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劳动教育思想的演进与劳动课程的变迁论文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劳动教育思想的演进与劳动课程的变迁

赵长林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252059)

摘 要: 劳动作为人类创造社会价值的基本活动,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后重要教育文献和劳动课程设置互动关系进行审视,存在语强与实弱、持续与断裂、钟摆与频变的特征。回顾我国劳动教育思想与课程变革的历史经验与问题,是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新体系的基础和镜鉴。基于课程设置和目标的考量,我们分为五个代表性时段来分析:1949—1958年旧中国劳动教育的消解与新中国劳动教育的探索;1958—1978年劳动教育的泛政治化和实用技术化;1978—2000年我国劳动教育的纠偏与探新;2000—2018年我国劳动教育向劳动素质培养的转型;2018年以后,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重建。未来的劳动教育改革,须以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为指导,建构劳动课程与德、智、美、体有机融合的劳动教育新体系和实践运行机制。

关键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合;劳动教育;劳动课程;变革

劳动是人类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活动,[1]但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将其理解为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基本教育方针,但在怎么结合、结合什么以及劳动课程如何设计、教学如何展开等问题上,尚处于持续探索过程之中。面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的新要求,有必要梳理历史演进的脉络,寻求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与劳动课程变革的新方向。

一、1949—1958年:旧中国劳动教育的消解与新中国劳动教育的探索

1949年,我国通过的临时宪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把 “爱劳动”作为全体国民的 “五爱”公德之一。同时,强调要对反动阶级进行劳动改造,使其成为新人。劳动在我国具有了改造思想、改造人的政治和社会化功能。

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 《中学暂行教学计划 (草案)》规定,“课外自修,生产劳动,文娱活动及社会服务等,应有计划地配合正课进行,达成学好正课的目的”;1952年,教育部颁布的 《小学暂行规程 (草案)》提出,要 “举办二部制的小学和季节性的小学,或在小学内酌设早班和晚班等,以广泛吸收工农子女入学并便利其参加家庭劳动”。[2]新中国中小学教学计划将民国时期中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劳作》改为课外活动内容,取消了小学 《手工》课程,没有提及劳动的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课程实施要求,体现了对民国旧课程体系的革命。

以上两个课程与教学政策文件,将民国时期的 “课程标准”更名为 “教学计划”,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计划体制在教育领域的表达方式;对民国 《手工》《劳作》课程的摈弃,体现了新中国充分保障工人、农民子女入学权利背景下,对劳动教育目标重新定位的探索,这种探索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相对于旧中国广大农民、工人家庭子女没有或者缺少受教育的机会,新中国的劳动阶级子女具有了充分的受教育权利。中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不能或难以脱离生产劳动,变革是必要和必须的。教育变革过程中对劳动教育的忽视,折射出教育体系重建过程中一种探索性遗失或对变革的刻意设计与回避。但教育变革总会在 “标新立异”中无意识地遗失优秀教育传统,把劳动教育等同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课程理解,实践上导致了对劳动教育意义上的窄化,忽视了 “劳动育德”其实是中国优秀传统劳动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政党政治的内容。

当今时代十分注重信息与数据的处理,结构优化方法在信息与数据处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在航天产业中的新产品研发时,通过结构优化方法设计出的新产品在技术性和学术性上更为先进和科学。同时生产技术相关的科研人员能够对研发出的新科技产品更有效率的进行改进。在结构优化方法的帮助下,对航空航天产业的科研成果在效能、构造和效能方面得到更新,设计出更加符合低消耗、高效率产业目标的科研产品。对当今航天航空产业进行新的产业改革。

1958年,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同志发表的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奠定了在教育领域落实劳教结合思想的总基调,该文把劳教结合界定为区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条教育路线的标准,提出 “资产阶级的教育方针表现为:为教育而教育,劳心与劳力分离,教育由专家领导”“实现教育与劳动结合,必须经过斗争,而且将会有长期的斗争”“劳心与劳力分离的原则,在教育工作中已经统治了几千年。历史一切剥削阶级都坚持这个原则”。[13]

回到教育本身的视野里,民国劳动课程对中华传统劳动教育思想的传承及对公民劳动素质养成的研究成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1925年,何明齐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和实业兴国的社会文化境域下编写的 《手工》教科书开辟专章,讨论了手工劳动对智育、情育、美育、德育、体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社会行为习惯的养成作用,以及对社会理解教育、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合作精神和思想表达能力、身体运动技能的培养功能,[4]这些成果对今天的劳动教育思想和劳动教科书的设计仍具有借鉴意义。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于深厚的文明土壤之中,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价值诉求,……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更加充分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5]

在2022年冬奥会申办之前,我国奥委会就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大力推广冰雪项目,例如,冰雪阳光体育、北冰南展西扩以及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等。在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后,我国奥委会就加快了北冰南展的进程,让国内更多的人们体验到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大众冰雪运动在我国的普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不仅追求物质发展,更注重精神的感受,所以,向人们普及大众冰雪运动很有必要,同时要不断引导人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新中国五年教育改革探索,对劳动教育的摈弃,带来了轻视体力劳动的错误观念和社会就业压力。1954年,时任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的习仲勋同志在 “全国中学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生都想当干部,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社会主义与劳动是分不开的”。[6]1955年5月他在全国文教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注意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同时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7]同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 《小学教学计划及其说明》增设了 《手工劳动》课程,要求每周1课时,将其界定为 “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8]1956年,教育部又专门颁发 《关于1956—1957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劳动技术教育的通知》。生产劳动课程的设置,一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干部和工人、农民不同社会身份在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上巨大差异,进而影响到亿万学生和家庭希望通过“升学”改变社会身份而引致的轻视体力劳动的问题;二是针对当时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均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大部分初高中毕业生甚至小学毕业生需要回乡务农或进厂务工的实际,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社会就业压力的政策措施。

在强化生产劳动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又出现了 “左”的误导,造成大面积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1954年,对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向。很多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甚至有所歪曲。如有些人片面地强调 ‘劳动光荣,升学不光荣',甚至有的人提出 ‘万般皆下品,唯有农业高'的错误口号,不恰当地批判 ‘升学思想,号召青年团员和好学生带头不升学'。”[9]

1958年,毛泽东主席提出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10]劳教结合上升为党的教育方针,结束了文化知识教育与劳动教育谁是学校教育主导的讨论。1958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 《关于1958—1959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将 《生产劳动》课程列入国家教学计划,要求初中、高中每周开设2学时,每学年另外参加体力劳动14—28天,并强调 “劳动教育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区别于旧教育的标志,对贯彻培养劳动教育的方针,起着决定性作用”,[11]劳动教育和劳动课程具有了高度政治地位。

回顾1949—1958年劳动教育思想和劳动课程的变革,不难看出,我们在教育 “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 “钟摆”现象。在国家教育政策导向上,当强化生产劳动的荣光、教育学生安心从事工农业岗位工作时,带来文化知识教育质量的下降,难以满足国家建设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课程政策开始导向文化知识教育,劳动教育受到削弱。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我们先是对旧教育的 “手工”“劳动”课程进行了革命,取消了劳动课程。但随着新中国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农民、工人与 “干部”身份的质性差异开始出现,学校升学教育的 “跳龙门”“成为吃公粮者”的社会分层功能开始显现时,基层社会群体尤其是贫穷农村社会群体对教育改变身份的渴望又必然客观地造成脱离劳动、轻视劳动、不愿意做农民和工人的社会问题,政府又基于劳动观念纠偏的需要,强化劳动课程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基于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将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融为一个共同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群体,但劳动教育课程却一直在强化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与疏离,夸大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的阶级属性,明显偏离了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根本属性。[12]

二、1958—1978年:劳动教育的泛政治化和实用技术化

我国的 “劳动育德”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 《庄子·让王》篇中,庄子以叙事方式提出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3]从现代个体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理解,庄子提倡的个体立于宇宙间,不要违背个体内在自然本性而去追逐外在的物的目的,保持个体本真的自然劳动生活样态,尊重生命自然本真意义、不为功名利禄所困的生活境界、精神境界,在过度注重物质生活的今天,对升华和完善劳动教育思想仍具有重要价值。

从国家政治治理的角度来理解,陆定一的劳教结合实践思想具有两种价值导向,一种是通过劳教结合培养红专一体的劳动者,这具有价值合理性;另一种价值导向是把脑力劳动者归于旧社会 “劳心”剥削阶层,这就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产生了误导。但在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中,第二种价值取向占据了主导地位,普遍认为强调文化知识学习就是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学生的学习不是劳动,体力劳动才是劳动,“我们学校里的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说什么儿童每天放学后要进行劳动,没有时间做功课,影响知识质量,……他们强调学习也是劳动,小学生主要劳动是学习”。[14]

在劳动教育内容上,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活动科技水平不高,教材和教学内容偏重于实用技术常识。“每天早上,来自四面各个村子的学生,有的挽着篮子,有的扛着锄头高高兴兴地到学校。如果不是他们身背着书包,你也许会把他们当作吃过早饭下田的社员哩。”[15]1966—1976年,更出现了 “数学物理删减后插入工业基础知识课中,主要讲 ‘三机一泵'(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化学与生物删减后插入农业基础知识课中,主要讲四大作物(粮、棉、油、麻)”。[16]

1958年,政治化导向的 “大跃进”和 “浮夸风”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也被充分体现出来,“谎言”作为工作成绩得到 “肯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劳动育德功能的扭曲。“黄口中学今年已建立起炼铜、炼铁、炼焦、制农药、制化肥等工厂23个,种地200多亩。他们的工厂已创制和仿制出300多种产品,创制和改制了150多种农具,其中有13种农具已在全省推广。该校实验田的一株棉花,长得比人还高,共有243个棉桃,预计亩产籽棉可有15000斤。”[17]

如表3所示,各国上网电价制度比研发补贴政策起步更晚,这是因为,研发补贴政策主要从供给侧角度在技术研发和投资早期直接给予支持和激励,减少企业研发成本压力,而上网电价制度则从消费侧角度拉动可再生能源需求和消费,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扩散。只有在可再生能源得以被开发并且能够提供的前提下,才继续考虑可再生能源消费的问题,同样技术研发也是技术扩散的条件,因此上网电价制度在2000年以后才较为普及。与欧盟相比,中国上网电价指数低于大部分欧盟成员国,即中国上网电价补贴普遍低于欧盟大部分成员国。

良好的旅游体验和旅游观光效果需要有更加合理完善的旅游线路,使游客能够在旅游景区既能够享受到景区的美景,又不至于一次下来身心疲惫。各景区应该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游客的观光体验进行访问调查,借助科学的计算模型,针对不同的景点进行优化改善,使景区线路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顾客的观光。其次,在设置景区产品卖点时,更应该注重卖点的设置是否是游客们经常大量聚集的地方,结合游客们的习惯来设置产品卖点,根据游客们的喜好来优化产品,打造独具特色的景区文化产品,增加客流量。

反思劳教结合 “左”的教训产生的原因如下。一是没有坚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教育事业的实际,创造性运用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马克思并没有对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进行阶级意义上的分等,但在这个时期的政治话语体系里,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学校和学生个体为了证明自己的政治觉悟,认为劳动量越大、劳动工种越笨重、劳动环境越艰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工作就做得越好,偏离了马克思劳动教育的本质。二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缺少基于国情和时代需要的劳动教育研究成果。新中国消灭了童工,学校教育迅速普及。结合新中国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培养目标?对这一基本问题缺少独到的研究。

回顾1958—1978年劳动教育思想的演进与劳动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力图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思想,借鉴苏联劳动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经验,也注重劳动改变社会、改变人的社会功能,但把 “劳动”方式和教育价值窄化了、偏离了。在 “‘左'的思想横行时,脑力劳动是不算劳动的,所以知识分子要到工厂、农村去接受工人、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8]劳动教育课程的政治地位排在阶级斗争课后,文化知识课前,并被赋予 “消灭三大差别”“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铲除资本主义复辟的社会基础”的政治功能。

三、1978—2000年:我国劳动教育的纠偏与探新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了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我们党的教育基本方针,也是我们党的教育优良传统,同时又以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眼光,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对科学开展劳教结合做出指导意见。在国家战略层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关注教育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教育的类型结构、办学规模、发展速度、专业设置、课程教材、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在教育内容和方式层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与科学技术的时代发展相适应,它的内涵和要求不是僵化不变的;在学校实施层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校、学生教育实际,要有科学的计划和安排。[19]同年,教育部颁布的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再次取消小学手工课程和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年的课外劳动时间要求,在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设置 “农基”课程,初三每2周1课时,高三下学期每周2课时;原 “生产劳动”的要求改为学工、学农、学军 “兼学”要求,规定 “兼学”时间为小学四、五年级每年四周,初中每年六周,高中每年八周。

1980年,蒋南翔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了新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根本原理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于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就应当使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对这些论述,都不能做狭隘的理解,不能理解为单纯搞体力劳动,不读书。如果这样理解当然是错误的”,[20]这段话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劳教结合理论本本化理解的批判性反思,对把劳教结合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从事体力劳动,把 “学习”与 “劳动”割裂开来,把劳动的 “教育性”和教育的“劳动性”割裂开来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剖析和批评,这对科学的教劳结合思想奠定了思想解放的基础。

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与其利用稀缺的政府资金进行实验性探索,不如借鉴参考他乡邻村的实践经验,有效规避风险。然而,归根结底还应结合自身特点,不可照搬照抄成功案例,沦为“东施效颦”。因此参考其他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式时,要分析两个主体的相似程度,审视模式的适用性。

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 《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 (修订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规定,在小学四、五年级重设 “劳动”课程,每周1课时,在初中和高中设 “劳动技术”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劳动技能”。[21]1982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辩证地指出劳动教育与文化知识学习的关系,“过去受 ‘左'的错误思想影响,特别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学生参加劳动过多,影响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不对的;现在学生不参加或很少参加劳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对的”。[22]

20世纪90年代,社会出现了轻视体力劳动的倾向,这引起中央的关注。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忽视劳动教育,会让学生疏离劳动人民感情,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生产劳动应成为一门必修课。[23]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要求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24]劳动教育从阶级论走向关注个体人的全面发展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的培养。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指出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30]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价值遵循,形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劳动教育思想的吸收和再造。

毛泽东的论述充满智慧的光辉和精神的力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文化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此后,经历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改造、“反右”等政治运动,中国共产党基本上执行着毛泽东的这一文化思想。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治国方略。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步转型和国民思想逐步解放,一些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消失了的东西如反动会道门等又沉渣泛起。这种多元文化思想的碰撞、交叉,使得中国人民甚至某些共产党员在思想上产生了迷惘、彷徨。

四、2000—2018年:劳动教育向劳动素质培养的转向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2000年教育部印发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将劳动技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 “劳动技术教育”列为高中国家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每学年1周,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课程目标是 “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26]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和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均延续了把劳动技术教育归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定。

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劳动教育再一次上升到中央的工作要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7]“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快改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状况”。[28]劳动教育定位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和解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问题的基本途径。此后,2011—201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要是主管教育工作的国家领导人和教育部部长出席并讲话,重点强调年度教育工作任务的部署,对劳动教育鲜有专门部署。

回顾2000—2018年劳动教育与劳动课程的变革,存在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中央层次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劳动教育被赋予崇高的政治和教育意义,但在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劳动教育被作为一般性教育工作甚至是非显性的教育工作来部署;二是劳动教育和劳动课程教学的改革稳定地建立在 “以人为本”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理论基础之上;三是劳动课程的设置摆脱了因为权力过度集中与中国基础教育规模大、差异大、复杂度高的矛盾而频繁折腾的局面,相对稳定在2001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要求上。

1.2 试验方法 生活垃圾:磅秤称量法称取质量,烘干法测含水率,灼烧法测定灰分,氧弹燃烧法测热值。生活污水:玻璃电极法测pH,重量法(GB 11901—1989)测定SS,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 399—2007)测定COD,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测定NH3-N,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测定TN,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893—1989)测定TP。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劳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适应,甚至被弱化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引人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合理拉开差距”的分配方式,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又带来的是社会群体的分等与分层和收入差距过大问题。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表征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4670。2008—2017年近十年,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的差异,[29]印证了经济收入维度上的中国社会分层现象,这对劳动教育的定位和课程实施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图1所示)。

首先,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进行的新发展。劳动不仅仅创造 “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更重要的 “人生价值”“精神价值”,“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3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32]

五、面向未来的新时代劳动教育

在1999年世纪之交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劳动教育更加从政治学的宏大叙事,转向对人的全面素质成长的教育本真意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2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被强调,生产劳动与科技活动、其他社会实践相并列,被界定为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没有把劳动教育纳入考试录取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财富分配制度的变革,带来了社会分层和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变化,社会上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日重。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能够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避免论文写作流于形式。首先应了解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的现状。

图1 2008—2017年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图

在社会文化层面,鄙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彻底根除,西方 “拜金主义”和中国封建享乐文化的交融,导致社会劳动价值的观念的结构性异变,催生了轻视体力劳动、不劳而获、明星梦、暴富梦、偷税漏税、造假诈骗等等错误的劳动观念和行为,不诚实劳动甚至违法行为得不到社会公德强烈谴责的社会世俗文化状态,对我国传统的劳动美德、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产生稀释和消解。面向新时代,劳动课程需要解决社会新问题和新矛盾。

像许多情种一样,我也曾有过浪漫的初恋,只是遭遇了一个饥不择食的年代,因而很不幸。但不幸之中有万幸,我的初恋就夭折在那个时候,没有酿成痛不欲生的恶果。无奈白云苍狗,后来发生的事情无形中又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

沃格特勒项目的所有4名业主于9月底通过投票表决决定,继续推进两台AP1000机组的建设,并就有助于降低未来潜在财务风险的行动达成协议。

其次,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劳动育德、育体思想进行的新超越。劳动不仅树德、育体,还具有增智育美的价值。“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33]

再次,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是对新中国劳动教育思想的新跨越。劳动具有社会平等的意义,劳动也不仅仅指农业工业生产劳动,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知识分子的科技创造活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价值,“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34]

最后,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具有新的政治功能。劳动是共产党员贴近群众、理解群众、联系群众、融入群众的重要途径,生产劳动也是不同社会群体尤其是学生和知识分子群体和农民、工人、社会服务人员群体相互理解交融,促进社会和谐的手段,“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自觉抵御 ‘四风'的重要保障”。[35]

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为劳动教育和劳动课程的创新提供了实践指南和理论遵循。面向未来的劳动教育和课程设计,从总体目标上,要立意高远,以支撑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和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为旨归,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分工,又把劳动教育的育德、育智、育体、育美元素整体发挥出来。把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与摈除现实社会中不诚实劳动、不辛勤劳动的弊病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方式上,要跟踪未来科技、未来社会的现代创新型劳动形式,集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培养于一体,引入互联网+劳动教育、人工智能+劳动教育,推进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现代化,在劳动教育中让学生学会创造,体现劳动教育培养现代化的人的教育功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儿童身心成长规律,突出儿童劳动教育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生活化特征,关注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重在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按时认真完成作业、遵守学习纪律、刻苦学习,开展科学实验、搜集标本等科技活动作为劳动教育的基本形式;让儿童从事家务劳动、班务宿舍值班劳动、校园卫生美化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让劳动的光荣、美丽和幸福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认识、了解和体验。吸纳STEAM教育理念,彰显劳动教育的跨学科特点,以解决复杂现实问题为主体,项目化学习为载体,建构起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目标、课程和评价体系。

结语

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的基本教育方针,其内涵和教育实践方式一直处于持续的演进和变动之中。前30年劳动教育偏重于体力劳动,改革开放40年劳动教育偏重生活化。但是一条主导思想就是要建构起完全不同于旧社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是 “革命”而不是“改良”,这是我们理解70年劳动教育甚至整个国家教育变革的政治基点。

把政治目标融入教育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才能避免教育工作的失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即劳动承载着其创造的商品价值与工资不平等的交换关系,新中国的劳动教育要改造这种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及其思想根源,因此被赋予很大的思想改造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这是正确的理论导向。但在劳动教育政策供给和中小学劳动课程实践形式上,存在结合新中国社会实际、劳动教育实际不够,简单机械照搬马克思主义教条的问题,导致了前30年劳教结合实践对劳动教育历史的断裂、与优秀劳动教育传统文化的隔离,甚至出现违背教育规律的 “左”的错误。因为对劳动教育自身规律的政策性偏离,劳动课程设计在实践中出现频繁改变,据统计1949—1963年劳动课程设置调整了8次,根本不可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是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劳动教育思想更关注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理论,回到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自身规律的立场上来,把政治目标融入劳动教育过程,劳教结合回归教育生活、学生社会生活,取得良好效果。

展望未来,人类社会将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一些工作岗位将被 “机器人”所取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社会分离状态将在科技进步中实现消解,劳动教育改革需要回归到培养国家实现现代化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目标上来,即以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为指导,来建构劳动课程与育德、育智、育美、育体有机融合的劳动教育新体系和实践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15.

[2][2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 (教学)计划卷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97—200.339—341.

[3]刘士林.庄子 《让王篇》与中国士大夫的生命美学原理 [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 74—78.

[4]何明齐.手工教科书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2—3.

[5]曹润青.阐文明之新命兴中华之大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 [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1/2018/1112/c1001-30395 898.html.

[6][7][8][9][11][20][2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 [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286.514.508.449.772.1780—1781.2045.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85.

[12]杰明,李国海.关于 “劳动”一词的两种涵义 [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6, (4): 21—23.

[13]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江苏教育, 1958, (9): 7—12.

[14]顾心瑜.读了陆定一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后 [J].江苏教育,1958,(10): 13—14.

[15]笪志道.马里小学劳动教育好 [J].江苏教育, 1958, (8): 26—27.

[16]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 “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50.457.

[17]邵舜琴.人民公社办学好,教育花朵遍地开——介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综合馆 “农业社-人民公社办学”部分 [J].江苏教育, 1958, (11): 22—23, 21.

[18]萧宗六.怎样理解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教育研究,1999, (6): 52—56.

[19]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人民教育, 1978, (5): 1—5.

[23]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中国教育报,1994-06-20(01).

[24]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EB/OL].http://www.cse.edu.cn/index/detail.html?category=128&id=2280.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

[26]教育部.关于印发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的通知 [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0, (3): 2—5.

[27][28]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8):7—8.

[29]国家统计局.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EB/OL].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30]新华网.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

[31]新华网.“平语”近人——习近平如何回应 “成长的烦恼”[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11/c_11164973 08.htm.

[32][33][34][35]新华网. “平语”近人——习近平的“劳动观”[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01/c_1120 892090.htm.

The Evolution of the Thought of Labor Education and the Change of Labor Curriculum in the Seventy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Zhao Changlin

Abstract: Labor,as a basic activity of creating social value,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bor education thought and curriculum desig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strength and practice weakness,persistence and fracture,pendulum and frequency variation.Facing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labor education thought in the new era,reviewing and summarizing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China's labor education thought and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foundation and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ng a new labor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future.In the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s labor education thought and curriculum can be analyzed from five representative periods:from 1949 to 1958,the dissolution of old labor education and the exploration of new labor education in China;from 1958 to 1978,the pan-politicization and practical technicalization of labor education;from 1978 to 2000,the rectif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China;from 2000 to 2018,China's labor education turn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labor literacy;after 2018,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labo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The reform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thought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and construct a new system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mechanism of labor education that integrates labor curriculum with morality,intelligence,beauty and organism.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production labor;Labor education;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Reform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38(2019)06-0009-09

收稿日期: 2019-04-15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DHA170340)

作者简介: 赵长林,男,聊城大学副校长,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和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 刘 红)

标签:;  ;  ;  ;  ;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劳动教育思想的演进与劳动课程的变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