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发展:基于能力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_职教论文

生存与发展:基于能力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_职教论文

生存与发展:能力本位的现代职教教学思想的基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教论文,基点论文,本位论文,能力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21世纪人才的激烈竞争,现代职业教育应该树立起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要回答这一问题并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清晰地把握现代社会职业活动的脉络。

(一)劳动分工出现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现代职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备跨岗位的能力

产业劳动按单一岗位分工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岗位却变得越来越模糊,劳动组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今的工作越来越趋向综合,“非集中控制管理”、“消肿生产”等现代企业模式,以小组工作为主要特征的集成式工作模式,以及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都意味着劳动者要能够迅速地按照变化了的组织形式和工作任务进行自我调整,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针对某一劳动岗位或某一工种的劳动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虽然还将继续存在,但逐渐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前进的社会,靠外显骨骼肌的熟练动作创造价值的劳动将越来越多地被机器人和各种机械所替代,制造、监测和维修等一体化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因而靠内隐心智技能的劳动也越来越多。这一点对强调“过程”的服务性行业,如销售经营、旅游饭店、保健护理、银行证券等职业,就更为突出。现代农业劳动不仅集种植、机耕、施肥、植保以及多种经营于一身,而且还要随市场的变化调整农产品的结构和产量。这就是说复合劳动的出现,需要劳动者更多的是靠脑而不是靠手,在工作时要更多的去制订计划并评估计划,而不仅仅是执行计划。新的工作环境需要人们在工作中有一个比以往更大的行为空间和决策空间。对“多面手”的需求决不会少于对“专家”的需求。

所以说,现代社会中职业劳动出现了三大超越,即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界限的超越,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界限的超越,蓝领劳动者与白领劳动者界限的超越,相互封闭、相互隔绝的劳动岗位不复存在,发展中的劳动岗位呈现出边际岗位的形态,逐渐形成一种主要岗位与多种可转换岗位结合的新的岗位架构,即所谓复合型的岗位架构。这就要求劳动者掌握从传统意义上来看是同一职业不同岗位的多种技能与知识。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备跨岗位的能力。

(二)技术进步导致简单职业向综合职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备跨职业的能力

今天,技术进步的发展周期越来越快,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伴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职业越来越综合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原有一些职业消失,出现了许多交叉职业。这些交叉职业中的一部分由许多“老”职业综合而成,例如科技外语和机电一体化类的职业就是典型的综合职业;一部分却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兴职业,如环境保护类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它表明,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对自身赖以生存的复杂空间加以处理,从事这一职业的劳动者不仅应具有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具备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律、管理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就是说,综合职业和新兴职业所要求的智能结构已经大大跨越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另一方面,现代职业所要求的智能结构已经大大跨越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另一方面,现代职业所要求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已成为许多职业活动和事业发展的共同基础。同时,在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里,职业活动中人与人的交流更为活跃,人与环境的互动更为频繁,人的外显行为与内心世界的矛盾的撞击更为激烈。这样,人的交际能力、人的应变能力、人的心理承受力等等与知识和技能没有直接联系的能力,已成为从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必须具备的素质。

所以说,现代社会中职业劳动所需要的智能结构出现了三大跨越,即跨专业的智能结构,例如跨21世纪的人才和劳动者必备的本领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跨行业的智能结构,例如技术的交叉(如机电一体化)、手段的交叉(如CAM、CAD、CIM)、工具的交叉(如计算机、 通讯和智能仪表等多媒体设备);跨产业的智能结构,例如能源、环保、质量、安全、经济、法律等六大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意识。这表明,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边际职业的架构,任何职业都需要的基本素质成为社会的普遍要求,劳动者应掌握不同职业都需要的通用本领,即所谓宽基础的职业智能结构。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备跨职业的能力。

(三)信息爆炸催化一次学习向终身学习跃迁,现代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不断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密集的社会。人们既不可能通过一次性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本行业、本职业领域所有的知识、技能和本领,也不可能指望一次性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本领受用终身。各种专门学科和交叉学科如此之多,各种经济的、科学的、技术的、社会的、文化的信息如此之多,以至于人们只能用“爆炸”一词才能加以形容。现代科学研究的多学科人才联合攻关,现代企业集团的多类型人才联合管理,都表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不大可能成为精通各门学科的“万能”科学家,也不大可能成为无所不会的职业通才。作为知识和技能一次载体的教育者,很难把自己的全部“存储”在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和教学中向受教育者进行创造性的迁移;而作为知识和技能二次载体的受教育者,也不可能在一次性的职前教育和培训中获得从事本职业所需要的全部“存储”。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不仅受教育者,而且包括教育者本身,一次性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本领老化的周期也越来越快。“活到老,学到老”,从个人自身发展角度考虑,终身学习可以使职业能力得到高层次的纵向开发,技术适应教育、职务晋升教育、继续工程教育等等,都是这种终身学习的形式。

因此,终身一次性学习的思维定式已经过时,现代职业教育应向职后进修教育延伸,使受教育者具有不断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

(四)竞争机制迫使终身职业向多种职业嬗变,现代职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有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

竞争机制是开放社会的发展动力之一。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为经济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舞台。人们不大可能维系于终身静态的一次性工作岗位或职业,而可能出现终身动态的多次性工作岗位或职业。在所有的经济领域,竞争固然表现为财力的竞争、物力的竞争,但更重要的是人力的竞争。因此竞争必然引起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分化和重组。优胜劣汰的结果,一方面会产生企业破产、商场倒闭、员工失业的现象,从而引发大规模的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甚至跨产业的劳动力转移,迫使大批劳动者换岗、改行、转业,逐步形成区域性、行业性直至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一些未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接受过不多职业教育的劳动者,会成为失业者中最重要的群体,从而给社会安定带来压力,造成负面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也为“能人”开拓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跳槽”、兼职、应聘,甚至出国、跨国等多种人才流动的形式应运而生,人才流动的正常渠道已经开始形成。企业或单位要留住人才,就必须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达到提高员工素质,使整个企业或单位在竞争中保持强劲实力的目的,这是竞争的正面影响。

面对这一形势,职业教育的对策要从社会安定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考虑,采取脱产培训、远距离学习、自学等多种职业继续教育的形式。一是为潜在失业者或隐性失业者实施换岗、改行、转业培训,为显性失业者进行再就业培训,二是要为职业能力的强者创造新的学习机会,使之具有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发展着的社会对劳动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动态要求,职前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有宽基础、复合型的知能结构,现代职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有跨岗位和跨职业的能力;为了增强和拓宽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职后教育应成为职业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现代职业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有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显然,生存与发展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着眼点。在这里,生存是第一位的目标,发展是第二位的目标。所以,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使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并赢得发展,正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

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向世人昭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能力本位的观点。这就是说,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受教育者在社会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这种包含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又超越了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正是职业教育里的素质教育观。如果说,20世纪是学会生存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学会发展的世纪。面对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新世纪曙光,能力本位的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标签:;  ;  ;  

生存与发展:基于能力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_职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