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研究论文_陈敏锋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研究论文_陈敏锋

身份证号码:33072419811125XXXX 武义巨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200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IM技术也成为我国研究的重点,国家科技部在“十一五”时期将BIM作为国家重点课题。在此背景下BIM技术在国内工程管理中逐渐得到了运用。BIM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帮助施工人员快速地掌握建筑工程的相关信息,进而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缩短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从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节约了工程的建筑成本。本文通过对BIM技术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实际,对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研究

1引言

由于我国建筑业集中度相对比较低,正处于过度竞争的阶段,致使建筑行业以往的关系竞争逐渐转变为企业能力方面的竞争。对此,为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革新存在着必然要求,因此,对BIM技术进行积极的运用和研究已经成为发展企业的重要方向。

2分析BIM技术和全生命周期概述

BIM技术又可以称之为建筑信息模型,这项技术并非是某一个软件,而是一个包括了技术及管理的行业概念,通过软件实现对BIM技术的应用。在BIM技术的应用条件下,能够利用可视化界面对各项信息进行传输,将信息录入到三维模型,并借助软件的功能对信息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提供给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运维等各个阶段,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就目前来看,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阶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详图深化、制造安装等几个方面。在进行工程的深化设计时,可以通过BIM技术将材料、价格、进度、几何等信息赋予三维模型,整合出图过程的信息,并自动生成详细的设计图纸及材料信息报表,为材料加工部门和采购部门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依据。全生命周期是BIM中提及比较多的概念,事实上对于BIM技术而言,其正式依托于全生命周期进行建设起来的。“BuildingLifecycleManagement,BLM”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一理念是BIM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为了更好的解读全生命周期与BIM技术。

3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

3.1BIM的场地分析

BIM场地分析往往是影响建筑定位的重要因素。BIM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建筑空间方位及外观方位,并能够帮助场地同步搭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场地阶段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场地的地貌、制备、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并通过对场地分析来做好景观、环境、施工、建筑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评价。在传统的场地分析的时候,需要采用定量分析和主观因素分析,通过BIM的地理信息集成系统,对场地的建筑物的模拟数据进行建模,然后运用GIS的功能迅速的得出场地分析的科学和有效的结果,帮助项目的场地规划和使用提供有效的信息,帮扶决策。

3.2BIM的方案设计

(1)建立并深化三维模型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对于建筑设计风格、建筑空间功能、建筑构件组合灯具体的方面进行设计处理,同时也需要对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与节能等部分进行同步设计。BIM软件应用中能够自动生成三维模型,模型可根据需求调整各个角度、各个方位的视图,并在平面布局与立体三维模式的切换表达中,经过多方面的推敲,进而优化方案。

(2)建筑结构及设备一体化协同设计

建筑结构一体化协同设计,需要各专业人员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确保了多专业协调工作的合理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自动进行系统调整

BIM技术可以辅助计算机进行模型构成的误差调整,自动修复模型与图纸中的细节错误,并在整个三维图纸中同步修正、协调全局,提升了工程方案的完成度,也节省了建筑师多次人工修整浪费的工作量和时间。

(4)效果图、动画展示

BIM系列软件拥有强大的建模、渲染、动画制作的功能,将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模型建立、效果图渲染等直接制作生成,提升了项目工程的高效性,降低单独完成各项工作的成本。

3.3BIM的建筑运营与维护

运营与维护阶段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该阶段的研究。BIM技术在建筑运营与维护阶段管理范围包括建筑能耗管理、建筑空间管理、建筑资产管理、建筑应急管理、建筑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建筑信息管理等。这些运营与维护功能能够有效的帮助管理者对建筑内部外部环境进行管理和优化,促进建筑安全绿色发展。举例而言,在建筑能耗管理功能中,BIM技术能够协助管理者对建筑物电、燃气、围护构件等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能源消耗的分析,实时监控建筑物能耗信息;在建筑空间管理中,BIM技术能够通过二次开发等方式实现建筑内部空间环境的优化及会议室等室内空间分配预订;在建筑应急管理中,BIM技术拥有的协调性模拟性等特点,借助RFID等传感器信息快速定位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位置,帮助规划人员逃生路径及疏散通道,提高人员疏散效率,减少损失。

3.4BIM的工程量统计

在CAD时代,由于CAD无法存储可以自动计算工程项目组件的必要信息,因此需要依靠图纸或CAD文件进行人工测量和统计。或者根据图纸或CAD文件使用特殊成本计算软件,在计算机的建模帮助下,能够有效的解决早期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的问题,解决目前人工计算存在的错误,让设计方案的调整能够朝向更加规范化的方向进行,尤其是在工程量统计数据的无效表现下,BIM的丰富的工程信息数据库能够让成本管理所需的工程量信息大幅的降低,并在这些信息的引导下,让计算机能够快速的对各组件进行统计与分析,降低手动操作和潜在错误问题,同时还能够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需求的同步。

4实例应用分析-在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在装配式住宅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使建筑设计实现对各专业之间的均衡设计,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需要使用BIM技术来进行。同时,由于建筑信息模型的自动协调更改功能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协调方面的错误,在对设计的协调分寸和实际进行把握的过程中,具有无工作负担增加、不影响设计思路的优势,所以,有效运用BIM技术可以大大地降低设计难度和对设计的修改难度,促使建筑设计更加自然和流畅。深化设计作为装配式住宅生产的主要环节,对预制构件设计和生产的精确度具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为确保构件能进行正常的安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需对预制构件进行有效的强化工作,保证各个构件不会有错漏缺碰的问题出现。然而由于装配式住宅所需的构件多达上千个,只是依靠人工的方式无法有效地保证这一目标的达成。为了确保构件的组装效率不受影响,通过对BIM模型的运用,将部分在组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的构件进行消除,有效应用BIM技术则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因此,进行相关设计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应用BIM软件对建筑模型进行碰撞测试,有利于检测构件可能会发生的碰撞和损伤,可对预埋钢筋和构件之间进行检测,并对设计做出及时的调整,进一步提升装配式住宅构件组装的工作效率。

5结束语

总而言之,BIM技术强大的建筑信息模型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研究,但该技术需要计算机、数值方法、有限元法、控制理论及数据库管理等学科的交叉运用,仍需要多专业领域的协同工作,保证繁琐复杂的结构能够有标准和严谨的研究处理手段,为建筑行业各项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魏建峰.业主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2]孙保磊,付海峰.建设方驱动模式的BIM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目标评价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4,4303:67-71.

[3]刘琳琳.BIM技术在地下市政管网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4]薛梅,李锋.面向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的CAD/GIS/BIM在线集成框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06:30-34+129.

论文作者:陈敏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研究论文_陈敏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