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人本主义与精神哲学研究概论_哲学论文

哲学人本主义与精神哲学研究概论_哲学论文

哲学人学与心灵哲学研究述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人学论文,心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灵哲学是当代国外哲学研讨的一个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而人的心灵与肉体之间的关系,则在心灵哲学研究中、在当代国外哲学人类学研究中占据突出位置。本文拟对当前国外有关这一课题研究的一些较为流行的理论和观点作一简介,并试图对各自的价值及困难做一分析。

由弗莱德·菲尔德曼主编的《哲学引论》一书给出了选自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四组经典文献。在哲学人类学(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的栏目下,作者收进了柏拉图的“斐多篇”(Phaedo),其中苏格拉底关于灵魂不死和灵魂回转,关于肉体与心灵可以相互分离的论证构成其主要内容。作者还收进了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中第二和第六个沉思,其主要是提出人的本质是思维而不是肉体,精神和肉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此外作者还收进了一些现代哲学家如英国哲学家莱尔,澳大利亚哲学家阿姆斯特郎等人对此题的代表性论著。此书是从传统西方哲学中抽取出四个最重要的课题,也就是把传统哲学分解为四个主要的方面:哲学自然观、哲学人类学、哲学神学和哲学认识论,然后分别介绍给读者。而且书中把人的心灵与肉体的关系问题,人的本质,人学本体论作为哲学人类学的首要问题介绍给读者。这种看法可以说是代表了国外哲学界对哲学人类学,心灵哲学和人学本体论之间关系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理解。

哲学人类学(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其本意为研究人的科学。通常所说的人类学,主要指研究人类起源、人类文化、人类身体构造的科学。但是,现代哲学人类学所覆盖的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上述狭隘的领域,它几乎包括了从各个角度来研究作为个体、群体和族类而存在的人的各个方面。这里出现了关于人的本质、意识、自我、人格同一性、意志自由、人的价值等一系列课题群。而心灵哲学,特别是关于人的心灵与肉体的关系问题则成为这一系列课题中的核心性问题。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精神哲学或意识的哲学(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差不多是在一个意义上使用的,它不同于认识论和知识论哲学等。心灵哲学所关心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的内在本质问题,人的心灵(意识,精神)与人的肉体的关系问题,即人学本体论的问题。19世纪心理学的创立,一方面借助于传统的心灵哲学所获得的成果,另一方面试图超越传统哲学的逻辑思辨,对人的心理意识进行经验科学式的研究。但百年来从行为主义、机能主义到近年的人本主义思潮的演变,也就是其理论基础的变化,仍然不能不依赖于对心灵问题的哲学解答,主要是依赖对心灵与肉体关系问题的哲学解答。我们要强调的是,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人学本体论问题,因为国外哲学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讲到唯物论、唯心论或二元论等各派哲学家时,他们主要是指各派哲学对人的心灵与肉体关系问题各种不同的看法,指对心灵哲学、哲学人类学的根本立场。

在当前西方哲学界,关于心灵与肉体关系问题的唯心论是不多见的。而唯物论、二元论、中立论、现象学和取消论则是比较常见的。而且,他们讲的唯心论、唯物论也不象我们主要指世界观、自然观、认识论的理论派别,虽然他们也把黑格尔、贝克莱的哲学看作是唯心论的,但他们主要是把关于人学本体论的解答看作是划分这些理论派别的根据。

1、“同一论” 关于心灵与肉体的关系问题的唯物论,国外当前主要有“同一论”,“还原论”、“因果决定论”、“机能论”等不同表达形式。“同一论”或“还原论”被看作是强形式或彻底形式的唯物论,著名哲学家奎因是这种理论的一个代表。他在1985年美国《哲学通讯》上发表的一篇题为《精神的状态》(State of Mind)(注:(美)M·罗森尔编:《心灵的本质》,1版,287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一文中认为:精神状态不是物理事件之外的什么东西,完全可以不用、可以取消描述心理状态的语言和概念,而代之以物理事件的描述语言。为此,他主要提供了以下几点论证:(1)凡是讲到某种心理状态时,都要以这种心理状态的表征(symptom)为根据,这种表征既可以是外向的表达,也可以是向内的反省报告。奎因认为,表征主要是可观察的人的脑神经活动状态。所以,实际存在的都是物理生理学所观察到的脑神经状态,根本就不存在与之本质不同的心理状态。注意,这里奎因不是把精神心理看作有区别于物理的东西,而是把两者看成完全同一的东西。他认为,心理精神这类概念其实是前科学的,未经哲学批判而使用的概念。(2)虽然脑神经状态的详细情况目前还只能是猜测中的东西,这就象大夫诊断病情时,虽然不能详细地知道疾病的生理机制,但仍可以正确地治疗和诊断病情一样,即使我们不能精确了解与某种心理状态相对应的脑神经状态,我们仍然可以断定其存在。(3)不一定要将所有的描述心理的语言都转换为描述神经心理的语言。例如,信念这个心理活动的神经心理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对这类机制的描述往往是隐藏在人类语言的帷幕之后,是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但是,我们的自然语言的有限性并不能妨碍我们对问题实质的理解。他说:“语言的自然性是一回事,透明性又是一回事。对问题的熟悉是一回事,弄清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注:(美)M·罗森尔编:《心灵的本质》,1版,288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这段话实际是在说,语言使用的限制和科学知识的限制都不妨碍我们得出精神活动就是物理活动的结论。奎因的理论引进了脑神经科学和语义分析的方法,这与近代哲学中的唯物论是不同的。

2、“取消论” 对于以上同一论的唯物论,阿拉伯著名哲学家P·费耶阿本德早在196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就予以批驳。(注:(美)M·罗森尔编:《心灵的本质》,1版,266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他指出,如果说精神的东西就是物理的东西,那就可以反过来说,物理的东西就是精神的东西。这种唯物论与唯心论、二元论没有什么两样。所以,H论(指用脑神经活动取代心理活动的唯物论)是不能充分解答心灵与肉体关系问题的。他断言,在旧的语言游戏的框架内是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费氏思想的重要性在于他要求一个新的方向:或者干脆放弃这个问题,或者需要创造出新的语言范畴来解答这个问题。从语义分析的角度说明这个问题提出的不合理性是当代国外许多哲学家的一种流行的看法,这种理论被称之为取消论。牛津大学的莱尔(Ryle)教授以另一种形式提出了类似的见解。他在1949年著《精神的范畴》一书的第一章《笛卡尔之谜》中,严厉批判了笛卡尔的二元论。他指出,二元论必然陷入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人的肉体与精神互相作用谐调一致的困境。其另一个困境是:此理论必然引向除自我之外,我们对别人不能了解其思想活动,甚至不能断定别人也有思想存在,这是荒谬的。(注:(美)弗·菲尔德曼编:《哲学引论》,73页;马萨诸塞大学出版,1993。)莱尔不象20世纪初的行为主义思潮那样把人的心理与外在行为等同,他主张心理倾向于表征,而不是必然表征为行为或语言。他否认笛卡尔的“自我”“反省”“想象”等无表征可能的心理活动的存在。莱尔的工作主要是破坏性的。其提出的主要见解是,肉体与精神关系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语言的误导。但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理论的困难也是很显然的。如人的许多心理活动显然是不倾向于表征的。普林斯顿大学的理查德·罗蒂教授1979年出版的《哲学与自然之镜》第二章指出,莱尔需要说明行为倾向与内在心理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他却说根本就没有内在心理的存在。(注:(美)M·罗森尔编:《心灵的本质》,1版,268-280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

3、机能论 机能论是当代哲学人学结合现代心理学机能主义思潮来回答人学本体论问题的另一种流行的理论。它认为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功能状态。(注:(美)斯·普列斯特:《心灵哲学的各种理论》,1版,133页,麦夫林出版社,1991。)因为这种理论回避了功能的主体和功能本身的性质问题,所以,它既可以倾向于唯物论,也可以倾向于唯心论,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绕过本体问题的现象主义描述的理论。机能论把人或人脑看作是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转换器(黑箱),而把作为前因的事件与作为后果的事件看作是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美国皮茨堡大学的普特南教授对这种理论进行了表述。他认为,疼(一种现实的精神状态)或疼的状态是整个有机体的功能。很显然,他这种功能论的描述并没有回答人学本体论的精神与肉体的相互关系问题。没有回答心理与物理能否转换和怎样转换的问题,而是把问题悬置起来。这只能是一种前哲学反思的经验描述。功能论把人的精神等同于没有本质规定的黑箱的功能,这就势必导至对主体的无规定。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尼德·布罗克在1978年的论文《智能机问题》(Turing Machine Problem)中揭露这一理论的困境时指出:“对一个智能机的描述可以适用于一个猫,可以适用于一个人,也可以适用于一个机器人。”(注:(美)M·罗森尔编:《心灵的本质》,1版,199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机能论的困难也是因果决定论的唯物论(当代国外人学唯物论的另一种形式)所必然面临的。这种理论认为,物质活动决定了精神活动。但由于各种科学(包括脑神经学)到目前为止的作为并不是很多,所以,这种因果决定的程序基本上仍然被作为一个黑箱。这样的因果决定论必将遇到和机能论相同的困难。由于原因和结果不具有真正的“同一”关系,被作为原因的物理事件与作为结果的心理事件也就不具有必然的联系。同一论说物质是精神,这里的“是”或者可以表达主词和谓词之间互为充分必要条件的完全同一的关系,或者可以表达为两者之间的部分同一的关系;而因果决定论说物质决定精神中的决定,则只能表达部分同一的关系,主词与谓词之间的充分条件的或者是必要条件的关系,在这两种条件关系中,主词和谓词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4、“中立一元论” 它也叫作“中立本质的双面性”理论。这些年,中立论以全新的形式出现。P·斯特劳森在1958年发表的《人》(注:(美)M·罗森尔编:《心灵的本质》,1版,104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一文中认为,我们谈精神与肉体关系问题时,总是首先设定了“人”的存在。是“人”具有精神和肉体这两方面的属性。他还认为,必须转变“人”的观念,扭转人学形而上学的方向,不能从实体的角度,而必须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来理解人。要把人理解为一种个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不是实在的存在物,而只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存在物。人的认识首先是把自我与非我区分。这种对自我的体验在反思中会出现许多东西,有对外在物和别人存在的感觉,有内在的心情、感受和思考等。而自我就是这些体验的所有者。但问题是这个所有者又是什么?不同时间的不同意识体验为什么只属于这一个所有者呢?这也就是哲学史上古老的主观性是什么的问题。他认为,主观性以能够区分出别人精神状态为前提,然后主观性才能反观自我,区别自我与非我。最后他又说,人的观念是一个整体的观念,以意识为谓词对人进行描述和以肉体为谓词对人进行描述对这个整体都是有效的。我们看到,斯特劳森把人的问题搞了一个从本体论转移到认识论,然后再回到本体论的循环,然后说人是具有双重属性的东西。

5、把主客观问题引入人学本体论的观点。1974年托马斯·尼格发表在美国《哲学回顾》上的一篇文章,题为“蝙蝠的意识是怎样的”(注:(美)M·罗森尔编:《心灵的本质》,1版,422-429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在此文中,尼格批驳了同一论的或还原论的唯物论。认为这些理论试图将精神活动同一于或还原为脑神经活动,这就抛开了精神活动的本质即目的性和主体性的问题。而行为主义,机能主义或因果决定论的唯物论同样不能解答主体性和目的性从何而来。它们的共同问题都在于要把人的主体性这种主观性的东西归结为客观的可观察的东西。他举出蝙蝠的例子证明,蝙蝠的主体性,其内在世界是绝非任何人类的科学所能说明的。人所能观察和说明的仅仅是蝙蝠的行为,是其主体性的客观表现。斯特劳森力图求解主客观问题而陷入了回归本体论的循环论征,尼格则干脆宣布主客观问题无解。斯蒂芬在其《心灵的理论》一书中也对上述每一种理论都予以驳斥,而他所得出的结论是:一切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概念,诸如物质,意识,自我,主体,客体等等,都是语言的误导,都应该被排除。他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是:思想是大脑的精神活动,而经验则是物理环境的精神现象的转移。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结论当中所使用的概念,精神、思想、经验等并不比他所排斥的那些形而上学概念更富有科学性,要解答哲学的任何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难道能够逃避这些形而上学的概念吗?事实上,当代国外哲学界在解答人学本体论的问题时,是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个方向是从各个角度来断言这个问题本身的不合理性,或宣布此题无解,他们要求的是取消这个问题,而不是解答这个问题。另一个方向是试图从各种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虽然目前没有哪一种理论被接受为合理有效的解答,但却把这个问题的研究艰难地一步步推向深入。

标签:;  ;  ;  ;  ;  ;  

哲学人本主义与精神哲学研究概论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