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甲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及疗效分析论文_王莉芬

嵌甲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及疗效分析论文_王莉芬

王莉芬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手术室 上海 200021)

【摘要】 目的:探讨嵌甲的病因,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嵌甲的疗效。方法:以门诊126例嵌甲患者随机分为修甲组和拔甲组,其中修甲组以修甲治疗为主;拔甲组以拔甲治疗为主。结果:75例修甲患者治疗后愈合时间1~7天,平均 3.2±2.4天。51例拔甲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5~14天,平均8.3±6.4天,其中2例伤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结论:修甲组疗效优于拔甲组。

【中图分类号】R7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104-02

嵌甲是外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生于踇趾内、外侧趾甲缘,可致甲沟部持续性疼痛,易伴发感染并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临床多采用拔甲治疗,但疼痛较剧,愈合时间较长,复发率可达73%[1]。我们在对嵌甲成因及解剖病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嵌甲修剪术佐以常规换药,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75例患者,并与51例拔甲患者进行比较,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男44例,女31例;年龄11~67岁,平均20.1±14.5岁。均为踇趾发病,其中单侧甲缘34例,双侧41例。就诊前复发次数:初次31例,1次复发者20例,2次复发者15例,3次及以上复发者9例。对照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9~77岁,平均24.1±17.8岁。均为踇趾发病,其中甲缘单侧27例,双侧24例。就诊前复发次数:初次29例,1次复发者11例,2次复发者9例,3次及以上复发者2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治疗方法:

1.2.1修甲治疗方法 步骤一:常规消毒后,于踇趾根部行神经根阻滞麻醉,以纱布包裹趾根部,术者以拇指和食指固定患趾,另一手用血管钳由趾端沿甲沟贴着甲床边缘约2毫米向下慢慢分离,尽量分离至甲根, 再以尖头剪刀呈“V”型修剪趾甲至根部甲缘,然后以血管钳将嵌甲轻轻取出,如果根部未能剪断,稍微用力向甲外侧移位轻轻牵拉即可取出,如果根部断裂,则以剪刀沿甲缘内侧1毫米处再向下修剪至甲床,尽量避免碰破组织引起出血,重复以上操作,然后把甲缘趾甲尤其甲根部剔除光滑。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不用麻醉,直接操作即可。

步骤二:根据局部炎症情况,选择外用药,如果局部没有肉芽外翻和出血现象,单纯以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纱布条嵌于修剪的甲缘下加压包扎;如果肉芽外翻或出血较多,可以修剪掉外翻肉芽加压止血后再同上操作,以后以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敷料填塞换药1次/天直至愈合。

1.2.2拔甲治疗方法 趾甲周围常规消毒后,于踇趾根部行神经根部阻滞麻醉,使用橡皮筋绑扎趾根部,在趾甲根旁纵形切开趾甲根部,钝性分离甲与甲床,拔出,再以红油膏纱布纱布外敷,加压包扎,每天换药。

2.结果

75例患者修甲术后伤口愈合时间1至7天,平均3.2±2.4天,拔甲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5~14天,平均8.3±6.4天。其中2例伤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经SPSS13.0软件统计学处理,卡方检验,P=0.03,说明采用嵌甲修剪术佐以换药的治疗方法愈合时间明显优于拔甲治疗方法。

3.讨论

嵌甲症绝大多数发生于足踇趾,双踇趾嵌甲或同足踇趾双侧嵌甲亦为常见。嵌甲形成的原因主要为后天性的,长期的挤压致使甲床前部变窄,而趾甲生长的规律是由后端向前端生长,当前端甲床宽度小于后端,而甲的宽度未改变,势必造成甲的横向弧度增大,边缘卷曲、内嵌,形成嵌甲。嵌甲发生常与下述因素有关:修甲过短过深、穿鞋过紧、外伤、其他因素如先天性局部畸形、甲营养不良、真菌感染等,这些因素造成甲床与甲沟的正常连续性破坏,使甲的生长发生力学改变,导致嵌甲。甲内嵌是嵌甲并发甲沟炎的主要原因,是甲边缘在甲沟内长时间挤压、摩擦的结果。因此有人认为解剖因素(即甲床前窄后宽) 是形成嵌甲的主要原因。[2]

常规采用全甲板切除术又称拔甲术治疗,该法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但治疗存在一定的弊端:实施拔甲术时必须行甲与甲床的钝性分离,使甲床的正常部分被破坏,也使甲床甲母质组织受到损伤,造成一定的撕裂伤;再生修复需一定的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延长,局部肿胀;虽然拔除了嵌甲,由于甲床的损伤,新的创面出现,肿胀消失时间也延长;由于甲床完全外露,损伤创面大易造成感染,术后分泌物消失时间长,创面不干燥,使愈合时间延长;同时,拔甲后造成趾甲变脆上翘,更易受伤,而拔甲术后甲沟受伤变深,更加容易引起甲内嵌导致复发。

针对上述原因,修甲治疗原则主要是要达到去除趾甲边缘对甲沟的不良压迫,同时纠正甲床前窄后宽畸形的目的。由此可见,行前窄后宽的甲沟“V”形修剪,其手术方法是恰当的,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修甲法不需要较大范围地钝性分离甲床,也使甲床甲母质组织受到最小的损伤。实施修甲术时病人略有疼痛感,轻度患者根本不会感觉到疼痛,很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故较浅嵌甲患者不需要麻醉。由于无严重甲床损伤,所以疼痛消失时间短,肿胀消失快,术后患者很快就可以行走,不会出现疼痛不止的现象,经换药治疗一般伤口愈合时间亦很短。

但是,临床有一种由于真菌引起的甲板增厚性嵌甲,其甲厚实或脆易断,修剪后不宜根治,这种患者除了修甲外治还必须辅以抗真菌的治疗才能达到愈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丞,李新萍,魏永祥等.甲沟重建术治疗嵌甲术[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9,10(5):243-245.

[2]陈翌农,吴昆南,赵敏.部分甲基质切除甲沟重建治疗嵌甲[J].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4, 1(2) :94-98.

论文作者:王莉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嵌甲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及疗效分析论文_王莉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