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覃英杰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覃英杰

攀枝花路航测绘有限公司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的功能已经不单单是满足通行,需要加入较多的无障碍设计、人行天桥等,城市道路在其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增强道路设计的便捷性、舒适性及观赏性等,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道路设计的整体效果。本文从当前城市道路设计存在问题分析入手,研究了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重要性,并针对性探究了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理念;城市道路;设计应用

当前城市道路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还应当达到老弱病残、行人及自行车等群体的需求,特别是在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断提升的今天,城市道路的功能已经不单单是满足通行,需要加入较多的无障碍设计、人行天桥等。

1、当前城市道路设计存在问题

1.1 设计理念单一

当前,很多城市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仍旧过多地使用方格网设计,导致设计得到的道路千篇一律,没有任何特色。再加上当前城市道路非常繁杂,设计理念的单一化,会导致城市道路两侧的道路风景几乎一样,城市道路应有的活力与生机非常缺失,因此,在新时期下应当转变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

1.2 人性化思维缺失

“以车为本”是当前很多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所秉持的原则,导致非机动车辆、行人在道路设计中应具备的作用被忽略。车辆与行人在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不能实现协调发展,导致很多路段出现了拥挤,汽车噪声、尾气等大量产生,降低了城市生活的幸福感。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较为缺失所导致的,并没有将人性化思维与城市道路设计有效结合。

2、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重要性

城市道路主要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从满足人们需求的角度出发,坚持人性化设计理念,最大限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特别是在一些道路细节设计时,应当从人心理感受出发,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满足与视觉审美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出城市道路的实际效能。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当秉持人性化设计理念。

3、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 道路横断面设计

首先是非机动车道设计。当前很多城市道路设计时,均存在一定的道路功能划分不够清楚的情况,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较为混乱,实际功能不够明确,不同类型的非机动车辆均混在一起行驶。尤其是,很多非机动车在行驶时经常受到行人、机动车行驶的影响,不但降低了非机动车行驶速度,还非常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根据人性化设计理念,在进行非机动车道设计时,应当做到人行、非机动车、机动车各行其道。同时,对于非机动车道宽度应当按照车道数的倍数进行确定。

其次,机动车道设计。根据人性化理念,机动车道设计时,应当全面考虑汽车驾驶过程中方向盘微小角度偏差、车辆行驶时横向安全距离、车身宽度等。从而确定出更加合理的机动车道宽度。

3.2 道路设施设计

对于临时停车场设计而言,当前很多三四线城市中均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寸土寸金”的情况。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设施设计时,对于所有的土地均应当做到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临时停车场在进行设计时,对于宽度较宽的人行道,应当设置合理的临时停车位置,在具体划分时对于行人的通行不能产生影响。同时,可分路段、分时段进行临时停车场设计,对于这些分路段、分时段的临时停车场可以选择使用“蓝色”等特殊颜色标识出来,并在停车位上注明临时停车的具体时间段、路段等信息,例如:23:00—7:00可临时停车,更好发挥出临时停车场的作用,防止人行横道出现拥堵的情况发生。此外,还可根据不同地段中临时停靠的实际特点,实行动态收费标准,确保临时停车场设置科学、车位合理。

3.3 无障碍设计

在进行道路无障碍设计时,最能够将人性化设计理念体现出来。在具体设计时,包含有:公共建筑无障碍出入口、盲道、路缘石及道路坡道等。通过无障碍设计,体现道路设计中对残障人员的关爱。当前在无障碍设计中,设计标准较低、选择位置不合理等问题较为突出。根据人性化设计理念,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对于盲道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可行性,确保周边没有机动车、电力柜、道路草木等占据盲道的情况。

3.4 人行天桥设计

在进行人行天桥设计时,应重点考虑三点:其一是选址问题,设置人行天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通过拥挤道路的问题。因此,在进行选址时,应当将人行天桥设置在人口较为密集、过街量较大的地段,若选择不够科学,那么人行天桥的实际效用必然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其二,交通组织问题。根据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具体设计时,可在天桥周边设计道路栏杆,从而实现对行人使用天桥通过马路进行引导。同时,对于残障人士,在天桥上应当设计残疾人坡道。其三,应当在天桥上架上顶棚,这样其就可实现雨天遮雨、晴天遮阳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下雨天,通过加上顶棚,人们必然会选择使用天桥通过街道的方式,有效降低雨天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

3.5 人行道设计

根据人性化设计理念,在进行人行道设计时,应当保证人行道平整度。这就要求在满足了平整度与密实度的基础上,多设计些防滑砖。同时,对于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高差问题应当多考虑,尽量控制在80mm到150mm之间。在设计人行道时,可与车行道均设计为纵坡的方式,两者保持相同高差,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挡墙进行分割,挡墙外侧加入装饰,该种设计方式不仅可确保车辆和行人的顺利出行,还可减少土方开挖量。

此外,道路景观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也应当从人性化设计理念入手,其中在对植物选择与种植时,应当充分考虑行驶通畅性、车辆视野、道路环境改善及周边水电情况等方面,针对性实现对植物种植的优化。此外,对于其他类型的道路景观,在进行设计时,应注重色彩、造型等与城市道路、绿色植物等相协调,更好为行人、车辆驾驶人营造出更为舒适的驾驶环境。

4、结束语

综上分析,在城市道路设计时,人性化设计理念无处不在,只要在设计过程中,多从人们实际出行需求出发,在满足城市道路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强道路设计的便捷性、舒适性及观赏性等,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道路设计的整体效果,更好推动城市道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芳. 城市公园绿地人性化理念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南园滨江绿地设计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05:211-215.

[2]黄诗鸿. 参与和交流——绿色设计中人性化因素在城市公共设施中应用的探讨[J]. 生态经济,2010,03:164-167.

[3]姜洋,王悦,解建华,刘洋,赵杰. 回归以人为本的街道:世界城市街道设计导则最新发展动态及对中国城市的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2012,05:65-72.

[4]吴欣,崔鹏. 仿生理念在城市滨水新区设计中的应用——以肇庆市鼎湖坑口片区为例[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343-346.

论文作者:覃英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覃英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