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十日,真谈人文论文_钟艺

虚构十日,真谈人文论文_钟艺

——《十日谈》人文主义精神探视

钟 艺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赣州 330022

摘 要:《十日谈》作为欧洲“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薄伽丘的代表作,被誉为与但丁《神曲》并列的“人曲”。《十日谈》在文艺复兴的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为读者虚构了一幅十日狂欢图。一百个故事,嵌套式叙事结构套不住蕴藏其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

关键词:《十日谈》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一、人文主义之时代:文艺复兴

14世纪欧洲中心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促使新兴的市民阶层强烈要求摆脱封建宗教神学的束缚,于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文艺复兴运动。它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人生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对彰显人的价值尊严的高调呼求,无疑动摇了神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削弱了宗教的权威力量。人与神之间权力话语的争夺就像是一场此消彼长的拉锯战,一方的试图崛起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势力衰弱。高举人文大旗的新兴资产阶级,在谋求自身权利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向顽固强大的封建宗教势力发起了挑战和进攻。然而这场战争却并非以武力斗争的方式进行,在不见硝烟的文学艺术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家。他们用独具匠心、成就辉煌的文学艺术作品,表达了对人性之美的赞扬和讴歌。薄伽丘的《十日谈》正是这灿烂星河里一颗耀眼璀璨的明星。除了深受人文主义时代精神的浸染,“黑死病”的爆发也是触发作者写作动机的导火索。作品开头就描绘了遭受这场瘟疫下的佛罗伦萨尸横遍野、生灵涂炭的惨况,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构成了七女三男为躲避瘟疫到乡间避难的故事题材。

二、人文主义之内涵:反禁欲倡个性

1.动摇教会权威,揭露虚伪本质。人文主义者宣扬解放人性、树立人的价值尊严,要求获得现世的幸福,这就与宗教神学中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产生了冲突和矛盾。为彰显人文主义,就必然要对笼罩在中世纪思想文化上空的宗教神学阴云予以破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圣卓泼辣”的经典故事则将矛头指向了宗教神学,故事以滑稽可笑的闹剧形式撕碎了覆盖在宗教神学上庄严圣洁的面纱,让读者在因丑陋的真实与粉饰后的现实之间产生偏离而感到滑稽的笑声中体悟到对虚伪宗教的含蓄嘲讽。这些以宗教为题材的故事,篇幅短小精悍,或幽默讽刺,或直接暴露,同样都是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封建神学和宗教教会,蕴含着可贵的人文主义思想。

2.突破性爱禁忌,宣扬人性解放。情欲和性爱向来是人们羞于谈论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的话题,何况在禁欲主义大行其道的黑暗中世纪,更是处于红色禁区。而文学中大量的性爱叙事,实际上代表的是对自然人性的张扬、对禁欲主义的反抗。在作品中具体表现为:一是自然情欲的萌动突破宗教和礼制的束缚,有时发展极端至对伦理道德构成冲击和挑战;二是以性爱欲望为表征的情爱力量的喷薄泛滥,充分展示出人物鲜明的叛逆性和强烈的反抗性。前者以绿鹅的故事为代表,父亲苦心编织了女人是绿鹅的谎言,却仍然无法阻止儿子成长过程中自然情欲的萌发。后者则较为普遍,女主人公热烈奔放的情欲表现出建立在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之上的自然人性的舒张,而并非完全出于生理需求和肉欲饥渴而呈现出的低级审美趣味。尽管部分故事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庸俗的色情倾向,以致降低了整体艺术格调,但其挑战封建宗教传统的勇气和彰显自然人性的人文主义精神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3.赞扬机智品质,体现人文精神。人的高贵美好的精神品质是个性化特征也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折射。这种美好品质集中表现为故事主人公的机智幽默、能言善辩,运用智慧对抗强权势力和不怀好意者,最终反令挑衅者无地自容、悻悻而逃。除了强者对弱者的倾轧外,也存在普通人之间的戏谑和调侃。故事中的弱者、被为难者通常凭借着个人的机智和才华,以三寸不烂之舌击退了入侵者的进攻,粉碎了不怀好意者的阴谋,成功实现了结局的戏剧性反转,捍卫了个人的权益。从机智的小人物身上,除了看到他们在虚构情节中的喜剧色彩外,更值得关注的是蕴含其后的人文精神和现实反思。

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一缕曙光——文艺复兴时期,渗透着时代赋予的责任意识,浸染着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折射出世俗化的价值取向。它既代表了特定时代的文学思潮,也荟萃着作者个人的情感气质。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在作品中通过揭露教会的虚伪丑陋、突破性爱叙事禁忌、赞扬个人机智品质等方面具体呈现出来。尽管部分内容未免流于庸俗而成为糟粕,但总体看来仍是瑕不掩瑜。以树立人的价值尊严冲破神本位的桎梏,以讴歌人性之美对抗教会的禁欲主义,这些主旨思想流露于全书,也常见于同时期的其他文学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薄伽丘 方平 王科一 译 《十日谈》.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2]花茜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消费导刊.文化研究》,2009年,6月。

[3]邱紫华 陈素娥 《<十日谈> 中的喜剧精神与悲剧精神》.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1页。

论文作者:钟艺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虚构十日,真谈人文论文_钟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