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证券市场支持知识经济的发展_知识经济论文

如何利用证券市场支持知识经济的发展_知识经济论文

如何利用证券市场支持知识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证券市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2)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3)服务业成为知识经济的主要手段;(4)人力资本成为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

当今世界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知识经济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知识的运用已经替代劳动和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源泉。据统计,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有成员国60%以上GDP的完成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这些国家科研经费的三分之二投向高科技。1996年美国新增产值的三分之二由高新技术企业制造,1994-1996年,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达到27%,远远高于传统产业如房地产业14%和汽车工业4%的贡献率。

知识经济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经济难以避免的“增长——衰退”交替出现的周期性增长格局。改变了高增长必然带来高通胀,低通胀必然要求低增长、低就业的经济增长“两难选择”。知识经济使人们有可能在达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达到经济发展的理想境界,因而是一种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新经济形态。

一、我国利用证券市场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1、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

据统计,我国现在每年仅专利技术就有7万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可以说可供应用的科研成果很丰富。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约为10%-15%,仅为发达国家转化率的2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与发达国家30%-40%的比例相比,也只占其20%左右。这些数据在说明我国高科技产业化水平不高的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科技产业化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2、高科技产业化的转化资金非常缺乏,迫切需要证券市场的介入。

高科技产业化需要巨额资金,而我国现在却严重不足。据对上海市623项服务于经济领域的科技成果的抽样调查表明,科研资金、成果中试转化资金、批量生产资金三者之比为1:1.51:26.03,远远低于国际上1:10:100的经验数据。

另据对北京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资金供需缺口在80%以上。1997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产值112亿元,比1996年增长36%,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5%。然而这些企业所得到的科技开发贷款却呈负增长,与其贡献不符,也与其科技开发的所需投入不相称。高增长的高技术产业得不到现有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说明现有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结合在机制上存在许多障碍,迫切需要证券市场的金融创新来改变这种局面。

3、从知识经济发展较好国家的经验来看,证券市场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由于银行经营必须坚持审慎原则,以保证贷款的安全,与高科技产业化高风险的特征不是太吻合,因而传统的银行业务在支持知识经济的发展上存在明显的机制性缺陷。在这种背景下,证券市场尤其是新兴的第二股票市场,在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可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发展较快的美国和欧洲等国,风险资本和第二股票市场的发展都非常迅速。例如1997年欧洲风险资本总量是1996年的两倍,德国1997年的风险资本比1996年增长了650%,瑞典增长将近2000%。同时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股票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纳斯达克(NASDAQ)股票市场的指数上升了168%,EURO·NM的指数上升了332%。

以上分析说明,无论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化的前景和资金需求量,还是国外知识经济和证券市场相互促进的一般规律,都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二、我国利用证券市场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现状

应该说,我国很早就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的重要性。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新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予支持。”1998年我国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选择了生物、信息、航天等7个领域作为重点突破对象,迄今已取得1200项成果,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540项,而30%的成果已应用于国民经济中。1987年,为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我国开始实施“火炬计划”,到1997年底,已累计实施国家级火炬项目3533项,实现工业总产值4091亿元。

就促进高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来说,我国最早是采取银行信贷支持的做法。1984年,工商银行首先开办了高科技开发贷款业务,随后其他银行也纷纷仿效,1994年这一类贷款已达到80亿元。除了利用传统的银行业务外,80年代中期以来,又陆续设立了各种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以及地方性的科技信用社等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资料表明,目前全国22个省、市已创建了各类科技信托投资公司、科技风险投资和科技信用社80多家,其投资能力达到30多亿元。

近年来,国外的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也开始在我国进行投资。如上海市科委与太平洋风险基金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迄今为止公司已在我国成立了4家从事风险投资的公司,共投资42家企业,投资额达8000万美元。1997年10月,我国最大的软件开发企业——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美国三家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募集资金650万美元,公司按照风险投资的机制运作。总体而言,由于缺乏引导和规范化的管理,国外的风险资本在中国的投资发展比较缓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在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上还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尚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知识经济还没有成为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行为。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知识正在从主要是公共产品转向更多的是市场产品,知识的开发和产业化也主要是企业的任务。只有当提高科技含量、发展高技术产品成为企业的自主行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才有最广泛的基础和动力。发达国家企业已经成为科研开发的主体,企业的科研投入占社会投入的比重一般在50-70%之间,而我国这一比重还不到30%,说明企业还没有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

企业没有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除了企业自身积累少、科研开发能力不足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好的机制,来促使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参与企业的科研投入。

2、股市还没有为发展知识经济起到应有的作用。

应该说,在现有证券市场的规则范围内,我国证券市场在促进高科技企业的上市和进一步发展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目前深沪两市共有经过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0家,其流通股本占市场总流通股本的14%,流通市值占市场总量的20%。近五年来,证券市场共为高新技术产业发行股票筹措资金170亿元,超过国家预算内更新改造投资的总额。

发展速度也有逐步加快的趋势。如深圳证券市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在数量上增长迅速,1998年中期与1995年相比,上市公司的数量从12家增加到50家,总股本、总市值分别增加了5倍和24倍。从1992年到现在,深市已成功为高新技术产业筹资104亿元,1997年一年就筹资79亿元,是前四年筹资总额的3.26倍。我国证券市场在促进高科技产业化方面正在加速发挥作用。

但是受整个股市扩容量的限制,我国股票市场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方面仍然不够。同时,在股票市场的创新方面,我国还没有针对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和风险资本的要求,在上市标准、上市费用、交易制度、市场监管等方面制定出一套有利高科技企业上市的市场环境,如建立专门的第二板市场。按照现有标准,许多已经开始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尚达不到我国的上市规定,更不用说那些还处于起步阶段的高新技术公司。据估计,美国上市的高技术企业按我国现有标准,有70%达不到标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由于高科技企业的高风险特征,传统的主板市场很难大规模地为高科技企业服务,一般采取建立第二板市场的做法。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起步。

3、我国风险资本的发展严重不足。

风险资本是依靠市场机制,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最有力形式。在美国,至少50%以上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过风险资本的帮助。我国风险资本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风险资本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据统计,1998年在我国已经转化的科技成果中,转化资金靠自筹的占56.8%,依靠国家科技计划资助的占26.8%,风险投资仅占2.3%(下图);二是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数量少,单个风险资金的规模小,只能支持投资少、风险低的科技项目,难以承担高技术产业所需要的资金,资本规模小也限制了资金本身进行投资组合、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风险资本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部门和科技部门,行政色彩浓厚,严格说来只能算是一种财政性资金,而且资金重复投入同类行业和技术的现象十分普遍,风险资本的效益比较低;四是还没有建立一个使风险资本增值和退出的机制,在制度上阻碍了风险资本的发展。

标签:;  ;  ;  ;  ;  ;  

如何利用证券市场支持知识经济的发展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