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消费信贷--访中青年经济学家张启祖_消费信贷论文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访中青年经济学家张启祖_消费信贷论文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中青年经济学者张其佐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青年论文,大力发展论文,消费信贷论文,访谈录论文,学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扩大内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扩大国内需求,可以从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这两个方面入手。然而去年通过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虽然有效地扩张了投资需求,但并没有引起消费需求的扩张,投资需求拉动消费需求的传导机制受到了阻碍。您认为在现阶段如何有效地拉动消费需求?

张其佐:消费需求能否随投资需求的扩张而相应扩张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投资需求只是中间需求,扩大投资需求最终还是要由消费需求来实现,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持久的拉动力量。去年一些改革措施出台,改变了消费者的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消费倾向明显减弱,使政府扩大投资的政策效果打了折扣。因此,目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状况,我认为大力发展消费信用是支持需求扩张的有效手段。从理论上讲,如果通过发展信用消费,把信用消费的比重提高到10%,就可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从现实状况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和近10年积累准备,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开始进入“住”和“行”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结构升级阶段。但由于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水平已严重落后于生产信贷的发展水平,居民消费几乎是建立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上。居民在实现购买前的积蓄时间太长,就会出现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由此造成居民储蓄——消费——生产的恶性循环,造成生产能力过剩。据统计,仅1992的各家银行发放房地产业生产贷款达8000亿元,至1998年加上利息,各家银行未收回的贷款本息共达1万亿元之多。因此,只有加速发展消费信贷,逐步把居民的自我积累型滞后消费转变为有信用支持型适度超前消费,才能在发达的生产信用与发达的消费信用之间达到均衡,才能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记者:目前我国的消费信贷侧重点应在哪些方面呢?

张其佐:从我国居民收入层次的差别,不同地区及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市场潜力及市场容量的特点来看,应通过消费信贷支持住房和汽车的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城镇居民开始具有住宅和汽车的消费信用基础。到1998年底我国城市居民储蓄达到5万亿元,手持现金6000亿元,外币存款300亿美元,居民共有金融资产达到6万亿元之多。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已达4377元,人均储蓄8581元,户均金融资产在4万元左右,不少城镇居民已经达到住房和汽车这两种万元级商品的消费水平。其二,从住宅业和汽车业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来看,不仅其自身的产业关联度较大,而且两者从生产到消费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住宅产业的发展将使城区扩大并向郊区扩展;而住宅与工作地点的远离又会使居民对汽车需求的增加。同样,居民拥有汽车之后,对远离城区住宅的需求将大量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城郊住宅业的发展。另外,去年,我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其中用于公路建设的投资计划达1800亿元,而公路建设的回报靠的是车流量不断增加,因此,公路建设与汽车的增加应是同步的。显然,我们把住宅和汽车作为消费信贷的重点;既是保证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协调的需要,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以及保持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需要。

记者:由于体制和认识等原因,我国消费信贷长期严重滞后于生产信贷,消费信贷基本上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因此,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消费信贷发展的政策环境。

张其佐:是的。我认为消费信贷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转变消费观念。在我国市场经济已步入买方市场和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提倡适度负债和超前消费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转变“无债一身轻”的消费观念,从无债消费转变为适度负债消费,从滞后型消费转变为适当超前型消费,逐步提高居民的消费信用水平。

——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未来两年内,实际消费可能继续受居民收入增势减缓和职工下岗待业的影响持续走低。因此,国家在收入政策上要采取增加收入的措施,保证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一个合理的增长幅度,同时在分配政策上要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加快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有钱敢花,从而改变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预期,以刺激消费的合理增长。

——深化消费体制改革。消费体制改革的意义在于修正政策自身“结构失衡”,使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诸环节的改革衔接起来。当务之急,是要全面取消“短缺”经济下限制消费的政策,将传统的福利化消费模式改革为货币化、市场化的消费模式,从而使有效供给和最终需求连接起来,使生产信贷与消费信贷得到均衡发展。

——把消费信贷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货币工具。消费信贷是市场经济货币信用关系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缓解生产和消费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是使消费增长速度适度生产增长速度的金融服务产品。根据货币和社会再生产原理,由于耐用消费品需求很容易追随经济周期变动,而消费信用过度或滞后都将加剧经济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经济和货币政策目标。在经济繁荣阶段,消费信用会大量增加,从而使消费需求上升,刺激生产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而在经济不景气时,会造成消费购买力下降而导致消费信用下降。如果中央银行仅采取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和货币工具,则对这种周期性的变动不能施加迅速有力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国际国内需求不足,生产过剩,而且又出现通货紧缩的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着力点要继续采取实施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并把刺激消费作为刺激内需的重点,以此改善供给结构。货币政策目标,一方面是调控投资信贷规模,间接调控消费基金的增长;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调整银行存款利率来调整储蓄与即期消费量的相互转化。另外,扩大消费信用实际上也带有扩大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性质。

记者:为了充分发挥消费信贷的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当前要重点抓好哪些工作?

张其佐:一是要完善个人住房和汽车的抵押贷款业务。以个人住房和汽车为主的消费信贷、投资信贷、生产信贷并称为三大信贷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比,我们差距较大,发展的潜力也大。二是增加新的金融品种。在大中城市,要适时开办电脑、钢琴、空调等大件消费品的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贷,对城镇文化娱乐、旅游、教育、体育等消费也可搞消费信贷;在农村,要及时开办农用车等农机具和电视机、洗衣机的消费信贷业务。同时,要大力发展银行卡的个人消费信贷,有条件的居民可以开办个人支票帐户存款。三是加快发展地方性、互助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四是构筑新型的消费信贷体制,抓紧消费信贷的立法工作。五是为开展消费信贷寻求新的融资渠道。

标签:;  ;  ;  ;  ;  ;  ;  ;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访中青年经济学家张启祖_消费信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