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加固改造不同后续使用年限下地震作用的取值论文_丘兴凯,蔡文意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对于加固改造工程,地震作用的取值关系到结构在后续使用年限内的可靠性。为使加固改造工程在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内与原设计的可靠度一致,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内地震作用的取值应具有相等的超越概率。文章按照“等超越概率”原则,论述了加固改造工程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作用的取值方法。按照“等超越概率”理论导出了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作用计算的参数,并形成表格,可直接应用.

关键词:加固改造;后续使用年限;等超越概率;地震作用

1.引言

在民用建筑特别是商业建筑的设计任务中,我们经常遇到改造的项目,主要是改变用途,如在阳台增加水箱、商业改影院,或需要在结构墙体开洞、抽梁抽柱等增加空间、改善使用功能。新建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震作用取值均以设计基准期50年为基准。加固改造工程的后续使用年限一般不同于新建建筑。如果按照不同使用年限可靠性指标相同来确定,实际工程中难以实现。如何在科学可靠的检测鉴定、合理的加固改造设计前,确定“规定的时间”和不同“规定时间”内地震作用的取值成为难题。本文采用等超越概率原则来确定。

2.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作用的取值

按照等超越概率原则,借鉴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研究成果,探讨现有建筑结构鉴定加固时地震作用的确定方法。地震作用标准值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相关。

2.1地震烈度

高小旺等[1]通过对3个地区45个城镇和新疆地区20个城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和检验,结果表明50年地震烈度的概率分布符合极值Ⅲ型,即:

  (1)

式中 —50年内发生的地震烈度I的概率分布;

ω—地震烈度上限值,取ω=12; —分布形状参数

—烈度概率分布的众值,比设防烈度低1.55度;

房屋建筑结构取设计基准期为50年,小震(多遇地震)、中震(设防地震)和大震(罕遇地震)50年的超越概率分别为63%、10%和3%~2%,对应的重现期分别为50年、475年和1600~2400年。改造工程的抗震设防目标: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三个水准地震烈度,应该为各后续使用年限内超越概率63%、10%、3%~2%时的地震烈度。

地震作用的标准值是根据地震作用的重现期来确定。当已知超越概率PT(I≥i)和设计使用年限T时,重现期按照《建筑抗震设计手册》[2]里公式可以求得已知后续使用年限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的重现期RP值,后再算出其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超越概率为10%相应于50年内的超越概率

 

2.2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给定了不同设计使用年限内各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之后,需要将地震烈度转为地面运动加速度A,采用《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2]公式计算。表5列出了不同后续使用年限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下的地面运动加速度。

表5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多遇地震

 

以设防烈度7度(0.15g)地区为例,对于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的加固改造工程(丙类),可直接利用本文表3查得,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为7.19度;利用本文表6查得,计算时所采用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81。

3.结语

(1)改造工程在鉴定和加固之前,应首先合理地确定后续使用年限。后续使用年限是加固改造工程的设计基准,它决定了各种荷载的取值和工程投资的大小。

(2)按照等超越概率原则,确定地震作用取值,使改造后的结构在预期的后续使用年限内,可靠性仍可达到新建工程要求的概率水准,而且改造的投资可以相对比较经济。

(3)《抗震鉴定标准》中给出的后续使用年限是一个最低要求,对于重要的加固改造工程或业主有要求时,其抗震性能目标还应加强,可按“2010版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高小旺等 地震作用的概率模型及其统计参数[J].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 1985,5

[2] 龚思礼 建筑抗震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2

[3] 史铁花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与《建筑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疑问解答[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

论文作者:丘兴凯,蔡文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民用建筑加固改造不同后续使用年限下地震作用的取值论文_丘兴凯,蔡文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