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全纳教育的设想_随班就读论文

全纳教育在中国实施之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在中国开展全纳教育的可行性

1.特殊教育改革提供了全纳教育的基础

国际特殊教育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以医学模式占主导,注重诊断和治疗的阶段;(2)以心理学模式占主导,注重测试的阶段;(3)以分类和社会学模式占主导的阶段,主张每个儿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反对将特殊儿童安置在具有隔离性质的特殊学校中。20世纪70年代末,特殊教育进入到第三阶段(英国称之为“一体化”教育,美国称之为“回归主流”,中国称之为“随班就读”,以下简称“一体化”教育)。该阶段主张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提倡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回归主流”,实施一体化教育。

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同样也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

自1988年第一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呈现出办学形式多、残疾儿童入学率大幅度提高的良好势头。

1989年,我国北京、黑龙江、江苏等省市受国家教委委托,开始把视力、听力、轻度弱智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1994年5月,国家教委在江苏盐城市召开了全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随班就读在全国许多省市进行推广。

1994年,国家教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设立了“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教育”的项目,该项目已有宁夏、广西、贵州、四川、安徽、甘肃、云南、青海、新疆等9省27个县的视力、听力、智力有残疾的儿童进入普通小学就读,探索出贫困地区发展特殊教育的实践经验。

1996年5月,国家教委和中残联共同制定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九五”方案》,突出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使残疾儿童与其他儿童同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要“逐步形成以大量在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教育格局”。

1997年8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在江西召开全国特殊教育研讨会,再次强调要努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儿童少年已达到23.751万人,占残疾儿童在校总数的63%(教育部第三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2001年5月份公布)。我国随班就读的发展,使在普通学校中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同学习、同生活,受到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为其适应社会生活、将来自食其力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开展全纳教育——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的活动,并减少学生的被排斥提供了实践研究的可能。

2.全纳教育的理念与国家教育政策的一致性

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人才的基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度超前发展,走改革创新之路,规定“加强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康复、就学和就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等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每一个儿童得到全面发展,要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为我们完成“加强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康复、就学和就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任务提供了思路、可借鉴的理论和可操作的体系。全纳教育的引入与我国“十五”《纲要》的要求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相一致的,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政方针也为开启全纳教育研究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3.教育研究人员的大力提倡

“九五”期间,一些教育研究人员和团体在全纳教育方面已进行了探究。例如:

(1)北京师范大学朴永馨教授的《国际流行的一些特殊教育理论观点》一文从人权、康复和社会适应、正常化与融合几方面,对开展全纳教育理论研究起到指导作用。

(2)中央教科所研究员陈云英博士指出“全纳教育要求学校行政管理、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社区合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革新,以满足每一个儿童的学习需要。”

(3)中央教科所科研处研究员华国栋《‘六方十八性’整体教学策略,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课堂教学》一文对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习困难学生提出了一套教学策略。

(4)华东师范大学黄志成教授根据他在国外研究的经历,提出了要多学科、全方位对全纳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并创造条件开展全纳教育的实验研究。

(5)笔者所在区域进行的“全纳学校管理与教学模式实验”,结合我国大中城市的特点,探索建立全纳学校的可能性,初步研究了全纳小学管理与教学的模式。

此外,近年来,出现有大量探讨“随班就读”的经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探讨全纳教育的文章,不仅出现在特殊教育的刊物上,在其他教育刊物也常常出现。

4.开展全纳教育的意义

尽管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迅速,“九五”期间一些全纳教育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由于研究范围不够广泛,研究对象的数量偏小、类别偏窄以及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致使如何让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进入普通学校“读得好”的问题尚未解决。

造成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是:首先,在教育理念方面,普通学校被认为是满足“正常”儿童的教育需要,而“非正常”儿童的教育难以顾及;对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儿童,在现行教育体制、考试制度、升学要求等影响下,也处于被放弃状态。

其次,在学校原有的管理工作中,缺乏接纳、安置、管理这一特殊群体的有效机制。

再次,教师缺乏为这些儿童提供帮助的知识与专业能力。

最后,在普通学校中对该群体存在显性排斥,表现在:不尊重、被要求不参加集体活动、漠视不管;同时也存在着隐性排斥,表现在:该群体学生在学习中的特殊需要未能被认识与得到相应的满足,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潜能被忽视,学习的内容与学习的方法不适应他们的特殊需要,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缺乏相应而有效的制度和办法等。

为此,在中国发展全纳教育,有必要将促进“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普通学校有效参与并得到充分发展”的问题置于今后一个时期研究的中心,目的是要实现第三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解决当前随班就读深入发展中“随班混读”的问题,为促进普通教育的改革奠定基础。

发展全纳教育的意义是非常广泛的。从社会方面分析,有助于实现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有助于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未来融入社会提供准备,也有助于社会、家庭的稳定和营造一种高度文明的社会氛围。

从经济方面分析,依据中国目前的国情,高成本的特殊教育学校意味着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从中获益。全纳教育,不仅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且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此,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开展实验研究,探索保证质量的有效教育、适合正常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群体学习需要的教育策略。

从教育方面分析,“人的差异是正常的”,“学习的过程是适应每个儿童需要的过程”,只有满足了学生成长的需要,才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还人应有的地位,才可以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参与社会提供机会和希望,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其生命的质量。

二、开展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构想

(一)开展全纳教育的理论构想

1.多元智能观

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适合作为全纳教育研究的一个理论基础。

加德纳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人类至少存在八种以上的思维方式……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而不同的重要作用。加德纳指出,智能是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很有价值的……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智能的种类可能不同……不同的人群表现出参差不齐的认知能力,但这种能力很难用一元化的智能观点来解释。加德纳告诉我们:“在一些个体的某种智能很突出的同时,另外一些个体却可能存在问题,如果不提供特殊帮助,后者在需要运用这种智能时就可能失败。相反,前者成功的机会很大。在儿童教育的早期运用特定的手段进行干预和强化,可以将大量的儿童提高到前者的水平。”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学生自身都存在优势与不足,而“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帮助学生扬长而补短。

发展全纳教育需要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到每一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面临的障碍,同时还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有其各自的特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开发儿童的多元智能,将使具有特点的孩子及早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

2.因材施教观

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教学。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了解学生的个性,并能针对个性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朱熹把孔子的这一教育经验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从不同的角度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个体间差异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是人能够向不同方向多元发展的基础。同时个体内部不同智能之间也存在差异,使得一些人在某一方面具有天赋,另一些人在另一方面具有天赋。因材施教中的“材”正是指的这些。

因材施教适合作为全纳教育研究的另一个理论基础。“特殊教育需要”概念强调每一个儿童因个体差异客观上都存在着特殊教育需要。而“有效参与”是指为了满足特殊教育需要所必须认识到和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不同需要,顺应不同学习类型和学习速度,通过适宜的课程、个别教育计划、组织安排、教学策略、资源利用,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

依据因材施教的理论,要求教育者“正视差异,善待差异”,深入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研究他们,熟悉他们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使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实现使所有人都能得到适合自己充分发展的教育理想。

3.建构主义观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建构主义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建构主义理论是全纳教育研究的非常关键的一个理论基础,我们要促进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有效参与,就必须立足于他们当前的生理、情感、智力等状况以及他们的主体性的发挥和社会参与程度,通过多种积极的教育行为影响学生,促使他们成长。因此,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通过深入探讨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普通学校有效学习的方式,即“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确保他们真正接受到有质量的教育。

(二)开展全纳教育的实践构想

1.实施原则

(1)平等

平等是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普通学校有效参与的前提条件。我们不仅要从形式上而且应该从情感上接纳有特殊需要的群体,尊重他们的特点,尊重和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缩小他们同正常学生的差距,利用各种方法、途径,促进他们的发展。

(2)参与

在现代管理学中,参与的实质在于组织成员能够参与决策和管理,从而增加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在组织的目标中发现个人的目标,在个人的目标中融入组织目标,乃至于把个人融入社会组织的重要途径。参与是实现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回归主流”,接受有质量教育、形成健康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的关键问题,全纳教育着力研究如何形成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参与的意识、参与的技能、参与的方式等问题,强调其置身于实践活动之中的参与方式,强调参与中的自身体验和感悟,使其通过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参与的意识、掌握参与的技能与方法,并为未来融入社会提供准备。

(3)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目前,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合作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儿童的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是相互交织的,这些方面不能分开,不能单独地加以对待。实施全纳教育,解决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有效参与的问题,涉及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家长、个别学习指导者、专业人士、与其接触的学生、社区相关人员等多方面人员。因此,能否有效地参与有赖于多方的协调合作,而合作的精神必须贯穿于研究的始终。合作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强调学生的合作,是建立一种良好的伙伴关系,相互接纳、理解、共同学习生活,互相帮助,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迁移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的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认为,学习发生迁移,是由于两种学习情景有共同因素,也就是说在刺激与反应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种相同或相似之处同迁移的作用成正比。普通教育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新理念、新方法、新措施完全可以借鉴到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之中。而多年来,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针对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实施的教育措施,同样也适用于普通教育。全纳教育发展已超出了特殊教育的范畴,而直接影响到普通教育,关系到整个教育制度的改革。

(5)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方俊明教授提出:实现全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对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进行从管理、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评价的全面改革。目前国外的研究做法及其实施框架很值得我们借鉴,但由于国情的差异,我们不可能全盘照搬,我们需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实施全纳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本身就是在探索与创造。

2.研究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测验法和观察法,确定全纳教育的对象;其次,利用调查法分析普通学校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和形成“被排斥”的原因;再次,通过比较研究,系统分析国际全纳教育提出的背景、理论基础及其有效实施的成功案例,同时,归纳、总结我国在随班就读、教育安置、教育技术、教学策略、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探讨适合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有效参与的教育教学策略。最后,可以通过个案研究验证这些学生有效参与的教育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3.实施过程

依据英国全纳教育研究中心提出的《全纳教育指南——促进学校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在中国发展全纳教育,可以分为准备、确定重点、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五个阶段。这五个实施过程应该说是循环的。实施全纳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应该是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可以试图建立学校全纳教育协调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全纳教育的理论,提高实践者对全纳教育思想的认识。第二阶段可以设定为了解现状、确定发展重点,在这个阶段可以收集相关人员对发展全纳教育现状的看法,分析获取的相关资料,拟定发展的重点。第三阶段可以设定为制定发展全纳教育计划,此阶段应该重点考虑发展全纳教育的实施框架、时间、规模、资源、教师的发展以及实施情况的评价标准。第四阶段可以设定为发展计划阶段。这阶段应该将制定的计划付诸实施,并在实施计划的同时,需要对照发展计划提出评价的标准和记录实施计划。依据上述几个阶段的任务,第五阶段可设定为实施情况评价阶段。在这一阶段可以根据发展计划、实施情况以及实施情况的评价标准,对实施全纳教育产生的变化进行思考,并考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发展计划和设想。

4.中国开展全纳教育研究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1)深刻理解全纳教育思想的实质

深刻理解全纳教育思想的实质,是解决普通学校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问题。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教育思想。它源于20世纪70年代特殊教育领域内的“回归主流”运动。全纳教育系指“教育要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为普通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亦应接收所在地区的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少年,并为其提供适应其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在一切可能情况下,所有儿童应一起学习,而无论他们有无何种困难和差异,促进学生参与,减少被排斥的过程。”全纳教育思想的实质是“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要平等地接纳所有学生”,强调“加强学生参与的一种过程”和“关注学生全纳与排斥”的问题,开展全纳教育,需要对普通教育的课程教材、教学方式等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2)明确两个概念

①特殊教育需要

目前我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有生理残疾(主要包括听障、视障、智障)的学生已达到237,510人,占所有在校该类学生总数的63%,他们在普通学校与正常儿童共同学习时,需要得到适合他们特点的特殊帮助与支持。随班就读的生理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基本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目标中的前两个,在如何“学得好”的目标上,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另外,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正常儿童中,由于受现行的教育体制、考试制度、课程、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制约,或由于受社会、经济、文化、家庭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学生也需要有“与众不同”的特殊帮助与支持。而这些学生通常被称为“差生”,他们不能有效参与教学活动,影响到了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悖于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特殊教育需要是指上述生理残疾和学习有困难两类儿童。这两类儿童构成了我国在普通学校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群体。

②有效参与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教育工作者创设的适合其发展的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和情感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会学习,同时能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自然、主动地融合于所在的教育中。

3)搞清三方面影响因素的关系

发展全纳教育,促进普通学校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有效参与,涉及到教育管理、教学策略和教育支持三方面影响因素。

①教育管理是指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所提供的相应服务措施。这种措施涉及到教育管理政策、接纳与安置原则、教育环境与氛围以及教育评价等相关内容。

②教学策略是指为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所提供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方式、多种类的交往方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③教育支持是指为促进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自然、主动地融合于所在的学校,并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所提供的课上、课下的个别学习指导和家庭学习指导等人力资源以及资源教室与社区学习环境等物力资源。

在这三方面影响因素中,研究教育管理与教育支持均为有效参与的教学策略服务。通过研究适合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实现其有效参与的目标。这三方面影响因素之关系可见下图:

4)亟待研究的问题

①什么样的学生有特殊教育需要和怎样认识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②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

③如何制定适合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的教育管理措施?

④如何提供适合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的教育支持途径和手段?

⑤如何培养适合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的师资队伍?

⑥全纳教育思想本土化的有效方法与途径问题等。

5)发展全纳教育面对的挑战

全纳性教育思想,充分反映了人类对民主、平等及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文化理念。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旧的、影响教育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思想、观念还大量存在,因此发展全纳教育是我们对旧有的教育思想、理念、体制的挑战,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首先,对学校而言,面对的挑战是能否自觉接纳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进入普通学校与正常学生享受同样的教育;能否改进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提供适合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发展要求的教育。

其次,对教师而言,面对的挑战是能否真正地接纳他们,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能否积极地适应学生群体的变化,主动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师生都能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

再次,对学生而言,无差异地将各类学生纳入到普通学校后,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面临怎样与他人相处的问题;正常学生面临怎样看待身边同龄的特殊需要,怎样帮助他们,与他们共同相处、合作的问题。

最后,对家长而言,面对的挑战是如何成为接纳者、参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在中国发展全纳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奋斗。

标签:;  ;  ;  ;  ;  ;  

我国实施全纳教育的设想_随班就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