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联合阻滞方法用于拇指再造术的对比效果研究论文_李永胜

不同联合阻滞方法用于拇指再造术的对比效果研究论文_李永胜

李永胜

(河北省故城县医院骨一科 河北衡水 253800)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联合阻滞方法治疗拇指再造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拇指再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60例接受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联合CSE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肌肉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以及麻醉用药量方面并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改良Bromage评分、椎管内局麻药用量、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未出现呼吸障碍,在辅助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6min血压下降达到峰值,患者心率加快,同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一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联合CSEA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够降低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的麻醉用药量、麻醉时间以及提高麻醉效果和放松肌肉等作用,同时手术不受时间的限制,有助于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CSEA;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拇指再造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070-02

臂丛神经阻滞联合CSEA和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联合组织方法,前者相对于后者而言,在继承后者优点的同时,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法,具有了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发病率低等诸多特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拇指再造术中[1]。因此,本文以我院60例接受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联合阻滞方法的临床应用想过。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60例接受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分布在18~64岁,平均年龄为(38±4.8)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性资料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0.5%约25mL肌肉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前0.5h接受0.5mg阿托品和0.1g苯巴比妥那的肌肉注射。在手术开始前,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检查,包括HR、BP、ECG等,患者进入手术前确定静脉通道。经过持续20min的临床观察后。给予对照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待硬膜外穿刺和导管植入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其中导管植入4cm,在开始麻醉操作前,给予患者2%5mL的利多卡因,若在5min内患者未出现全脊麻醉,则可以调整利多卡因的浓度,且添加布比卡因,混合用药。若患者麻醉效果未达到理想状态,则可以继续追加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混合液。若在麻醉过程中,患者收缩压低于正常值的25%或者不足90mmHg时,则应注射麻黄碱用于缓解低血压症状;若患者心率不足55次/min时,则应静脉注射阿托品,防止患者心动过缓而出现生命危险。

给予观察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联合CSEA。患者同样采用侧卧位,在硬膜外行穿刺处理,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包,待腰麻针植入成功和脑脊液流出后,则静脉注射0.5约2.7mL的布比卡因。待腰麻针取出后,则将硬膜外导管植入头部,长度不超过4cm。若25min后,患者麻醉状态为达到理想要求,则可以追加利多卡因,此时患者采取平卧位。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料采用χ?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肌肉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以及麻醉用药量方面并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改良Bromage评分、椎管内局麻药用量、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未出现呼吸障碍,在辅助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6min血压下降达到峰值,患者心率加快,同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一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联合CSEA和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都是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成果。近年来,接受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患者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过去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其麻醉用药量大、麻醉效果不佳、麻醉等待时间长等特点,并直接造成阻滞不全,降低了手术的成功率,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传统腰麻具有麻醉药用药少、见效快、阻滞效果和肌肉放松效果佳而被应用于临床上,但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头痛等并发症,而被逐渐的淘汰。臂丛神经阻滞联合CSEA麻醉则是在传统麻醉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改进和提高,通过椎管内麻醉,取得了腰麻和硬膜外阻滞的双重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手术治疗,如妇科手术、下肢手术等等。

本文研究发现,臂丛神经阻滞联合CSEA麻醉用于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中,能够显著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必要的麻醉等待时间,提高阻滞效果且较易取得良好的肌松效果。最重要的是降低了术后患者出现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此外,对于手术时间长的特殊情况,可以在硬膜外置管中给药,帮助患者止痛。但是不可忽视的是CSEA在临床实践中,同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脑脊液由于穿刺针孔小儿流出速度慢,硬膜外导管的留置过程中,可能出现位置偏移,在追加局麻药的过程中,诱发大面积阻滞等情况。但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联合阻滞方法用于拇指再造术一定会越来越完善和科学。

【参考文献】

[1] 李挺,吴道珠,徐旭仲等.锁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2):126.

[2] 牟虹,王光辉.臂丛颈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248.

论文作者:李永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不同联合阻滞方法用于拇指再造术的对比效果研究论文_李永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