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

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

贺秋华[1]2003年在《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区域、甚至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形成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已成为科学界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地处祖国西南的贵州,是世界喀斯特面积最集中的中国喀斯特区的腹心地带。黔中地区又是贵州喀斯特区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脆弱性和敏感性。面临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生态环境愈显敏感、脆弱,且极易形成“PPE”怪圈: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 本文试图对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做初步探讨,在分析黔中地区生态环境背景、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选取4大类15项指标对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其中,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均匀分布函数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先后对黔中地区34个县域评价单元的土壤侵蚀、石漠化、生物多样性及生境、酸雨敏感性进行定量评价,进而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将中度以上敏感等级区域划为敏感区,并提出各生态环境敏感区的治理与开发利用方案。

贺秋华, 张丹, 陈朝猛, 王劲松[2]2007年在《GIS支持下的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文中认为采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估。选取了4类15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GIS技术计算评价单元的敏感指数、自动生成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等级图,并从土壤侵蚀、石漠化、生物多样性及生境、酸雨等方面进行了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中地区土壤侵蚀和酸雨较敏感、石漠化不是很敏感,生物多样性及生境很敏感。

贺秋华, 陈浒, 屠玉麟[3]2004年在《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形成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愈显敏感、脆弱。通过对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初步探讨。拟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均匀分布函数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黔中地区34个县域单元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

蒋洁茹[4]2018年在《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以生物为主体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以人类为主体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子的综合。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与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生态环境评价是遵照相关综合评价的方法,参照相关的评价标准,对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预测。生态环境现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生态环境的研究是当今最热门的研究之一。本研究选取西北典型的内陆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石羊河流域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人口分布等选择评价指标因子,由此选取的评价指标因子为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接着由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选择评价指标因子的因子,即土壤侵蚀选择降水量、土壤质地、地形坡度、地表覆盖;土地沙漠化选择湿润指数、土壤质地、植被覆盖;土地盐渍化选择蒸发量/降水量、地表覆盖、地形坡度。根据在USGS上下载的Landsat影像为基础,结合统计数据、实测数据、文本数据、统计年鉴数据等,经过GIS技术处理数据,得到所需的评价指标因子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级分布图。进一步用加权迭加将叁个评价指标因子按照各自的权重在Arc GIS中利用空间分析模块得到综合评价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级的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1)在GIS技术支持下,研究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具有过程的可操作性和结论的准确性,建立了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体系,对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2)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土地沙漠化敏感性以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土地盐渍化敏感性以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为主。(3)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为极度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5类,生态环境敏感性以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为主,得到石羊河流域严峻的生态环境,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非常迫切。(4)按照本文得出的结论,石羊河流域93.0%的部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敏感,南部祁连山区域的敏感等级达到了极度敏感,往中部平原敏感等级先降后升,即由极度敏感降为高度敏感,到中部平原人类居住地区域,又升为极度敏感,北部低山丘陵及荒漠区主要为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在东南的部分区域出现了不敏感。

武鹏达, 鲁学军, 侯伟, 严长清[5]2016年在《GIS支持下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以金坛市为例》文中认为针对传统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差异较大,尚未形成统一体系,并且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情况并没有得到体现的问题,该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选取土地质量尺度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地,及生态尺度的水环境、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坡度作为生态环境敏感性因子,同时建立了以水环境为主要因子的土地生态敏感性指数模型,对金坛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金坛市生态高敏感区和中敏感区占到全市总面积的78%,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占到全市总面积的22%。针对不同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因地制宜提出用地策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王清[6]2013年在《黔中白云岩地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其困难度研究》文中提出喀斯特白云岩地区的植被恢复是我国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借鉴生态学、土壤学、统计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黔中喀斯特白云岩不同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水分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再对黔中喀斯特白云岩地区进行植被自然演替阶段划分及植被恢复困难度评价。最后提出不同植被恢复困难度地区的恢复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土层厚度在4-20cm之间,石砾含量在5%~90%的范围内,岩石裸露率为4%~49%左右,表明黔中喀斯特白云岩地区土被连续,岩石裸露程度不算太高,但土层厚度较薄,石砾含量较高。土层厚度和石砾含量是影响植被恢复进程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该区植被自然恢复困难的主要致困因素。2.土壤N、P、K含量高低与植被自然恢复程度的高低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同时也是对黔中喀斯特白云岩地区植被自然恢复困难程度起重要作用的指标。应尽可能保留枯落物,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途径之一。3.7~12月的监测期内,不同植被覆盖类型样地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乔林/乔灌林样地上(30.32%),最低值出现在9月草坡样地中(17.63%)。表明同等降水条件下乔林/乔灌林地土壤水库容能力大,其土壤保水能力强。7-10月,该地区土壤平均含水量较高,变幅最大。4.通过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将30个样地的植被自然演替阶段划分为:草坡/草坡+稀灌、灌丛、灌木林、次生乔林/乔灌林四种类型。再围绕主要的植被自然恢复限制因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植被自然恢复困难度综合评价,故将黔中喀斯特白云岩地区的植被自然恢复困难度划分为易、中等、较难和极困难四个等级。5.黔中喀斯特白云岩地区植被自然恢复困难度与植被自然演替阶段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体现出当植被-环境之间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关系。对比结果中,部分样地存在自然演替阶段高于或低于相应困难度评价等级1-2个级别的现象,表明了黔中部分喀斯特白云岩地区植被具备较高的自然恢复的潜力,向顶级阶段恢复的可能性大。同时也部分地方的植被由于受到各限制因子的影响,植被的自然演替速度缓慢,植被向更高一级演替阶段恢复难度大,向顶级阶段恢复的可能性较低。6.在黔中喀斯特白云岩地区植被恢复困难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植被恢复对策,加速当地植被恢复进程。

亚库普·约麦尔[7]2016年在《基于土地利用的喀什市生态敏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喀什市市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联系构成基本框架,通过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分析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其它农用地、居民及工厂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等)的面积比例及变化过程。与此同时,选择区域内分级标准,如坡度、高程、植被覆盖指数(NDVI)、土地利用类型及水域等最有代表性特征的5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对近24年来喀什市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地类转化、生态因子分布情况、敏感性程度及其变化特征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提出敏感区保护与对策建议,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土地利用方面来看,喀什市1990、2000和2014年的城市总面积为55480hm2,保持稳定状态。其耕地、林地、草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年均减少面积达到-10.52hm2、-32.83hm2、-83.00hm2、-61.64hm2和-6.26hm2。园地、其它农用地、居民及工厂用地、交通用地显着增加,年均增加量分别为72.72hm2、8.76hm2、111.84hm2和78.55hm2。各种用地类型在不同研究时段内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耕地、林地、草地、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在1990-2000年间的动态度均大于2000-2014年间的动态度,其他类型用地在研究后期的动态度均小于前期的动态度。(2)从土地利用转化方面来看,在1990-2014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当中,耕地转出其它土地类型的面积最大,是转变为其他用地类型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其它土地类型转入园地的面积最小。林地的主要转入方向为未利用地;草地的主要转出方向为耕地;其它农用地、居民工厂用地和交通用地的主要转入方向为耕地和未利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主要转出方向为居民工厂用地,其次是耕地、林地和交通用地。转出面积最大的是居民及工厂用地、草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其面积分别为98.14hm2、2.74hm2、6.71hm2和32.80hm2,分别占总转化面积的74.30%、68.16%、65.15%和49.95%。转入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未利用地、耕地、居民及工厂用地和交通用地,其面积分别为1.68hm2、13.18hm2、1.68hm2、98.14hm2和24.01hm2,分别占总转入总面积的91.30%、86.48%、77.42%,69.57%和90.30%,其中耕地、林地、居民及工厂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转化趋势明显。(3)从生态敏感性方面来看,每个因子生态敏感性分布情况各不相同,高敏感区和中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较高、地势和坡度低、绿化面积较大的区域,其中坡度因子的敏感区面积最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0.28%;而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分布于地势和坡度较高的丘陵、荒地、未利用地等区域,其中因子敏感区面积最大的是水体因子,最小的为坡度因子,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6.33%和2.97%。市区坡度大的区域敏感性程度低,坡度小的区域则敏感性程度高;地势高的区域敏感性程度低,地势低的区域敏感性程度高;水域及植被覆盖面积越大,其区域生态敏感性程度越高。水利设施用地、林地、园地、草地、耕地和其它农用地的敏感性程度高,而居民及工厂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敏感性程度较小。高度敏感区是受人类干扰影响较大的区域之一,其因子自我恢复能力较差,敏感性总体程度高,要注重保持生态完整性,对此类区域可作为重点生态保护区。中度生态敏感区可同样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其生态功能较弱、生态系统不稳定,本区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应该选择为控制性发展区域。低度和不敏感区的生态系统比其他敏感区稳定,敏感性程度低,能承受外界因素一定的破坏和干扰,此类区域不仅与城市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而且适合建设面积较大的经济开发区。

凡非得, 王克林, 宣勇, 岳跃民[8]2011年在《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文中认为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识别易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在ArcGIS支持下,选取影响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的4个敏感性因子(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及生境生物多样性)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评价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敏感性很高,前二者的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均占西南喀斯特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酸雨中度敏感以上区域达50%以上;生境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相对较低,不敏感区占西南喀斯特区总面积的40%。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综合敏感度极高,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整个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南、鄂东南、广西中部喀斯特峰林平原区及云南、贵州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区。地质背景、地形及气候是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主导因素。

梁楠楠[9]2011年在《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中的自然环境敏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0年以来,国民旅游活动以前所未有的趋势迅速扩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旅游业也迅猛发展。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在推动旅游地经济发展的同时,部分地区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如对水体、山地等环境因子的不合理利用与开发,使旅游地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有些甚至加速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率或投资损失惨重现象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是是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忽视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所致。而景区敏感性研究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分析环境因子的敏感性程度(即受破坏程度)。依据景区各自然因子的敏感性高低,提出在合理保护各因子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或方法,以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或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自然环境灾难,提高旅游景区在环境预警等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由于本文研究的内容侧重于研究未开发或者开发尚不成熟的旅游景区的敏感性,与常规研究城市的敏感性或者开发成熟的景区的敏感性不同。本文从反应景区整体自然环境的六大要素资源、水体、空气、土地、生物、地形,选择了资源、高程、坡度、坡向、水体、空气负离子、土地利用类型七个因子(由于生物尤其是植被的资料难以获得,故在本文研究中,省略了这一因子的研究),因为这七个因子一旦在旅游开发中不合理,很容易导致环境破坏,引发自然环境灾难。因此,分析各自然环境要素的敏感性程度,从而指导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进而在较大程度上预防后期出现的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问题,因此研究景区的敏感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基础和实证两大部分,总共分成六个章节:第一部分为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包括第一至叁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根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制定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是相关研究进展,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及相关理论介绍与评述,进而对本文提供文献参考;第叁章是理论基础与方法,阐述并分析论文研究主要引入的理论和运用的方法,进而对本文进行理论构建和方法梳理。第二部分是本文的实证内容,包括第四至七章,第四章、五、六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第七章是对本文核心问题研究后的主要结论与讨论。其中:第四章是选区敏感性因子。分析山地型旅游景区,从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确定了旅游资源、高程、坡度、坡向、水文、土地利用类型、空气负离子浓度为七个敏感性因子,并且确定了不同因子的敏感性程度及敏感性级别范围;第五章案例地的单一敏感性因子分析。幕燕滨江风貌区是处于旅游开发前期的山地型旅游景区,因此选为本文的研究案例,将选取的敏感性因子直接运用于案例地研究。运用ARCGIS技术,通过分析单因子的敏感性程度和级别范围,得出七幅单个敏感性因子分级图,并从分级图中可以清楚明了的看出每个因子的敏感性程度,为下文的综合敏感性因子分析打下基。第六章是综合性敏感性因子的评价结果。利用加权迭加方法,分析幕燕滨江风貌区的综合敏感性,并以划分限制保护区与适宜开发区两个区域显示分析结果,最后提出相应的限制保护措施及适宜开发对策;第七章是本文的主要结论与讨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选择旅游资源、高程、坡度、坡向、水文、土地利用现状、空气负离子浓度七个生态因子,分析了每个因子的敏感性程度及级别范围,完成单因子敏感性分级图。第二,通过因子的综合敏感性分析,划分四个级别的景区限制保护区和适宜开发建设区,并分别提出相应的保护开发对策。即:(1)限制保护区划分:●一级保护区:属于综合敏感因子最高值的区域。位于此级别范围内的区域,是各单因子的敏感性级别较高组合区域,应该重点加强保护。●二级保护区:属于综合敏感因子得分比较高的区域。与一级保护区相比,二级保护级别各因子的敏感性程度均小于一级保护区内的因子。此范围内,各因子的敏感性级别不是最高,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建设与风景区密切相关的设施。。●叁级保护区:属于综合敏感因子得分比较低的区域。成为以低干扰强度为特征的旅游活动的主要场所。●发展控制区:对应为综合性敏感得分最低的区域。发展控制区内,资源观赏价值很低、土地利用类型不合理较多,且是各因子的较不敏感区域,因此是景区开发建设的主体。(2)适宜开发建设区划分:●最适宜区:根据敏感性的分级,最适宜区应为景区内各综合性因子敏感性较低的地区,是旅游开发优先发展区域,是旅游景区规划的重点打造旅游项目的区域。辅以必要的旅游设施,可以作为成为吸引游客停留的主要区域。●中适宜区:中适宜区对应敏感性程度比较低的区域,能适应各项设施建设要求的用地,多为风景区内原弃置地或叁类居住地,可以进行较大的程度开发,建设满足游客需求的各种娱乐设施及服务中心。●一般适宜区:该区域内对应景区内各因子敏感性不太高的地段,大部分位于景区的边界区域。此区域开发受建设用地条件制约较小。所以是旅游景区大幅度建设区,是旅游规划的主要部分。●不适宜区:一般是景区各因子敏感性比较高的区域,或者是景区的环境用以遭到破坏、或者区域用以开发建设的成本比较高。要以保护为主,兼顾开发。

沈鸿飞[10]2010年在《庆阳市生态敏感性研究及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文中提出庆阳市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其生态环境演化影响到整个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治理。为了更科学、更准确的研究庆阳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对庆阳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研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可以预测区域现存生态系统在受到各种环境变异和人类活动干扰时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可以了解区域内由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优劣程度的现状。如果能将两者相印证,应该能更合理、更有效地针对其生态环境问题,从而指导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及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研究方法如下:1.生态敏感性研究方法根据生态敏感性因子选择原则及《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规定,并考察庆阳市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同时参考了国内其他学者研究成果,建立了庆阳市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五个一级指标和十六个二级指标组成,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确定指标权重值,再通过几何加权方法来计算敏感性指数,最后对照生态敏感性评价等级标准得出结论。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按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中给出的评价方法,通过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环境质量指数等五个指标,得出庆阳市及各县区生态环境状况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庆阳市综合生态环境敏感性主要为极敏感性、高度敏感性、中度敏感性和不敏感性四个级别。其中不敏感度地区主要包括西峰区、宁县西北部、华池县西北部、合水县西南部、环县南部、镇远大部分地区为生态环境不敏感性区;华池县东部、合水县东部为生态环境中度敏感性地区;宁县大部分、镇原西南部、环县中部地区以及正宁县大部分属于生态环境高度度敏感性地区;环县北部的风沙区以及宁县和正宁县的子午岭区为生态环境极敏感性区。庆阳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其主要原因是庆阳市发展相对滞后,以农业为主,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各县区生态环境状况可分为“良”和“一般”两个级别。“良”类包括宁县、正宁、镇原、华池及合水五个县区,“一般”类包括庆城、西峰和环县等叁个县区。七县一区中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最高的是合水县,最低的是环县。综合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庆阳市环境分异性较大,其中,土地与水资源既是易受生态敏感性驱动因素干扰的主要因子,又是抑制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的短板,是解决庆阳市生态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D]. 贺秋华. 贵州师范大学. 2003

[2]. GIS支持下的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J]. 贺秋华, 张丹, 陈朝猛, 王劲松. 生态学杂志. 2007

[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研究[J]. 贺秋华, 陈浒, 屠玉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D]. 蒋洁茹. 兰州理工大学. 2018

[5]. GIS支持下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以金坛市为例[J]. 武鹏达, 鲁学军, 侯伟, 严长清. 测绘科学. 2016

[6]. 黔中白云岩地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其困难度研究[D]. 王清. 北京林业大学. 2013

[7]. 基于土地利用的喀什市生态敏感性研究[D]. 亚库普·约麦尔. 新疆师范大学. 2016

[8].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J]. 凡非得, 王克林, 宣勇, 岳跃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9]. 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中的自然环境敏感性研究[D]. 梁楠楠. 南京大学. 2011

[10]. 庆阳市生态敏感性研究及生态环境状况评价[D]. 沈鸿飞. 甘肃农业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