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效果论文_叶片玉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3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干预理应用于产科护理的观察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疼痛良好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良好率为97.3%,对照组疼痛良好率为65.3%,两组疼痛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有益于患者与医务人员更好地沟通,缓解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产科护理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科;满意度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妇产科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多[1]。由于许多人对妇科疾病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对身体的保健,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使生理健康每况愈下,导致一些女性疾病缠身,且久治不愈,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2]。人性化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一种集个体性、整体性、创造性、有效性等特点为一体的新型护理模式[3]。人性化护理通过引导护理人员转变传统护理只注重疾病护理的理念,注重长期、全方位的护理和干预[4]。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产科护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痛阈正常并能够正常描述疼痛感受,所有产妇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抽签法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6±9.85)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9.2±2.1)周;初产妇39例,经产妇36例;自然分娩42例,剖宫产33例。对照组75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6.3±9.6)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5±2.5)周;初产妇52例,经产妇23例;自然分娩50例,剖宫产2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和分娩方式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包括:大力开展孕期保健:妊娠和分娩是女性人生角色的一次重要改变,产妇的心理、生理和周边环境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出现分娩期特有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行为特征。因此要加强孕期保健教育,包括妊娠、分娩基础知识的教育,分娩技巧的传授和指导,普及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相关知识,对产妇的饮食进行指导,指导产妇护理新生儿和进行母乳喂养。改变服务理念,开展主动服务模式: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和载体,要注意主动与产妇沟通,及时了解产妇的需求和状况,通过心理支持及时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树立良好的形象,强化医患沟通;主动为产妇进行服务,主动观察和发现产妇的临床表现;主动关爱产妇,帮助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通过爱心去触摸、关心和爱护新生儿,与产妇产生共鸣。营造人性化的生产环境产前产后分室安置,营造和谐环境以利于产妇休息。设立待产、分娩以及产后休养等一体化环境,通过设置家庭化的单人间以保护产妇的个人隐私。将产房营造出优雅、温馨、温暖的环境,让产妇有家的感觉。

1.3效果评价

1.3.1疼痛良好率

疼痛分级:0级为分娩过程中微感不适或无疼痛感,1级为分娩过程中腰部出现轻微酸胀或轻微疼痛,2级为分娩过程中出现可以耐受的剧烈疼痛,影响正常睡眠和休息,3级为

分娩过程中出现不能耐受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正常睡眠和休息。疼痛良好率=(0级例数+1级例数)/总例数*100%。

1.3.2护理满意度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疼痛良好率比较

观察组疼痛良好率为97.3%,对照组疼痛良好率为65.3%,两组疼痛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人性化护理实质是要求临床护理人员保持科学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在每一个管理环节都精心做到数据化、精确化处理,给予细节上的问题以充分的重视。人性化护理的目标是“以患者为中心”,将优质服务提供给患者,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在妇科开展细节护理时,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将对患者有关的治疗和护理详细讲解给患者,从而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随时随地、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疏导,消除产妇顾虑,促使其在面对产生中的各种不适时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人性化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一种集个体性、整体性、创造性、有效性等特点为一体的新型护理模式[5]。人性化护理通过引导护理人员转变传统护理只注重疾病护理的理念,注重长期、全方位的护理和干预。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了从低到高的5个层次,即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亦称为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称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6-7]。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技术的进步,产妇在生产过程上的需求已经不仅仅的局限于生理上的需求,而对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越来越突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也更为的敏感。这就需求产科临床护理中要尽量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增加生产舒适,并帮助其顺利生产[3-4]。

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产科护理中,结果发现,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疼痛良好率为97.3%,显著高于采用常规产科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可以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产科人性化护理通过大力开展孕期保健,使产妇很好的掌握妊娠、分娩等相关知识,尽快的进入到了母亲的角色中;通过改变服务理念,开展主动服务模式,主动与产妇沟通,主动观察和发现产妇的临床表现,及时了解产妇的需求和状况,发现有不良情绪的产妇及时给予心理支持。主动关爱产妇,用爱心关心和爱护新生儿,与产妇建立共鸣,赢得产妇好感,增强与产妇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营造人性化的生产环境,尊重和保护产妇的个人隐私,让产妇有家的感觉[5]。增强了产妇的归属感,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密切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诉,妇产科实施细节护理的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宗莉萍.细节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4):192.

[2]杨文,孙晓红,舒晓,等.细节护理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3]黎筱慧.人性化护理对产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17—19.

[4]姚建蓉.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J].四川医学,2006,27(2):207—208.

[5]桂香玲,宋梅,谭秋红等.产科人性化护理应用及其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2):114.115.

[6]王会民.产科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7):52—53.

[7]孙戈.人性化护理在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4,27(4):1009—1010.

论文作者:叶片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效果论文_叶片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