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析论文_葛友婷1,杜雪2

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析论文_葛友婷1,杜雪2

1烟台市建筑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2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

摘要:建筑防火分区作为建筑防火中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其在划分的过程中和分隔方法的设计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对建筑物中的每个楼层进行防火分隔。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防火;分区设计;若干问题

一、建筑防火分区设计重点

1.1建筑防火分区规划设计的类型

(1)建筑防火分区规划设

计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主要是按照火势的蔓延方向来实现。第一种是竖向防火分区,主要是在高层建筑中,防止向高层或实现竖向方面的传播,在竖向防火分区的设计中要采用耐火性能良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竖向防火分区的面积规划上,要求按照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每个竖向防火分区要求按照建筑面积来设计,同时按照最大防火分区的规范设计标准。第二种是横向防火分区规划设计,主要是采用一定耐火能力的墙体等水平防火分歌舞,在建筑物的水平方向上实现防火分区的分割,防治在水平方向的蔓延扩大。第三是特殊部位的防火分区规划设计,主要是在空调机房、存储贵重物品的房屋、机电房等地方这类房屋的火灾隐患较大、发生火灾后危险性较大,因而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时,严格采用建筑设计标准的分隔构造进行划分,充分利用防火水木、防火防烟楼梯间等。

(2)建筑防火分区规划设计的标准

建筑防火分区规划设计的标准主要是指不同的分隔构造材料的耐火性能不同,基本规划设计要求不同。如对于防火墙而言,不能在防火墙上开设窗、门,不可设计管道穿过防火墙;防火门拥有木质材料、钢制材料和复合材料,在规格上分为甲级1.2h,乙级 0.9h,丙级 0.6h,甲级主要应用于危险区域,如易燃易爆区域;乙级主要用于楼梯防火分区,要求防火门具有自动关闭的性能特点。另外还有防火卷帘门、根据所处的建筑使用情况,采用不同规格类型的防火卷帘门,如在公共大厅中,实现防火分区规划设计,要求使用中等规格级别的防火卷帘门,将大厅分为若干防火分区。

二、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若干问题

2.1防火方法与建筑空间功能要求有矛盾

不同建筑物防火分区要采用不同的分隔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建筑物都适合安装防火墙,比如对于工艺流程要求完整连贯的工厂建筑,对于空间的整体功能要求很强,防火分区的分隔无法用防火墙的设置来实现,而如果用防火卷帘,由于防火帘规格有限制,这就出现了防火技术上的难题。对于空间较大的建筑物来说,设置防火墙就会影响整体空间的构造,影响到工厂生产的功能需要,而且防火墙稳定性要求高,设置起来难度又大;如果设置防火卷帘,由于卷帘自身重量大,对于建筑物结构要求强,因此安装起来操作难度较大,并会影响整体空间功能的使用;而如果使用消防水幕设置防火分区,对于建筑物的消防用水量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并且消防水幕的防火分隔效果也并不佳。

2.2楼梯间墙的耐火极限问题

在建筑物中划分防火分区是为了减少火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但是,一些设计人员并没有将防火分区的设计当回事,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地位。有的设计人员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将防火分区设计的不合理,甚至忽略防火分区的划分;还有的设计人员对防火分区的概念了解不深,不能正确划分防火分区,留下了巨大的隐患;更有些设计人员打政策上擦边球,钻空子,将防火分区忽略掉,比如在一些综合性建筑物中设置大型娱乐场所,但在图纸上标出“多功能厅”,审核中不方便定性,不符合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防火分隔的构建采用不够合理

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场合中,其为了使规划的范围更加的合理,在防火分区的划分和实际的需求中所存在的冲突非常大,从而出现了防火分隔构建在选择上出现严重不合理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在采用防火卷帘进行分隔时,其应该选择耐火性能比较好的,并且处于极限判定条件下的防火卷帘,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所采用的却是普通类型的,这些普通类型的防火卷帘在控制方式、冷却水幕保护等多个方面中问题不断出现。

三、加强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途径

3.1防火带设置

防火墙设计的不足弥补,防火带设置当视为首选。在空间相对比较大的建筑内部,如果需要达到一定空间通透的视觉效果,且由于建筑本身结构问题,防火分区设计比较困难,笔者建议采用防火带的设置方法。以某建筑为例,该建筑的两侧,设置了两排沉重柱,每排7根,最小跨距达到了24m。建筑的空间结构,给防火分区的设计设置了门槛,对此笔者提出了防火带设计方法,根据建筑内部物品是否可燃,进行区域的划分,其中存放可燃物品的区域划分一块,区域内的全部装修物件和物品摆放,均为不可燃物,区域内要有足够的防烟通道,目的是防止火灾时,烟火往其他区域蔓延。防火带设置之后,建筑的内部空间就会形成没有任何实体结构限制的分隔区域,不会造成建筑内部空间面积的浪费。

3.2内院或天井设置

关于自然排烟的问题,很容易受到建筑封闭空间的影响,尤其是屋盖封闭的建筑,烟气无法有效排出,甚至可能向其他楼层蔓延。笔者建议,在进行防火分区面积叠加计算的基础上,将封闭的屋盖改为内院或者天井。在设计内院和天井时,底面面积控制是设计的难点,四周敞开的洞口面积,原则上要大于内院或者天井的底面面积,并且短边长度也要控制好,方可便于火灾时的疏散和扑救。实践证明,在设置内院和天井之后,就能够将火势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也能够避免火灾时的突然轰然,能够达到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效果。

3.3防火分区动态思想的强化

在设计理念范畴内,无论是防火墙的设置,还是防火门窗的应用,均强调“火势发展范围”的抑制。为应变于不同建筑的防火实际需求,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强化防火分区的动态思想,譬如存放物资的建筑,不可燃和可燃的建筑截面,要进行明确,针对“着火源”的分析控制,采用一种相比传统防火设计更为动态和灵活的防火手段。关于动态模式的防火分区设计,一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性质,同时结合建筑周边的空间场景,分析防火分区的性能需求,进而采用火灾动力学的原理;另一方面是了解建筑火灾时可能出现的火源和火灾负荷,掌握非连续化的间距,方可形成安全疏散的防火分区体系。

3.4根据建筑不同的性能设计防火分区

要根据不同的建筑情况设置不同的防火分区,根据不同建筑的材料、使用功能、高度、装修情况、耐火程度、人员情况、疏散通道情况等进行设置。建筑防火分区的设置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国家的损失,因此在设计时间的过程中,要确保将国家的消防技术规范纳入到建筑设计中来,真正设计实用、科学、有效的防火分区,有效地引入先进的防火理念,符合国家相应规范,如果出现设计方案与国家消防技术规定不符的情况,就必须及时修正。科学的防火分区的设置,依靠的是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管理者遵守规章制度,虽然现在建筑防火分区的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设计人员积极积累行业经验,以国家的消防规范为标准,依照建筑的性能设计防火分区,才能真正减少建筑火灾的发生。

结束语

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防火分区就可以有效制止火灾的进一步扩散,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进而为火灾时火灾的扑救与人员的安全疏散争取时间,从而降低由于火灾而导致的人员伤亡以及财物的损失。现今,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呈现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而对建筑物进行防火分区的合理划分,对建筑物安全性的提升有极为关键的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先胜.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相关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2】汪洪宇.谈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5).

【3】覃斌.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的几点思考[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4).

论文作者:葛友婷1,杜雪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0

标签:;  ;  ;  ;  ;  ;  ;  ;  

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析论文_葛友婷1,杜雪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