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论文_郑小艳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论文_郑小艳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加大,这就使得有限的城市交通空间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可以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加速市民出行的新一代交通方式,其一般被定义为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的总称,包括地铁、轻轨、磁悬浮、有轨电车等形式,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大城市的“标配”。因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管理措施展开探讨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俗称“地铁”,作为“城市的生命线”、“绿色交通”,是解决“城市病”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对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城市面貌影响越来越大。地铁是国际上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能大、准点,可靠性高、速度快、舒适、安全、节约土地、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也有建设周期长、影响大、造价高、耗费城市地下空间、运营成本高,利润模式单一的缺点。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轨道设计技术要点

在轨道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轨道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强度特点,除此之外,还要兼顾减震性能和使用寿命等。具体来说,首先,轨道在曲线路段要承受车辆轮轨的横向作用荷载,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扣件结构来保证轨道的横向稳定性。其次,为保证轨道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轨道设计时既要考虑满足轨道自身的结构强度,又要预留出一定的余量作为安全储备空间。再次,为了达到减震的目的,可在轨道板底部设置弹性层,并且相应的扣件系统也应当具备较好的弹性。

1.2轨道工程施工工艺

为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并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行速度,当前通过在整体道床上铺设长距离钢轨的工艺已经成为主流,因此施工要求精度更高,难度更大。

(1)施工测量

铺轨之前的施工测量是基础工作,首先要对测设基标进行查找、保护并加密,然后布设钢轨纵向的观测桩,测量轨道的水平贯通和中线,对于需要开凿隧道的工程,还需要检测隧道结构的净空限界,并调整测量偏差。

(2)轨排的组装轨道铺设之前,应先在施工现场设置组装台位,然后用专用的卡具组装轨排。具体步骤为:首先,按组装示意图排放马凳,使所有马凳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将组装卡具安放在马凳上,再将钢轨放置在卡具槽内,使钢轨的距离保持在1435mm,设定轨底的坡度为30:1,最后将卡具锁定;以钢轨的中心作为界限,往两端放出扣件从而进行尺寸线安装,并用专用扳手锁定扣件;最后,组装短枕,控制好扭矩。轨排组装完成后要对整个组装流程进行全面的检查,防止任何一环出现质量问题。

(3)轨排铺设为保证轨排铺设的质量,在铺设前需要对框构底进行拉毛处理,然后清理所要施工的底板。还要预先安装好轨排吊车的支架和轨道,在铺设轨排施工过程中,要首先将运送到施工现场的轨排进行水平调整,然后再横向调直、秃顶轨排,为此,横向调直时需要将轨排一端顶在卡具的顶端,另一端顶住固定的墙壁。1.2.4混凝土的浇筑根据施工工艺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合本项目的混凝土类型,并科学配比,一般来说轨道交通工程所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进场前要进行检验,保证质量合格后再进场,浇筑前先支模板,对于涉及隧道或地下工程,混凝土需要经过施工竖井的下料口被送到洞内的料斗里,然后运送至施工作业面,浇筑完毕后及时振捣,以免出现离析现象,并保证混凝土材料之间的握裹力和密实度,从而满足设计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地铁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及技术

2.1地铁工程绿色施工管理

根据地铁施工的特点,地铁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施工组织管理、人员安全和健康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并突出地铁工程的具体特点。地铁工程施工绿色施工管理是不断的P、D、C、A过程,包括体系管理、策划管理、实施管理、检查和评价管理、人员安全和健康管理等方面,从而保证整个地铁实施过程中的绿色管理。

2.2地铁工程绿色施工要点

地铁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首先施工单位必须掌握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影响物等周边环境特征,结合气候、地质、水文、影响物等周边环境条件,因地适宜地选择施工方法及机械设备;其次应严格注意环境保护,项目实施前应有完整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编制环境管理方案,做到切实可行的施工环境保护方案,同时应注意噪声与振动控制,防止噪声污染及光污染等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应采用节能和能源利用技术,防止能源的过度浪费,可结合当地气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采用重力势能、光能、风能、地热、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能源;同时应注意土地、水资源及材料资源的保护利用。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注意人员安全和健康管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人员安全和健康管理。

2.3地铁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创新

绿色施工技术创新主要从工法、材料、机械设备等方面进行,紧密跟随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一方面对施工过程各环节、各要素的绿色审视和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发明、创新新材料、新设备,产生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主要包括:(1)绿色材料技术;(2)绿色机械设备技术;(3)绿色模架技术;(4)建筑工业化技术(预制装配技术);(5)智能测量监测技术;(6)信息化及信息模型技术;(7)建筑垃圾、渣土处理利用技术。

2.4落实建设和运营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落实好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主体责任。无论什么时候发生质量事故和严重质量问题,都要严格追究五方主体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尤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来说,工程建设和运营复杂性比一般的市政工程要大得多,还有很多是地下工程,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要求更高,因此为强化工程质量安全制度执行力,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各地政府必须要将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建设单位和各参建单位应重视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加强合同中标人员到岗履职管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筹划能力。明确和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等环节的法定安全监管责任。通过健全责任考核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牢筑遏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及运营安全事故的防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工艺过程较多,工艺较为复杂,且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对于施工技术的把握和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极高。通过以上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做出的交代,希望能够增加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认识,使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并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安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更加先进的施工工艺,满足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文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方法[J].隧道建设,2016(4).

[2]马全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测绘通报,2010(11).

[3]崔喜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5(3).

论文作者:郑小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论文_郑小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