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李倩

老年糖尿病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李倩

(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61)

【摘要】研究资料表明,我国老年糖尿病卧床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压疮是老年糖尿病卧床患者中较为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身体组织受迫引起的压力性溃疡,卧床时间越长,患者身体各个部分越有压疮的可能性发生,一旦老年糖尿病患者形成压疮,由于其末梢循环血运问题将导致患者创面愈合难度加大。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卧床患者而言,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主动预防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预防护理;压疮;老年糖尿病患者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039-02

21世纪以来,国内老龄化人口日益增多,老年疾病如中风、慢性肾衰、糖尿病等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此类疾病致使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无行动能力,进而造成压疮并发症发生率持续上升[1]。压疮是人体某部分组织长时间受迫、缺氧、血液循环运行缺失造成的身体组织溃烂。如有出现压疮情况,患者病情将会加重,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本文分析了预防压疮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长期卧床病人的效果,现表述如下。

1.压疮的阶段性特征及护理过程

1.1 第Ⅰ期压疮,伴有症状:患处痛、热、肿、麻木、微红,半小时内不褪,颜色与周围皮肤组织不同。主要措施:采用神灯照射患处,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保持患处皮肤干燥、清洁[2]。

1.2 第Ⅱ~Ⅲ期压疮,伴有症状:患处硬结、水泡、疼痛、紫红,表皮破损,有开放性溃疡,红色创面、无真皮部分。主要措施:患处有水泡时,在Ⅰ期压疮的护理措施基础上,用五毫升无菌输液器抽出泡内组织液,修剪表皮,将涂有云南白药、胰岛素的纱布包好创口,定期进行更换。

1.3 第Ⅳ-Ⅴ其压疮,伴有症状:全层组织缺失,入侵患者骨面、肌肉层、真皮下层等,溃疡部分有腐肉(褐色、灰色、黄褐色、黄色、绿色)覆盖。主要措施:因压疮溃烂部分深达皮肤组织内层,易引发脓毒血症、菌血症等,患者生命受到威胁。医护人员应当及时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帮助患者清理溃疡处,去除患者坏死溃疡组织,在用涂抹去腐生肌膏、胰岛素的纱布包扎的同时应当注意阻抑患者体内厌氧菌的生长,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护理,避免患者感染,此外每天还需换药三次左右,保证患者溃疡处干燥。

2.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因素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有三:(1)局部因素:剪切力、摩擦力、潮湿、压力等。(2)全身因素:自身营养缺失、年龄过大、精神负担重、心理负面情绪多、血糖高、运动能力衰退等。(3)皮肤因素:老年人皮肤过于干燥、间质老化严重,体内细胞总量、水分总量逐步下降,细胞功能衰退,真皮层与表皮层变薄,皮肤周边神经末梢易发炎[3]。此外,血液糖分过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易导致霉菌入侵感染。

3.预防老年糖尿病卧床患者的护理干预手段

3.1 预防性护肤

医护人员每日需注意床单的干燥性、清洁性、平整性,如患者有失禁情况,应当及时铺垫尿布,清洗患者身体。在护理上,减少汗液、尿液等刺激性液体对于患者皮肤的伤害,有利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率。

3.2 营养支持

大多数老年人存在食欲不振、咽食困难、肠胃吸收能力低下,老年患者更是如此。而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营养不良,且营养问题会导致压疮后创面愈合难度增大,影响身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针对营养不良患者,应根据患者自身病情需要、营养缺失状况制定合理化、个性化的营养调护方案,对于意识不明、长期卧床患者,当选择TPN营养治疗[4]。对于可自行进食、意识清晰的患者则可适当增减膳食中的维生素、热量、蛋白质等,配合补充静脉营养素,增强患者自身机能抵抗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减轻患者皮肤压力

医护人员应当协助行动不便的患者更换舒适的卧位,大概每两小时进行更换一次,如患者发生水肿、身体异常性消瘦应当半小时至一小时翻身一次。抬高床头不宜超过三十度,当在五度到三十度之间,可有效减轻患者身体下滑造成的剪切力。在帮助患者翻身时,应注意避免患者与床有身体接触,不可有扯、推、提、拉、拖等举动,应抱住患者脱离床面,防止患者皮肤受到摩擦、损伤。如有患者诺顿评分小于十二分,则需使用电动充气式气浪水垫、床垫等帮助患者减压。

3.4 促进血液循环

医护人员协助患者侧卧、俯卧,以观患者背、臀位置,再用热水擦拭,完毕后使用润肤霜沿患者脊柱两侧位置向上进行环形按压,手法根据情况轻重得当,反复数次,每次三到五分钟。患者被动地接受关节运动,有利于患者的血液循环,提升患者肌肉活力,加快患者新陈代谢,减少压疮的可能性发生[5]。

3.5 降低血糖

对于老年糖尿病卧床患者来说,预防压疮的关键因素是降低血糖。医护人员应当做好患者早、午、晚三个时段的尿糖、末梢血糖测定,医生可根据相关数据针对性地作出对患者血糖的调控措施,帮助患者降低血糖。

3.6 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自身行动能力缺失,家属常年照顾易感疲惫,患者易产生难受、痛苦、自卑感等负面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做好家属思想工作,积极配合医院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让患者积极地面对疾病,面对生活。

4.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分析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型疾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胰岛素分泌有损,长期存在的高血糖易导致病患脂、糖代谢与末梢循环紊乱,局部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蛋白质化糖反应迅速,氧化应激水平提升,进而导致患者血液粘度上升、血管收缩、身体组织缺氧,演变成糖尿病压疮[6]。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过大,身体机能不足,自身免疫功能以及新陈代谢下降,在发生压疮情况时愈合难度上升。此外,老年糖年病患者自身身体组织所含糖分较多,多有营养不良、胰岛素缺失情况,无法及时清除体内各种病菌,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属于压疮的高发人群。

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地帮助老年糖尿病压疮患者,且具有良好成效,是防治此类慢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护理而言,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相关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工作,不断与患者、医生沟通,结合实际经验进行相关护理。有关资料表示,护理干预可从药物、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可缓解患者压疮痛感,尽早愈合伤口,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5.结语

综上所述,压疮并发症疾病对于老年糖尿病长期卧床患者而言影响巨大,对其主动、积极地实施相关常规护理及预防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老年糖尿病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疾病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广大医院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美花,周文芸,彭锦荣等.胰岛素联合改性的糖胺多糖甲壳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0):1521-1524.

[2]黄炜.老年糖尿病患者防治压疮的循证护理回顾性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6):15,20.

[3]余月霞,郭碧君,林瑞兰等.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4):1836-1837.

[4]黄淑萍,乐丽丽,吴萍妹等.超前护理模式在ICU老年住院患者身体特殊位置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2):3036-3040.

[5]殷文珍,梁银爱,莫小燕等.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压疮中的应用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0):108-109.

[6] 何锡芳.有关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预防压疮评估与相关因素探讨[J].医药前沿,2017,7(27):64-65.

论文作者:李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老年糖尿病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李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