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论文_冯晓芳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论文_冯晓芳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城关小学 陕西省 延安市 7172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还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以期促进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在小学语文课上识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语文识字课的开展,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汉字方面建立良好的知识基础,这也是开展阅读以及写作的重要前提。在语文识字课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学生在语文识字课上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提升,并且可以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锻炼是有一定好处的。本文分析如何在语文识字课上对传统文化展开渗透,希望对语文识字课的开展是有一定借鉴作用的。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吸收民族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既是新课标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必然选择。

1.传统文化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热情

汉字具有以形表意的能力,其自身所携带的传统文化内涵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当有兴趣去探究汉字造字以及使用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时,学生就会拥有主动识字的欲望。如此一来,就可以转变识字教学的性质,由被动变主动;课堂氛围也会随着孩子们的深入探索而变得更加生动、热烈,识字教学的成效可以明显提升。

2.提高识字教学成效

汉语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的语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汉字书写难度大。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并不遵循汉字的造字特点以及习字规律。这就导致了小学生识字效率低下,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在识字教学之中,教师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渗透,向学生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对汉字的字形特点以及表意特点牢记于心,提高识字教学成效。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1.建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需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首先,教师需做好榜样,先提高自身传统文化底蕴,了解并热爱传统文化,进而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学习氛围的构建可借助班级文化,采用黑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进行展现,将一些简单易懂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张贴在教室展示墙上,以提高班级的传统文化气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传统节日》这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堂中向学生讲解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寻找生活中体现此传统文化的行为,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中秋节家人团圆、吃月餅、赏月等,并通过画画和简单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而后将学生的成果展示在教室展示墙上,使学生之间得以互相交流学习,且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增加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了解汉字历史,激发求知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文化传承中,只有“汉字”成为了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从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一直发展到今日,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各种字体异彩纷呈,这是中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汉字的产生、演变,汉字的造字方式,汉字的音、形、义等,能使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

3.背诵和书写古诗词

古诗词是前人留下的文化财富,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心智价值。古诗词的特点是朗朗上口以及精炼唯美,适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本身的记忆力是非常活跃的,古诗词中包含着汉字知识,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古诗词中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学生本身的年龄是有限的,但是可以从古诗词中吸收很多的文化营养。另外对古诗词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也会坚定学习汉字的信心,其实古诗词与汉字都是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习古诗词一方面是体会其中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对汉字的学习。

4.利用多媒体形式,结合传统文化,开展识字教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积极向着多元化,广泛化迈进。目前,小学生对文字是十分敏感的,而老师的教学模式非常单一,使学生失去了对识字的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让他们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一些好的方式方法,让自己去教书育人,创新工作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可以通过PPT、图画、音频以及视频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识字的注意力,识字教学对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很重要,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成语故事的动画小短片进行播放,有效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渗透传统文化。

5.拓展课外教学资源,延伸学习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渗透不仅只局限于课堂中。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来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在课后可以给学生们布置有关学习传统文化的课后作业,比如可以向学生们推荐一些传统文化的书籍。让学生们自己了解传统文化:也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个传统文化读书角,放置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方便学生们在课下进行阅读及预览;另外,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古典乐器等,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汉字和传统文化本身也是紧密相连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识字教学中充分渗透传统文化,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稳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的策略研究[J].陈兰玉.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

[2]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探析[J].扎国庆. 当代教研论丛.2019(08)

[3]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潘茂军. 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8)

论文作者:冯晓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时代》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论文_冯晓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