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队伍现状调查报告_大学论文

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队伍现状调查报告_大学论文

当前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报告论文,社会科学论文,队伍论文,现状论文,科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为了了解当前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队伍的状况,我们设计了《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队伍调查表》,内容涉及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培养使用的基本情况,共28题,寄给中央和地方所属44所高校和科研管理人员144人填写回答。其中,双肩挑干部55人,专职科研管理人员86(缺失3)人;男87人,女56(缺失1)人;40岁以下77人,40岁以上67人;学历大专以下30人,本科102人,硕士11人,博士1人;党员100人,团员15人,民主党派5人,无党派20(缺失4)人。为了让他们真实地回答问题,调查表上不要求写出校名和个人姓名。问卷回收后,利用微机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现将我们对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及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报告如下:

一、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对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状况的基本估计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科研管理人员忠于职守,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尽管他们工资待遇偏低,工作条件艰苦,社会分配不公,体脑倒挂,心理难于平衡,但是,多数科研管理人员仍然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为改善学校的科研条件,维护科研秩序,出成果,出人才,做出了贡献。从对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看,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有6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4.7%。满意程度一般的有6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6.8%。从对科研管理工作投入精力多寡的调查结果看,全身心投入和比较多的投入的有11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7.7%。从对科研管理人员自我评价是否胜任工作的调查结果看,认为自己完全能和基本能胜任工作的有12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9.4%。从是否希望调任其它工作的调查结果看,不希望和非常不希望的有2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9.6%。程度一般的有6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7.8%。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多数科研管理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管理工作比较满意,他们凭着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积极工作,制订管理规章制度,使科研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保证了学校的科研秩序。近年来,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有很大发展,获奖成果和数量在增加,层次在提高,有力地推动着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这里面,也有科研管理者的功劳。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少数科研管理人员的潜力有待于开发,社会责任感有待于加强。从对科研管理工作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看,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被调查人数的8.5%,其中,从年龄上比较,40岁以下的占本年龄段的10.4%,40岁以上的占本年龄段的6.3%,40岁以下者选择的百分比率高于40岁以上者;从工作类别上比较,双肩挑干部占该类人员的5.6%,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占该类人员的10.5%,专职科研管理人员选择的百分比率高于双肩挑干部。从对科研管理工作的投入精力的调查结果看,投入精力比较少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从对是否胜任工作的调查结果看,表示不愿意干科研管理工作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8%。从对是否希望调任其它工作的调查结果看,非常希望和比较希望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2.6%,其中,从年龄上比较,40岁以下的占年龄段的36.9%,40岁以上的占该年龄段的27.7%,40岁以下者希望离开科研管理工作的百分比率高于40岁以上者;从工作类别上比较,双肩挑干部占该类人员的38.9%,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占该类人员的28.6%,双肩挑干部的百分比率高于专职科研管理人员。以上情况说明,在一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中,尤其是青年科研管理人员,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满意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社会责任感不强,讲究个人实惠,不安心于科研管理工作,精力分散,使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势必影响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稳步发展,影响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二)对科研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基本估计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科研管理人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一部分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他们不但从事科研管理工作,而且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任务。有些人系统学习过管理科学,也有自己的科研成果。从对学历的调查结果看,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有10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0.9%;有12人具有硕士和博士毕业学历,他们人数不多,但反映出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提高。从对职称的调查结果看,具有教授职称的有1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6%,其中,双肩挑干部9人,专职科研管理人员2人;副教授3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5.7%,其中,双肩挑干部25人,专职科研管理人员12人;讲师5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9.6%。从对是否学习过管理科学的调查结果看,学习研究并发表文章和著作的有2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0.3%,其中,双肩挑干部17人,占该类人员的19.8%;专职科研管理人员12人,占该类人员的21.8%。从对是否系统学习过管理科学的调查结果看,系统学习过的有2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6.1%,读过一些管理科学知识的有6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6.2%。从对是否参加过进修学习的调查结果看,脱产进修过的有1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1.1%,其中,双肩挑干部11人,占该类人员的21.2%,专职科研管理人员4人,占该类人员的4.9%;在职进修过的有2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3%,其中,双肩挑干部10人,占该类人员的19.2%,专职科研管理人员15人,占该类人员的18.5%;函授进修过的有1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1.1%,其中,双肩挑干部8人,占该类人员的15.4%,专职科研管理人员7人,占该类人员的8.6%。以上情况表明,以大学本科毕业者为科研管理队伍主体,专职和兼职相结合,高中初级职称相结合的科研管理队伍,素质是比较好的,有战斗力的,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已经作出成绩,并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少数科研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一部分人没有把管理作为一个专业、一门科学来进行学习和钻研,缺少进修机会,因而影响了他们管理才能的发挥。从对学历的调查结果看,具有大专以下文化者占被调查人数的20.8%,其中,从年龄上比较,40岁以下者占该年龄段的20.3%,40岁以上者占该年龄段的21.4%;从工作类别看,双肩挑干部占该类人员的7.4%,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占该类人员的28.9%;从分布看,他们主要在地方院校。从对是否学习过管理科学的调查结果看,没有接触过管理学知识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5.4%,读过一些管理学知识但不系统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6.2%。从对是否进修过的调查结果看,未进修过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9.5%。以上情况说明,在一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中,文化素质偏低,没有学习过管理科学知识,缺少进修渠道和机会,影响了他们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和科研管理能力的提高。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势必影响科研管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对科研管理人员人生价值观的基本估计

科研管理人员的人生价值观是指他们对自身属性和作用的满意性的评价准则。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科研管理人员对人生价值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从对科研管理人员理想的调查结果看,选择个人理想服从组织需要的有3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3.2%,其中,双肩挑干部15人,占该类人员的27.3%,专职科研管理人员17人,占该类人员的20.2%;有89人选择个人理想与组织需要相融合,占被调查人数的62.2%,在这部分人中,虽然在理想问题上包含一些个人的成份,但服从组织需要仍然是主要倾向。从对人生价值的调查结果看,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有7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5%,其中,从年龄上比较,40岁以下者占该年龄段的48.6%,40岁以上者占该年龄段的61.2%;从工作类别上比较,双肩挑干部占该类人员的64.8%,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占该类人员的49.3%。从对什么是人生幸福的调查结果看,认为活着为他人是幸福的有1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3.8%,其中,从年龄上比较,40岁以下者占该年龄段的7.1%,40岁以上者占该年龄段的21.2%;认为在为他人中得到个人满足是幸福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8.4%,其中,40岁以下者占该年龄段的41.4%,40岁以上者占该年龄段的36.4%,双肩挑干部占该类人员的46%,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占该类人员的35%。以上情况表明,多数科研管理人员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是正确的,他们把“个人服从组织”看成是个人的理想,“为他人作奉献”看成是人生的价值,“活着为他人”看成是幸福,正由于这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使得他们在科研管理岗位,默默地奉献,埋头苦干,在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环境里,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情况下,商品经济的重利性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也已影响到科研管理队伍中来,在一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中,出现了更加务实的趋向,注重自我价值,自我实现。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理想靠个人奋斗”、“奉献与索取并重”、“在为他人中得到个人的满足”已经成为一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人生价值的主要倾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等观念已经淡漠。从对理想的调查结果看,认为科研管理人员的理想是个人理想与组织需要相融合的占被调查人数的62.2%,认为个人理想靠个人奋斗的占被调查人数的9.2%。从对人生价值的调查结果看,认为奉献与索取并重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0%,认为人生价值是自我实现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3%,认为人生价值在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从对人生幸福的调查结果看,认为人生幸福是在为他人中得到个人满足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8.4%。以上情况说明,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已经侵蚀了科研管理队伍,如不及时采取教育措施,势必影响科研管理人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瓦解科研管理队伍。

(四)高校对科研管理人员培养和使用的基本情况

重视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是关心、培养和使用科研管理人员的前提条件。从对重视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程度的调查结果看,认为本校领导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有5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0%。从对科研管理人员培养和使用的调查结果看,回答本校领导重视培养和使用的有2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5.5%。从对科研管理人员管理业务要求的调查结果看,回答本校领导有要求有检查有考核的有2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4.9%,回答有一些要求和检查的有6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7.6%。从对职称评定的调查结果看,回答本校单设系列优先评定的有2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2.5%,回答参加教学和科研系列评定的有7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9.7%。以上情况说明,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里,在西方单纯经济技术观点的影响下,一部分高校领导具有战略眼光,高瞻远瞩,不为拜金主义和短视行为所左右,重视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继承、发展文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和使用科研管理人员,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重理轻文等原因,国家对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投入经费较少。学校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向筹措经费上。因此,能够为学校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专业和经营实体受到青睐,社会科学和科研管理受到冷落。在对学校领导重视社会科学及其管理的程度的调查结果中,回答重视程度一般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1.4%,回答是口头上重视实际上不重视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1.4%,回答非常不重视的占被调查人数的7.2%。从对科研管理人员培养和使用的调查结果看,回答不重视培养和使用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0.6%,回答学校领导不闻不问的占被调查人数的6.3%。从对管理业务要求的调查结果看,回答学校领导不闻不问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0.6%。从对职称评定的调查结果看,回答本校只晋升职务不评定职称的占被调查人数的6.9%,回答学校不闻不问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0.9%。以上情况说明,冷落和淡漠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人员的现象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是存在的,对此,如不采取措施纠正,势必影响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思考与建议

我们调查研究当前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队伍现状的目的,是了解科研管理队伍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思路和对策。因此,我们建议:

(一)提高认识,制订政策,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有三支队伍,即教学科研队伍、管理队伍、后勤服务保障队伍,这三支队伍的团结协作,是教学科研秩序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缺少哪一支队伍的积极性,要办好学校也是困难的。目前,管理人员(包括科研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体脑倒挂,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国家和社会要关心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制订鼓励科研管理人员从事和钻研科研管理的政策和措施,逐步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待遇,使他们的实际收入不少于同届毕业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员;解决他们的住房、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根据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业务水平、工作实绩,评定技术职称,改变目前上级没有统一规定,各校自行其是的状况;设立奖励基金,对于工作成绩突出,有贡献的科研管理人员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要鼓励科研管理人员结合工作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逐步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过硬,有管理能力的科研管理队伍。

(二)组织业务培训,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列宁说过:“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有特殊的本领。有的人可以当一个最有能力的革命家和鼓动家,但完全不适合当一个管理人员。凡是熟悉实际生活,阅历丰富的人都知道,要管理就要内行。”(《列宁全集》第30卷,第394页)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我们也需要大量的合格的学校管理人员,这也是专业人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27页)那么,科研管理人员的特殊本领是什么呢?专业是什么呢?他应该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崇高的道德品质,忠于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发展科学事业埋头工作、默默奉献;他应该熟悉党和国家发展社会科学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之;他应该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知识,并在工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他应该有科研管理能力,如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他应该有科研管理经验。这些,不经过业务培训的实际锻炼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我们建议国家教委社科司委托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通过业务培训、专题研讨、学术讨论、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业务考核。

(三)加强对科研管理人员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必带来人们经济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也有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引进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也会乘虚而入,侵蚀人们健康的肌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引导科研管理人员树立革命理想,坚持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我们建议国家教委要督促和检查高校通过理论学习、参观访问、专题讨论等方式,对管理人员(含科研管理人员)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端正革命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优化内部环境,稳定科研管理队伍

高等学校内部要制订有利于稳定科研管理队伍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使有才能的科研管理人员安心于本职工作。培养和使用科研管理人员,要做到政治上信任,思想上帮助,工作上支持,业务上考核,生活上关心,和他们交知心朋友。要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科研管理人员结合工作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科学管理能力。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使科研管理群体成为团结协作、平等和谐、有战斗力的坚强集体。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科研管理人员对改革开放和现行政策充满胜利的信心,鼓励科研管理人员为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五)科研管理人员都应积极争取参加业务培训,结合工作开展科学研究,搜集积累科研信息,跟踪科学研究前沿,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使自己逐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家。

标签:;  

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队伍现状调查报告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