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人员针刺伤的职业防护论文_林琴

手术室护理人员针刺伤的职业防护论文_林琴

林琴 (青海省中医院手术室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在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理人员直接接触病人的伤口,血液等,随时都有被传染病感染和针刺伤的危险。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要规范操作技术和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管理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关键词】针刺伤 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55-02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

1.手术室护士针刺伤的原因

1.1认知因素 对针刺伤危害,发生率缺乏认识,防范意识不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递手术刀、剪时,直接用手接,不用弯盘传递。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

1.2设施因素 设施简陋,无一次性处理用物等;防护目镜等防护工具不全,不方便使用。

1.3操作因素 操作不规范,工作粗心,个人操作习惯,实习生等操作不熟练。

1.4负荷因素 工作量大,心里压力大或者休息时间不够等。

2.针刺伤的职业防护

2.1积极组织学习针刺伤相关知识,加强防范意识:

内容:包括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等。本科室的针刺伤情况,包括发生率,发生环节等。

形式:案例学习,情景体验和视频学习等,可讲授也可观看。

人员:全科室人员。

注意学习的效果评估及反馈。新入科室者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

2.2规范操作,提高技能,提高熟悉度:

对实习生及进修生等严格要求,熟悉环境,清楚用物处理,熟悉操作和规范操作。

对本院人员,定期抽查其操作的规范性,改变不良的习惯。

所有操作都要具体到每个动作。

2.3规范物品使用:

如手术中建立过渡区,传递中顿面向接物者,或者使用肾形盘间接传递手术刀。规范锐器使用,传递,使用后的处理。

改善设施:医院必须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的锐器回收盒。

2.4建立完善的针刺伤处理制度:

医院应成立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制订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制定使用锐器时安全操作的守则。

3.针刺伤的处理程序

(1)现场处理:立即脱去手套,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不断挤出血液,同时在流水下不断冲洗伤口。然后用 碘伏消毒浸泡3 min,待干燥后再贴上无菌敷贴;

(2)报告护士长或感染控制护士;

(3)抽血检验:到指定地点抽血,填写意外伤害报告;

(4)备 案:将检验结果填入“意外受伤报告”,并报医院感染控制部门;

(5)治疗:如被刺护士和病人血检报告呈阴性,护士应在三个月后再次复查;如果病人血检报告是乙肝阳性,则被针刺护士立即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并接受其它的预防措施。

在手术室日常工作中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增强防护意识,采取防护措施,发生针刺伤后应急处理得当并及时预防用药,给予随访咨询。把针刺伤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汤丽月,郭佳佳,李阿美.手术室护士针刺伤的自我防范[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上)

[2]黄静,孙继英.手术室护士一本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生物.医药出版分社),2009.

论文作者:林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4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人员针刺伤的职业防护论文_林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