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驾校学员师源性学习心理障碍的预防论文_赵志刚

对驾校学员师源性学习心理障碍的预防论文_赵志刚

赵志刚

大庆职业学院技术培训中心交通运输系 黑龙江省 大庆市 163000

摘要:教练员不仅仅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提高学员自身操作技能,还需要对驾驶学员自身的心理特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根据学员自身心理特点选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从根本的角度上促使学员自身驾驶技能有一定提高。本文从进一步提高驾驶培训效率和质量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培训实践体会,就如何预防驾驶学员产生师源性学习障碍,提出了个人的体会和见解。

关键词:驾驶学员师源性;学习;心理障碍;预防

1 现状师源性学习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在驾驶培训教学中,学员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主要有过度紧张、亢奋、过度焦虑、消极归因、自卑等异常心理。导致学员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是错综复杂的,既有生源性的,也有师源性的。下面主要介绍师源性学习心理障碍产生的几种原因:

1.1 学员在学驾后期的惧怕心理

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学员对外人的不适应引起的,根据自己教练员的教学方法,测试方法学习驾驶,而对其他监考人员无所适从,因而容易造成紧张失误。另一种是有此类情况多发生于少有人跟车测试的教练车上,这些学员过于胆小,对自己所学的驾驶技术有怀疑,开来开去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找不出来,所以开车时经常出错,精神上也恍恍惚惚,技术水平自然无法正常发挥,心里自然也越开越怕。

1.2 亢奋心理

学员意志品质和情绪控制能力弱,行为较为轻率冒险;学员学习目的不端正,对驾驶技能学习“求会儿不求精”,开车“求快而不求稳”;学员队自我驾驶技能过分自信,对安全文明驾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缺失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员对学员过度表扬,夸大评价学员的技能水平,从而导致学员盲目自信。出现亢奋心理的学员通常会出现注意力失调、判断力下降、行为控制能力减弱、盲目操作、喜欢冒险等行为表现。

1.3 过分紧张心理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无论学员的年龄如何,其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紧张心理是当前驾驶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但是,在汽车驾驶徐戏中,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不正常了。因为,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会使得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手脚僵硬,或是经常性地低头看变速杆,或者是将油门当成刹车来踩,这些都是极为危险的。

2 师源性学习心理障碍的预防

2.1 采用“以学院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培训模式

教员在培训中,应科学文明施教,善于为学员理性讲解分析驾驶原理,正确示范操作技能,即使帮助学员诊断和纠正在技能训练中出现的失当操作,有效促进学员技能进步,增强学员的学习成就感,避免学员产生自卑心理,提升学习自信,并在培训指导中注重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主动加强与学员的情感沟通,及时依据学员学习反馈及心理反应调整培训进度和策略,避免学员产程消极归因心理,有效激发学员学习能动性,促进教与学的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对于存在过分紧张心理的学生,应该教会他们放松的方法

对这类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讲一些小技巧。比如在方向盘的操作中,告诉他们手不要握得太紧,握得太紧会使自己无法灵活转动方向盘。要求学生放松全身各个关节,全身处于灵活状态,眼看前方,不要低头看方向盘。这种动作状态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掌握,学生在实际驾驶时就不会有恐惧心理,避免造成动作不协调,出现诸多问题。另外,提醒学生在需要制动时,右脚离开油门踏板,迅速转移到制动踏板上,操作要领是脚跟不要离开地面,通过转动前脚掌转换踏板。要求学生在课后反复操作以上动作直到烂熟为止。以上动作训练可以再车辆不发动的状态下练习,并且随时鼓励和纠正以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不要想得太多,关注每一个操作动作。

2.3 依据学员的心理特点,因人施教、对症下药

学员的性格特征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学员比较活跃,有的学员比较稳重,那么教练员就需要针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学员,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多血质的人往往有着十分灵活的思维,对于事情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并且比较活泼,十分适合做一名优秀的驾驶员,教练员对于技术只需要稍微进行指点,多血质的学员就会迅速理解并且掌握。针对这种学生,教练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进行驾驶穿桩示范,完成了一个步骤,教练员就下车对其进行指导,然后让学员自己进行操作,这样就可以将多血质学院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他们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道路基本就是人、车、路几个要素,驾驶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统计,交通事故中绝大部分都是和驾驶员有关系,因此要注重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一要指导学员学习《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认真教导学员,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员们领悟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保障安全驾驶;第二加强对生命的教育,通过联系交通安全事故案例,教导学员珍惜生命;第三加强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的教育,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都是驾驶员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尤其是要让驾驶员心理有法律的意识,不然就如同盲人走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加强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才能让驾驶员在学习的时候加强自我管理,控制个人的情绪,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安全驾驶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初次学习驾驶的人员来说,驾驶技术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规范驾驶的操作方法,对车辆的检视、正确的驾驶姿势、各种操纵装置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具有标准化的教学方法。

3 结束语

全社会的人士都应重视起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让驾驶员在行车途中更能集中注意力,更能促使驾驶员在突发状况发生时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减少乘客的生命财产损失。为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个合格的驾驶员要在多方面完善自己,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培养正确驾驶习惯,提高驾驶水平,控制自我情绪等。

参考文献:

[1] 潘军,张国真.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电子世界,2014,(02).

[2] 朱卫.浅谈驾驶员心理素质和行车安全.江苏农机化.2013,(03).

[3] 黄招扬.驾校行业发展状况与竞争力提升研究.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11).

[4] 王高青,于扬.浅谈驾培行业管理思路及建议.时代汽车.2017,(20).

[5] 张丽杰,杨熙宇,黄夫朋,季卫国.新形势下我国内陆中小城市驾驶员培训行业发展策略——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交通企业管理,2017,(02).

论文作者:赵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时代》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对驾校学员师源性学习心理障碍的预防论文_赵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