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训练对健美操运动员动作模式和身体姿态控制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_陈绿波

陈绿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研究,试图发现功能训练是否对健美操运动员动作模式和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具有明显的正效应。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运动员在FMS测试的得分和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运动员在专项技术中的身体中心区域的稳定性、动作的控制能力、动作速度的控制能力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实验证明功能训练对健美操运动的姿态控制能力有着明显的效果,为运动员完成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功能训练;健美操;FMS;身体姿态;控制能力

1前言

健美操技术中的身体控制能力是健美操的核心能力,是完美完成动作的基本保障,是影响健美操成套动作完成得分的关键。健美操的所有专项技术:基本技术(肢体形态和姿势的控制力)、难度技术(空中身体姿态的控制)、团队配合技术(身体方向和空间的运动)都是建立在身体姿态控制能力的基础之上,可以说没有出色的控制能力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完成动作,学生所具备的专项控制能力是完成健美操各项动作和复杂技艺的基础。[1]健美操运动员拥有出色的身体控制能力对动作的完成度就显得格外重要。本研究在对实验组在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引入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简称 FMS 测试)方法与技术,用于筛查人体运动链的完整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的不足,寻找由此产生的动作代偿,并通过的功能训练来恢复动力链的灵活性与稳定性,以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2]本研究在功能动作筛查的基础上,以恢复实验组功能动作灵活性和稳定性为目的,设计出系统的功能训练方法,以提高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提升FMS测试分数,降低运动员受伤的概率。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名健美操校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并从中抽取10人为实验组(男、女各5名),10人(男、女各5名)为对照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数据库,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相关论文网站,查阅和本研究相关的期刊论文、硕博论文和网站资料等,查阅与运动训练学、功能训练及健美操等相关的书籍,为本文研究功能训练对健美操运动员FMS测试和身体姿态控制能力的影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2.2 FMS测试法

本文采用了标准的FMS测试方法,FMS测试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训练专家Lee Burton 和矫形专家Gray Cook共同提出的,该技术为体能评价、康复训练及运动损伤预防开启了共同平台。研究表明,通过6周的FMS训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下降了63%,FMS得分低于14分,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降低了3倍。现今,FMS测试已广泛运用于美国职业运动员运动能力评估与运动损伤的预防上,美国四大联盟(NBA、NHL、NFL、MLB)的一线运动队伍几乎都应用了FMS测试,作为发现动作模式障碍与缺陷,提高动力链运动效益,预防运动损伤的训练手段。[3]FMS测试可作为身体检查方式的一种,填补传统医学检查和运动测试所不具备的作用,更加精确被测者身体机能的具体情况。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运动员分别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实验的内容为深蹲、跨栏架、分腿蹲、肩关节活动度、仰卧直腿上抬、躯干稳定俯卧撑、旋转稳定性测试。测试前,每名运动员认真做好准备动作,保证充分热身,按照测试顺序和要求完成所有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及时收集和整理,按照FMS的评分标准进行相应的评分(每个动作的分值为0~3 分,能准确完成功能动作模式得3分;能以代偿动作完成功能动作模式得2 分;不能完成功能动作模式得1分;完成动作时有痛感得0分,以保证数据的客观,准确和有效性。

2.2.3 实验法

针对健美操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所需要的身体控制能力与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动作相结合,设计出一套功能训练内容。在14周(每周3次每次2小时)的训练周期中,实验组的体能训练采取新的功能训练内容,而对照组还是按照以往常规的体能训练。功能训练的内容如表1:

表1:身体功能性训练内容

弹力带束腿抗阻多向走、坐姿抗阻伸膝练习、俯卧抗阻屈膝练习

2.2.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在调查和搜集到的数据基础上,运用 EXCEL、SPSS 等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及统计分析,将数据结果量化,保证本次论文研究整体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功能训练对健美操运动员FMS得分的影响

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简称 FMS 测试)在近几年美国四大体育联盟的体能训练和康复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一些体育项目也开始引入 FMS 测试。 FMS 测试可以用来评估健美操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动作动力链的完整性,其分数的高低直接反应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柔韧性的对称性,动力链中身体机能的薄弱环节。从而设计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提升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避免运动损伤。研究表明:运动员的FMS 得分如果小于14分,其受伤的概率会提高到50%。[3]

表2: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n=20人)

为了确保实验的有效性和数据的说服力,挑选的20名健美操运动员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在实验前都符合统计学的原理,即当P=0.05为差异显著, P>0.05为差异性不显著。如表2:t<1.746, P>0.05表明实验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项目的水平都接近于相同,处在同一水平,可以进行功能训练对FMS测试分数影响的实验。

在经过为期14周的功能训练之后,每一名运动员的FMS测试分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表3实验组的成绩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证明实验组的运动在经过14周身体功能性训练之后,FMS测试的分数得到大幅度提高。功能训练的内容是有效的,与FMS测试的动作也是紧密对接的。

表3: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n=20人)

3.2 功能训练对健美操运动员身体控制能力的影响

健美操运动员在完成规定动作后,对于运动员成套每个动作的完成情况,裁判将会对其进行评分,评判标准主要包括运动员每个动作完成的技术技巧和集体项目的一致性。评判技术技巧,主要是根据运动员在完成成套动作时所出现的身体形态和标准位置、步伐的规范性及手臂和手型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判。规则明确规定:竞技性健美操成套动作的每个动作过程都必须是有控制的。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控制能力是形成竞技性健美操项目外在特征与内在价值的基本保证,也是裁判员评判竞技性健美操项目风格的准绳。[4]因此,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姿态控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它是影响整体动作完成得分的关键所在。

功能训练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健美操运动在完成规定动作和成套动作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而设计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经过功能训练之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协调素质、速度素质都有相应的提高,而这些素质又是健美操运动提高身体控制能力的必须素质。运动员的核心力量经过训练完也有很明显的提高,核心力量是人体中心稳定性的重要力量,对健美操运动员完成各种成套动作起到了传导力量,保障动力链稳定运转,使人体的重心始终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健美操运动身体的控制能力。

表4:实验前后健美操运动员技术评价(n=20人)

由表4可知,完成大众五级健美操测试,在测试之前和学生经过14周功能训练之后的数据显示:测试前学生的数据得分是34.69,完成功能训练之后的得分是45.67,这个数据是测试评分标准非常优异的成绩,其中P<0.01,显示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功能训练对提高健美操运动的身体控制能力和比赛成绩有针对性的帮助。

4 结论

4.1 健美操运动经过为期14周的功能训练后,其实验组FMS测试的分数对比对照组得到了大幅提高,这对运动员修正完成动作的动力链、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的薄弱环节、避免出现运动员伤病起到了显著性的帮助。

4.2 经过14周功能训练之后,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核心力量、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等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些素质的提高直接帮助了运动员身体控制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健美操比赛成绩。

参考文献

[1]邱建钢. 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特征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 29) :64 -66.

[2]Gray Cook,Lee Burton,Barb Hoogenboom. Pre - Partici-pation Screening: The Use of Fundamental Movements as anAssessment of Function Part1[J].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06( 1) : 62 - 72.

[3]SANTANA J C. Functional Training: Breaking the bonds of traditionalism[M]. Boca Raton FL: Optimum Performance Systems,2000: 11.

[4]国际体操联合会. 健美操竞赛规则( 2009 -2012)[S]. 北京: 中国健美操协会,2008

作者简介:陈绿波(1977-06),女,广东兴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论文作者:陈绿波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功能训练对健美操运动员动作模式和身体姿态控制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_陈绿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