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唐玉珍

(宣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安徽 宣城 242000)

【摘要】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应用莫西沙星进行联合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对比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疗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利奈唑胺;莫西沙星;重症肺炎;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141-02

重症肺炎指肺炎病变范围增大,或并发有呼吸衰竭,严重毒血症、心肌炎、脑炎、电解质紊乱等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急危重症,是临床重症监护室中的常见病,恶化率及死亡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严重影响。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高烧不退、肺部重度炎症等,其治疗以控制感染、祛痰为主。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需氧革兰阳性菌耐药菌株感染逐渐增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观察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6~73岁,平均(46.2±8.7)岁;观察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3~70岁,平均(45.7±9.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纳入患者均进行吸氧、止咳、化痰、补液等常规治疗,根据患者个体并发症状给予利尿、强心等配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滴注,300ml(600mg)/次,每12小时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给予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治疗,静脉滴注,250ml(400mg)/次,每天一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烧、咳嗽等症状,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痰菌检查和肺部CT检查。根据2004年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2]。痊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影像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在三项检查结果中有一项未恢复正常;进步:患者三项检查结果中有两项未恢复正常;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三项检查结果均未有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数据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及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治疗周期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3%(19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27例),组间痊愈率、显效率、进步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重症肺炎是呼吸系统危重急症中的常见病,分为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和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易引发感染和其他系统受累并发症,若感染控制效果不佳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较高。随着临床研究进展发现,因患者长期病情反复发作,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需氧革兰阳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重最大,可使重症肺炎暴发流行[3]。患者经确诊后,应选择合适的广谱强效抗菌药物,尽可能覆盖多种类型致病菌,达到“重锤猛击”的治疗效果,以挽救患者生命。

利奈唑胺是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能在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上阻止革兰阳性球菌引起感染,作用方式部位较为独特,不易与其他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产生交叉耐药现象,同时也不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感染类疾病,在对重症肺炎治疗中,效果明确、稳定。莫西沙星是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强效的抗菌性能,对革兰阳性杆菌、支原体、厌氧菌等均有强效抗菌活性,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生物利用度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4]。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联合运用利奈唑胺和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总有效率高达90.0%,痊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仅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用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更佳显著,原因可能与两种药物具有协同抗菌作用,达到更为广泛的致病菌覆盖范围有关。

综上所述,运用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可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杜娟,董亚琼. 成人重症肺炎107例病原学分析[J]. 贵州医药,2015,39(4):358.

[2]王贞,王斌,付琳,任雪.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肝肾功能检测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6):589-591+595.

[3]姚鸣华.电解质紊乱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4):294-295+298.

[4]冯靖雄.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观察与评估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1):1101-1103.

论文作者:唐玉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利奈唑胺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唐玉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