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洪明

衡阳县中医医院 湖南衡阳 4212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产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结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在常规疗法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取得了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溃疡性结肠炎;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病变位置在大肠黏膜及粘膜下层,分为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的疾病类型,其形成病因暂未得出明确的结论,且一直是临床医学中所探讨的热点[1]。一般来说,溃疡性结肠炎多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还会拓展到结肠组织中,且具有发病期长、易反复、难根除的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5例。实验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22~73岁,平均年龄为(36.8±10.7)岁,参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为23~72岁,平均年龄为(35.1±12.4)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有可比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患者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8],一天四次、一次1g,患者病情好转后降低用量,改为一天三次、一次0.5g,持续服用一个疗程,一疗程为八周[2]。实验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其中,当归20g、苦参9g、生甘草5g、木香10g、黄连6g,服用期间结合患者的病情适当加减。患者一天服用两次,连续服用一个疗程,一疗程为八周[3]。

1.3 指标观察

通过对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为临床症状痊愈或基本消失、肠道粘膜恢复完好;有效为临床症状显著好转,不良反应有所降低;无效为临床症状没有改变,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针对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t值检验,使用X2分析计数资料,当P<0.05时,数据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14%,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8.57%,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和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一种疾病类型,但其发病成因暂未没有明确的结论。结合大量的临床数据资料,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形成及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自身免疫力、易感性等。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主要有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等,且具有发病期长、易反复、难根除的特点,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4]。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说,溃疡性结肠炎等同于中医理论上所说的“痢疾”、“腹痛”、“腹泻”等术语,具体体现为脉络伤寒、气血凝脂、脓血腐败等,且患病时间长、难以根除,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会呈现贫血、过度消瘦等不良反应。结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其中含有大量丰富的中药成分,如木香、丹参、当归、白芍、黄连、苦参等,具有宣肺散寒、通腑温经、调节气息、除寒祛湿、缓解疼痛、健脾补气等功效[5]。麻黄附子细辛汤能够增强患者体内细胞的免疫力,中药成分在健脾补气、清热解读的同时,提升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还能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白术、黄芪能够有效加快结肠的愈合,规避增生性息肉的产生和增加。溃疡性结肠炎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善了患者生活,降低了各种炎性症状及结肠癌的危险系数。

本次研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产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结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升了治疗有效率,降低了不良反应产生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史芳,马存.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7,7(1):302-303.

[2]王晓梅,黄艳,王圆圆等.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TLR4和TNF-α蛋白及其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3):374-380.

[3]沈凤,李德中.IL-10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的关系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9):1369-1373.

[4]文艺,翁湘涛,胡月等.参苓白术散方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2):274-281.

[5]张露,沈洪,段培蓓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溃疡性结肠炎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2):2598-2602.

论文作者:洪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洪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