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化教学提升初中生物课的有效性论文_代莹媛

浅谈生活化教学提升初中生物课的有效性论文_代莹媛

代莹媛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嵩阳一中 云南 昆明 651700

【摘要】初中生物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可以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主动学习知识并灵活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使得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进而增强生物课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初中生物课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意义,然后阐述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有效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197-01

前言

生物学—一门在初中教育中,学生投入很少精力、热情的学科。一门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发展的基础课程。当前,我们正面对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少国民表现出来的是:无知和无助、焦虑与害怕。此时,有笔者告诉我们的孩子:孩子,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像钟南山院士那样有知识的科学家,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不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去战胜危险。疫情当前,中国工程院李兰娟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这样说:“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正是义务教育生物学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为了稳步提升生物课的有效性,探究初中生物课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

一、当前初中生物课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意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物教学,只有融入生活才具有活力,才能达到生物有效性教学的目的。但是,当前初中生物课生活化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一)学生对初中生物课不重视。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投入的精力与热情极少;(二)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内容拘泥于教材,缺乏灵气,不能将“学”和“用”有机结合起来(三)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仍然选择“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专业知识薄弱,不主动更新知识,不及时了解当前生物科学最近热点、焦点和进展,难以将生活化教学贯穿于生物课堂。因此,探究初中生物课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

二、应用生活化教学提升初中生物课有效性的措施

(一)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

初中生物的课程理念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不在是获得教材知识,而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最终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各类生活化教学资源,结合当前科学研究进展,了解生物科学最近热点、焦点和进展,让学生感知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有用的学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增加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教学“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课,教师以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引入,首先播放视频短片《守望空城》(摄影师镜头下的武汉),观看后,教师让学生用简短的话语描述2020年这个特别的春节,学生畅所欲言,“冠状病毒、不出门、口罩、隔离……”教师在学生高涨的热情中顺利引入本课的学习。在课程近尾声,教师播放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接受采访的视频,李兰娟院士说:“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句话对传染病爆发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此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感知生物是一门有用的学科,一门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学科,激发学生为能成为钟南山、李兰娟院士那样有知识的人而努力学习。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生物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引入到生活化情境之中,在教学中再现生活化场景,学生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学习,能够降低对书本知识的陌生感,提升学习的效果。

例如:教学“激素调节”这一节课,教师课件展示本班学生参加校运会100米、200米短跑照片,利用照片能将学生带入在起跑线上等待发令枪的情境,然后以一种生活化的师生关系请照片中同学描述当时的心理状况。由“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等”引入激素调节的学习。凭借这样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可以拉近学生与书本知识的关系,降低对书本知识的陌生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物课堂中,增强与教师的交流,强化教学效果。

(三)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生活化的作业是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础上,因此生活化的作业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灵感,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贯穿其中设计的生物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通过生活化的作业,优化学生的实践,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能利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自豪感。

例如:“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制定探究计划,每个组选择不同的环境,对所选的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进行培养,最后不同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实验的完成,学生认识到细菌真菌在生物圈分布广泛,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如教学“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后,教师可让学生在家制作酸奶、米酒,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后,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能提升自身自豪感,体验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

结束语

生物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氛围中学习生物知识,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灵活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使得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进而增强生物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兴权,曲志斌.生活化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学科教学与成才研究,2018,2:85.

[2]薛强.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170.

论文作者:代莹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浅谈生活化教学提升初中生物课的有效性论文_代莹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