元,更换所有行政文书,会给地方行政机构和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将改元定在4月30日是为了减少各部门的行政压力,确保居民生活不受影响。[注] 「天皇退位、19年4月30日 政府が閣議決定」、『日本経済新聞』2017年12月8日。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24411930Y7A201C1MM0000.

在“皇室热”的助推下,日本民众对天皇制发展历史与现状的认识逐渐全面化,对天皇退位一事也形成了较为统一的价值判断。与将天皇视为国家机关,认为天皇不享有“人权”的日本政治家、宪法学者不同,大多数日本民众在充分理解《日本国宪法》体系中天皇地位与职责后,仍支持天皇拥有“退休”的“人权”,将天皇与皇室当作“人类”看待。大多数日本民众认为天皇的退位要求有违反宪法之嫌,但这并没有造成民众对天皇的负面感情。针对退位造成的“改元”给日本民众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调查显示54.9%的日本民众表示习惯使用元号,常用公元纪年的仅占32.6%,在60岁以上人群中,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的使用比率分别为64.7%和21.7%。[注] 「『元号よく使用』54.9%=『西暦』若年ほど浸透」、『時事世論調査』2019年1月28日。https://www.jiji.com/jc/article?k=2019011800867&g=soc. 即便每次新天皇即位后的改元都会对民众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大多数民众仍愿意使用与天皇制伴随千年的年号制度,展现了其对天皇制下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依赖感。

但是,安倍内阁的目的不仅仅是与宫内厅对抗,调整与优化自民党的政治日程、确保政权稳定性才是安倍内阁坚持4月底改元的根本原因。对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而言,2019年1月至4月的政治日程已经排满:1月到3月国会审议2019年度政府预算案;4月举行统一地方选举,产生各县的新一任政府首脑与议员。在此次统一地方选举中,自民党会与在野党展开激烈交锋。如果安倍政权在明仁天皇退位一事上忙中出错,则会对此次选举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2019年夏季的参议院选举。因此安倍内阁坚持明仁天皇退位与选举的时间要错开。

此次退位风波不仅唤起了国际社会对日本天皇的重视,而且加深了日本民众对皇室的理解与认识。近年,天皇在日本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呈下降趋势,对2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言,天皇是值得尊敬的存在,但对天皇和皇室并没有特别的亲近感,对皇室传统及现状的理解也相对贫乏[注] 「第9回『日本人の意識』調査結果の概要」、NHK放送文化研究所、2013年10月。https://www.nhk.or.jp/bunken/summary/yoron/social/pdf/140520.pdf. 。然而,以天皇的电视讲话为开端,新闻报纸、周刊、乃至电视网络媒体开始大幅报道、介绍皇室相关问题,面向全体日本民众的问卷调查接踵而至,客观上形成了全社会范围内的“皇室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或主动或被动地获得皇室的相关知识,对皇室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围绕天皇的历史、皇室制度、天皇现状的出版物大量涌现,每个月都有十至二十种天皇相关图书出版,至2018年末这一势头仍然有增无减。[注] 笔者根据亚马逊新书发售情况自行统计结果。 “皇室热”又引发了日本传统文化热潮,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的求知欲不断增强,特别是与天皇相关的历史、传统文化的相关书籍销量也出现明显上升。

反之,如果明仁天皇退位过晚,安倍内阁则会被迫于天皇退位之前举行国民投票,修宪问题就有可能再度成为全日本关注的焦点,舆论会产生激烈对立,甚至有可能影响已有定论的天皇退位问题。无论国民投票结果如何,一旦天皇退位过程出现问题,安倍内阁的支持率无疑都会大减,在野党会借机“扩张势力”,修宪则会更加困难。安倍内阁最初主张2018年末退位的主要目的正是为了给修宪投票争取充分时间,保证天皇退位在修宪投票之前。2019年4月底退位改元的日程虽然使修宪的日程变得更紧张,但对安倍政权来说却是最为稳妥的时间表,使其可以在重要政治课题尘埃落定之后,专心处理天皇退位事宜。一旦天皇退位改元顺利完成,安倍政权很有可能立刻利用退位后的绝佳政治机会,正式启动修宪程序。

2019年4月30日退位是安倍内阁与宫内厅的最后妥协,也是对现政权施政影响最小的方案。由于统一地方选举等重大政治课题在4月底均已结束,安倍内阁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天皇退位相关事宜,没有顾此失彼之忧。只要政府能够保证退位仪式顺利进行,各行政机构能够妥善应对改元,不给民众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就不会导致安倍政权的支持率下降。因此,平稳实现退位改元之际的各项工作过渡是安倍内阁的当务之急。与昭和天皇过世之时不同,此次改元有着较长准备时间,安倍内阁极有可能以这一政治业绩为基础,为开启修宪程序获取民众支持。

对安倍晋三而言,天皇退位最大的政治价值在于可以分散在野党与民众对修宪问题的关注,使退位议题成为修宪议题的挡箭牌。统一地方选举、明仁天皇退位、新天皇即位,决定修宪与否的国民投票与参议院选举等重大政治事件接踵而至,在野党和民众会应接不暇。在野党需要确保地方议会与参议院的议席,而民众则会被天皇退位即位仪式及相关庆典吸引,修宪一事较难成为民众最关注的焦点。在这一状况下,安倍政权可以有条不紊地准备众议院选举,在确保众议院优势的前提下,凭借妥善处理天皇退位问题获得民众对其治理能力的支持,进而在2019年上半年提交修宪方案,在10月消费税率提高之前完成国民对修宪的投票,确保最高支持率。如果国民投票拖到10月之后,就有可能受2019年10月的消费税率提升影响,国民对修宪的支持率会明显降低。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在这种社会情形下,刑事诉讼案件激增与司法资源短缺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所以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追求效率价值就显得更加迫切,庭前会议制度的设置乃是在确保公正的前提下,追求诉讼效率最大化的最好途径。

二 、天皇退位与经济影响

天皇之所以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不仅因其国家元首的政治地位,还因为天皇与皇室频繁地作为外交使者出使各国,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根据《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不能拥有政治权力,却需要在内阁的承认和协助下,履行宪法规定的“国事行为”,[注] 「日本国憲法(昭和二十一年憲法)」、e-Govホームページ。http://elaws.e-gov.go.jp/search/elawsSearch/elaws_search/lsg0500/detail?lawId=321CONSTITUTION#8. 出访外国正是天皇需要承担的重要“国事行为”,“天皇外交”构成了日本外交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皇与皇室的外交活动以改善双边关系的“亲善外交”为主要形式,往往给各国政要、媒体与民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构成国际媒体了解、关注并支持天皇的主要因素。

象征天皇制是日本政治体制的重要特征,天皇虽不具有政治实权,但其行动可以体现日本的国家意志,因而天皇及皇室往往是国际媒体密切关注的焦点,其一言一行均会影响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外交态度。2016年明仁天皇发表的电视讲话立即引起各国媒体对日本天皇及天皇制的广泛关注,美国联合通讯社、BBC、韩联社、《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均将明仁天皇的退位意愿放在当日报导的显要位置,逐渐淡出国际舞台的天皇与皇室再度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大多数媒体高度评价明仁天皇履行公务的高度责任感,认为明仁天皇对和平主义的维护至关重要,支持天皇退位。《纽约时报》甚至对德仁皇太子抱有极大期待,认为德仁皇太子尊崇日本的和平宪法,即位后会有效遏制安倍晋三的修宪企图。[注] The New York Times, Emperor Akihito of Japan Plans to Abdicate Throne, Broadcaster Says, 2016-7-14.https://www.nytimes.com/2016/07/14/world/asia/emperor-akihito-abdicate.html. 在国际舆论的密切关注下,安倍内阁不得不迅速着手天皇退位问题,避免因怠慢皇室事务给自身政权在国内外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充分利用并扩大明仁天皇退位、新天皇即位的经济效果,进一步刺激国内消费,日本政府计划修改《祝日法》,将2019年5月1日设为节日,与4月29日的昭和日、5月3日的宪法纪念日相连接,制造“十连休黄金假期”[注] 「新天皇即位日は祝日、GWは10連休に 式典委員会方針」、『朝日新聞』2018年10月12日。https://www.asahi.com/articles/ASLBC72ZFLBCUTFK01H.html. 。长时间的休假不仅会引发旅游热潮,还会为日本居民提供充足的闲暇时间用于参加各种大减价活动,短时段内的消费高潮是可以预见的。国内市场狭窄、购买力持续低迷是长年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日本政府则希望借新天皇即位之际的消费高潮打破低消费状态,加速资金循环。

新天皇即位还会为一系列产业带来“特需”,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元号变更后,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私人企业都需更新甚至重新设计公务表格、资料以更换元号,这会为印刷、油墨、纤维造纸、页面设计等各行业带来大量订单。现有的居民管理、银行账户等操作系统同样需要为适应新年号而更新与重构系统,IT行业也会因退位改元获得可观的收益。上述“特需”可以有效促进相关企业改善业绩,引发股价上扬。在退位将成定局后不久,上述行业已出现好景气前兆,印刷业各企业股价迅速上升,印刷成像公司光洋社的股价较前日大涨13%。2017年1月10日,日本政府确定了“新元号”公布日期,受此影响印刷行业、IT行业股价再度走高,野崎印刷纸业、川濑电脑耗材两企业出现涨停,光村印刷、三浦印刷的涨幅均超过10%[注] 〔日〕平田和生:「『平成』が変わるとき、どのような経済効果があるのか」、DAILY ANDS編集部、2016年9月8日。https://daily-ands.jp/posts/57cfa67173f32139d9b8edbd. 。如果印刷、IT相关企业的高股价能为整个证券交易市场带来生机,消费者购买欲与企业投资欲也会随之改善。

自2012年12月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景气动向指数(CI)持续高扬[注] 「統計表一覧:景気動向指数 過去の概要」、内閣府ホームページ、2015年5月。http://www.esri.cao.go.jp/jp/stat/di/di_past2.html. ,如无突发事件,这一经济向好局面能够坚持到2019年1月,即持续74个月,超过战后维持时间最长的“伊弉冉景气(2002-2008年,持续73个月)”。而新天皇的即位刚好紧随其后,如果新天皇即位能够有效刺激关联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日本就有可能实现好景气的继续维持。

三 、天皇退位与日本的外交关系

然而,明仁天皇的“生前退位”却有可能有效促进民众消费,与安倍晋三的经济发展战略相呼应,在短期乃至长期内助推日本经济增长。由于明仁天皇是生前退位,民众不需要“自肃”,商家反而可以借新天皇即位的欢庆气氛,组织庆祝新天皇即位的娱乐活动。现在已经有大批商家宣布将举行庆祝新天皇即位的大规模减价促销活动,这无疑会成为促进消费的要素。日本大部分经济学者看好天皇退位即位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认为只要不出现“自肃”风潮,即是对经济的巨大促进。

1989年昭和天皇去世,给日本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在全日本范围内造成了经济萧条。早在1988年下半年昭和天皇病危之时,职业棒球决赛大减价等大规模打折促销活动便纷纷终止,极大地抑制了日本国内消费。昭和天皇去世之后,全日本范围内出现“自肃(自我约束)”风潮,各种庆祝活动、体育竞赛纷纷取消或延期,电影上映也受到限制,民众消费行为明显减少,各经济部门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明仁天皇即位之后,“自肃”氛围仍未好转,结婚典礼等私人庆祝活动大多取消。根据日本政府的调查,1989(平成元)年3月的消费者态度指数大幅下降2.1个点[注] 「昭和から平成改元時の消費者態度指数の推移」、『産経新聞』2017年12月1日。https://www.sankei.com/economy/photos/171201/ecn1712010044-p1.html. 。

长期以来,“天皇外交”就是日本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工具。例如自1971年至1975年,昭和天皇连续访问了欧美八国,每次出访后都会带来日本与出访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高潮。这一“天皇外交范式”在明仁天皇时代得到充分发挥,明仁天皇的出访次数与范围均超过了昭和天皇[注] 张敏:《日本战后外交新模式的摸索与构建——日本天皇外交“访美范式”》,《日本问题研究》2016年第4期。 。近年,明仁天皇因年迈体弱,无法频繁出国访问,只能在皇居接见外国使节,天皇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如果年富力强的德仁皇太子即位,就可以接过天皇外交的接力棒,担负起日本外交体系中的重要职责。因而,新天皇即位后有可能出现天皇外交的新高潮,日本的国际影响力会因此提升。

由于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论证重点在于论证城市总体规划是否符合水资源配置与规划,是否存在取水、用水、排水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建议地市一级尽快将“三条红线”指标分解至各区县乃至乡镇一级,如此方可有效指导和规范一般范围较小的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水资源论证工作。

早在皇太子时期,德仁亲王就分担了大量出访任务。自2009年至2018年,明仁天皇出访外国6次,造访了加拿大、美国、英国、印度、帕劳、菲律宾、越南、泰国8国,访问以“国际亲善”为主要目的[注] 「天皇·皇族の外国ご訪問一覧表」、宮内庁ホームページ。http://www.kunaicho.go.jp/about/gokomu/shinzen/gaikoku/gaikoku-h21-30.html. 。同时期,德仁皇太子则出访达20次,先后造访了越南、土耳其、德国、加纳、肯尼亚、瑞典、沙特阿拉伯、泰国、柬埔寨、老挝、卢森堡、美国、荷兰、西班牙、南非、瑞士、汤加、马来西亚、丹麦、巴西20国,出访目的涵盖“国际亲善”、外国皇室(王室)仪式、国际会议等方面。[注] 「天皇·皇族の外国ご訪問一覧表」、宮内庁ホームページ。http://www.kunaicho.go.jp/about/gokomu/shinzen/gaikoku/gaikoku-h21-30.html. 亲善对象和参加会议主题与日本国家利益高度契合,出访范围、访问频度与访问时间长度均远超明仁天皇。德仁皇太子并非国家元首,其出访的影响力与外交效果无疑与天皇存在差距。一旦德仁皇太子即位,其高频度的出访活动无疑会成为日本政府调整对外关系的利器。

除了出访之外,新天皇对外国使节的接见同样是天皇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仁天皇退位仪式与德仁皇太子的即位仪式将邀请大批外国要人参加,这将构成新天皇的第一次“天皇外交”。即位仪式之后,新天皇会依次会见各国使节,会见使节的顺序与待遇将会成为日本调整对外关系的重要手段。1989年昭和天皇去世之后,明仁天皇在葬礼中接见了各国元首。按规定,服丧期间不可以“国宾”待遇接见外国政要。由于即位仪式紧随葬礼之后,皇室处于服丧期间,因而日本无法通过新天皇接见顺序与外交礼遇级别调整与各国的关系。津巴布韦总统是第一位于服丧期间之后(1990年10月)访问日本的国家元首,他反而成为明仁天皇接见的第一位国宾。

与明仁天皇即位时的情况不同,由于没有葬礼问题,德仁皇太子即位后就可以国宾的形式接见各国政要。同时,即位后不久,日本将连续主办G20峰会与非洲开发会议(TICAD)两次国际会议,2020年又将主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各国首脑均会前往日本出席,自然希望顺道获得新天皇的接见。外务省已收到多个国家的非正式函件,希望参加即位典礼,并期待在即位后早日得到新天皇接见。外务省在2019年财政预算中,计划使用85亿日元接待参加即位仪式的外宾,G20峰会的接待经费也高达247亿日元[注] 「『即位の礼』賓客招待で85億円要求へ 外務省」、NHK、2018年8月30日。https://www.nhk.or.jp/politics/articles/lastweek/8160.html. ,以确保典礼与接见的高规格,外务省对天皇外交的期待程度可见一斑。宫内厅则表示,只要有国家请求天皇接见,宫内厅不会拒绝,但可能无法保证在即位后立刻满足全部接见请求[注] 「天皇陛下の御 退位及び皇太子殿下の御即位に伴う式典の挙行に係る基本方針」、首相官邸ホームページ、2018年3月30日。https://www.kantei.go.jp/jp/singi/taii_junbi/pdf/h300330_kihon_housin.pdf. 。可以预见,外务省与宫内厅为新天皇确定的接见顺序与外交礼遇等级可以体现日本的外交重心与倾向。

四 、退位风波与日本民众对皇室的态度

无论是米娅对自我的追寻还是里查德森太太对规则的追寻都是表象,其深层意蕴是对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生意义的探索;这也是个人乃至人类从没放弃的行动,即对人及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在文学作品中,这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作家伍琦诗在小说中深入探索了这一主题,既是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又是对其在新时代的创新:自我和规则都是人们想要的,都是追寻的范畴,它们之间会有矛盾交织,但不应该是水火不容的两极;两者之间有所包容,这样形成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山巅之城”,才更加丰盈、多样、有意义。

我国虽也有相应的举报制度,但仍有待改进和完善。首先要建立专门受理举报案件的机构,要有固定的人员组成。对举报人的信息要严格保密,对于泄露举报人和举报线索的人员要给予纪律处分,严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另外,对于提供真实线索的举报人,要给予高额的物质奖励,提高举报人举报商业贿赂行为的积极性。这些做法不仅能提高举报人举报商业贿赂的积极性,也能对商业贿赂的实施者起到威慑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贿赂的发生。

安倍内阁的改元时间表有着明确的政治意图。首先,打压宫内厅,确保内阁对皇室事务的主导权是安倍内阁坚持4月底退位改元的重要目的。在安倍内阁看来,此次退位风波缘于明仁天皇,明仁天皇的电视讲话曾一度将内阁置于被动的境地。内阁相关人士向媒体透露,“如果任由传达天皇陛下意见的宫内厅主导(退位),(天皇不得参与国政的)大前提就会动摇。年度末改元确实会对行政体系造成影响,但这也不过是事后找出的借口。”[注] 「退位:日程、苦肉の策 官邸と宮内庁綱引き」、『毎日新聞』2017年12月2日。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171202/k00/00m/010/185000c. 可见,内阁存在与宫内厅争夺主导权的倾向。

无论是温馨还是浪漫的时刻,葡萄酒总能成为烘托气氛最好的陪衬,选对了酒更会让这一刻在回忆里尤其深刻。这一次的试饮会,我们便将主题定为“圣诞葡萄酒”,选取酒标有特色,或是性价比高,就算喝不完也可以调制杯圣诞热红酒的酒款进行品鉴,让你无论如何打算欢度圣诞,都能找到合适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退位问题,天皇与安倍内阁间出现了较大分歧,日本不少媒体借此抨击安倍内阁。然而,日本民众虽然支持天皇退位要求,却并没有因此反对安倍内阁,内阁支持率并未因退位问题而出现波动,安倍率领的自民党、公明党联盟不但在2017年众议院选举中大胜,而且持续将支持率稳定维持在40%-50%之间。[注] 「世論調査内閣支持率」、NHK選挙WEB。http://www.nhk.or.jp/senkyo/shijiritsu. 在民众看来,安倍内阁虽然在最初怠慢天皇要求,迫使天皇不得不以电视讲话的方式表达自身意愿,但是在电视讲话之后,安倍内阁做出了迅速有效的回应,虽然解决方案回避了女性继承人等问题,并没有完全满足天皇的要求,但安倍内阁在较短时间内确定了可行性极高的方案,与此前民主党执政时的拖沓作风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天皇退位风波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民众对安倍内阁的信赖,2016年9月的内阁支持率较8月略有提升,而不支持率则明显下降。[注] 「世論調査内閣支持率」、NHK選挙WEB。http://www.nhk.or.jp/senkyo/shijiritsu. 在天皇退位的日程上,安倍内阁的主张也与日本民众较为一致。70%的日本民众与安倍内阁一样希望新年“元日”改元,与此相对的,赞成宫内厅年度初(4月1日)改元主张的民众仅有16%[注] 「改元の時期、『元日』支持が70%朝日新聞世論調査」、『朝日新聞』2017年7月4日。https://www.asahi.com/articles/ASK734JQJK73UPQJ004.html. 。由于年度初是升学就职搬迁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即位改元给日本民众带来的负担无疑最大。而安倍内阁提出的最终妥协案避开了年度初的高峰期,满足了民众的实际需要,因而获得了民众青睐。可见,日本民众对天皇与皇室的态度极为理性,在道义上支持天皇要求,在行政处理上赞赏安倍内阁的效率,在日程上选取对日常生活冲击最小的退位方案,既不会盲目支持天皇抨击内阁,也不会无视天皇要求放任内阁,在总体的保守主义下寻求稳定而渐进的改革,这不仅是民众对天皇退位的态度,也是对日本其他政治经济改革的基本态度。

五 、结语

自明治维新以来,父死子继是日本皇位传承的基本原则。明仁天皇此次生前退位彻底改变了皇室继承原则,日本政府通过“特例法”的形式承认天皇“退休”权利,创造了影响后世的先例。对日本政府,特别是安倍内阁而言,天皇的生前退位会在经济、政治、外交领域带来诸多益处。

配套服务企业包括物流包装生产制造企业、农资企业、农机企业等等,服务于种植户、物流等对象,系统模块可以用于信息发布、数据收集等。

天皇退位即位会造成客观的“特需”,能够有效激活相关生产部门产能,进而带动整体经济向好发展。新天皇即位不久,东京将主办202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投资与国际交流的增多可以接过“退位特需”的接力棒,将好景气持续下去。同时,安倍晋三2018年访华,中日关系转暖,经济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也将稳步增强,这一国际环境也会成为日本经济向好发展的重要背景。在退位“特需”、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日关系回暖的三重促进下,日本经济会得到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在这一期间日本经济出现明显好转,以振兴经济为竞选口号的安倍政权则会更加稳定。安倍极有可能利用经济发展获得的民众支持发动修宪投票,实现其长期以来的政治目标。

在外交上,年富力强的新天皇可以承担更多的国事活动,日本政府对新天皇的政治、外交利用将会明显增多,有可能出现“天皇外交”的高潮,日本与天皇的影响力有可能渗透至更多国家和地区。就国内而言,日本普通民众对皇室的态度不会因此次退位风波出现明显改变,但对皇室的关注度却有可能持续上升。然而对天皇和皇室自身而言,此次退位日程虽可解燃眉之急,却并未解决女性继承权、皇室成员制度等基本问题。对皇室来说,改革完善皇室制度将会是长期课题,而只有通过向外界发出声音,获取民众与国际媒体的支持与理解,才能迫使日本政府着手解决皇室问题,这是皇室在此次退位风波中获得的经验。然而,如何在宪法允许的前提下发出自己的声音,仍是今后皇室要斟酌的命题。

对中国而言,明仁天皇的退位既能带来机遇,又会带来挑战。退位可能带来日本经济复苏与增长,在中日经贸合作回暖的状况下,日本的经济复苏有利于中日两国。而退位、东京奥林匹克等重大事件也可能成为中国民众关注日本的契机,如果中国民众因此可以加深对日本的了解与兴趣,两国的文化交流也可能出现新高潮。然而,新天皇的即位计划已经造成日本国内保守势力的抬头,右翼势力活动呈复苏趋势。不少右翼势力希望借天皇交替之际,重树自身地位,他们宣称自己为新天皇的忠臣,借新天皇之名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右翼活动家播磨屋助次郎宣称自己得到了成为“德仁天皇守护神”的“神谕”,不断强化右翼思想宣传车队“天皇特别宣传队”的宣传力度,在东京各地发放传单,称新元号颁布之际将发动“大救世”。各地方及以网络为媒介的右翼团体也将新天皇即位视为扩大活动的重要契机。虽然这些右翼团体目前势力不大,但值得警惕。此外,此次天皇退位的先例有可能被政府滥用,不符合政府意志的天皇有可能被逼迫退位,政府的权力会因之扩大。这既是日本民众最为担忧的问题,也是外界需要关注的政治动向。

①〔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编日本史”(项目编号:13&ZD106)。

责任编辑 :乌兰图雅

DOI: 10.19498/j.cnki.dbyxk.2019.02.005

标签:;  ;  ;  ;  ;  ;  ;  ;  

试析明仁天皇退位对日本社会的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