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年体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年体育提高青少年体质的意见_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论文

加强青年体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年体育提高青少年体质的意见_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论文

加强青少年体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体育论文,全社会论文,体质论文,意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最高规格的文件,是我国亿万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全党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此我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青少年的健康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工作。建国伊始,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并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确定下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也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体育工作有过很多重要指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青少年体质健康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地把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并决定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李长春同志、刘淇同志、陈至立同志亲自参加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仪式。国务院于5月25日专门召开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意见》进行部署。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心、重视是前所未有的,青少年体育工作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任务十分繁重,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体会,《意见》着重强调了三个方面:

第一,《意见》把青少年体育工作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战略位置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意见》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在当今时代,体育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根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它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才可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创造力,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是国家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中,国民健康是和人均GDP、教育等并列的重要指标之一。青少年健康又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了健康才有青少年的幸福生活,才有每个家庭的和谐安宁。另一方面,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提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在国家层面,体育是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途径。从乒乓外交、女排夺冠、重返奥运会到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体育所激发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层面,体育锻炼又能培养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承担风险的能力,学会竞争与合作,理解成功与失败,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第二,《意见》凸显了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问题的紧迫性。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总的健康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突出问题,特别是多年来学生耐力、力量、速度等部分体能指标持续下降,如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速度素质(50米跑)约87%的年龄组出现下降,爆发力素质、力量耐力素质的测试指标全面下降。同时,初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达到58%、76%,经济发达地区青少年肥胖率上升,部分农村地区青少年存在营养不良问题。报告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胡锦涛同志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扭转这一趋势,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第三,《意见》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作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关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实际上是这一历史性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牵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因此,《意见》的着力点,是把青少年体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纳入到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财政的职责中,把学校体育、校外体育、社区和家庭体育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为青少年体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社会环境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意见》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预期的目标才能实现。

二、当前青少年体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意见》中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政策举措,都是根据当前青少年体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总体来看,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青少年体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例如,青少年营养状况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据统计,2005年青少年的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比2000年下降1—2个百分点。二是国家财力的大幅增加使国家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增加。近年来,各个城市都在进行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并利用财政投入、体育彩票资金在社区、农村完善全民健身的设施。三是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近年来,一些学校体育场地焕然一新,体育器材不断完备,体育经费逐年增加。

但是,不利的因素仍然很多,特别是在一些旧的矛盾尚未解决的同时,又出现一些新的矛盾。

首先是“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没有落到实处,社会、家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很严重,一些地方还有加剧的趋势。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将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考评校长的唯一指标,很少关心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体育成为学校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今年1月对8省(市、区)8000余所学校的调查显示,76%的学校没有按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平均比规定课时少1—2节/周;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不能保证,其中有37%的学校没有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很多家长对子女健康的关心远远比不上对学习成绩的关心,甚至认为体育锻炼是不务正业。调查显示,有12%的家长明确表示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应试教育带来的沉重课业和心理负担,挤占了本应属于青少年游戏和玩耍的时间,夺走了孩子活泼快乐的童年。

其次,体育设施条件落后仍然是制约青少年体育的重要因素。一是学校专职体育教师严重不足、兼职体育教师素质不高。调研表明,专职体育教师配备率平均只有38.82%左右,农村小学中约有80%的学校聘用兼职体育教师上体育课。二是多数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难以满足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要求。城市学校由于生源增加,新建教室和办公楼往往占用体育场地,使学校体育中的人地矛盾更为突出,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场地狭小、器材短缺的问题。学生在马路上进行晨跑、早操,这是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到西部农村都普遍存在的现象。三是青少年校外、课外体育活动往往无处可去。公共体育场馆不对青少年开放,或只举办收费较高的项目;社区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现有的设施也往往更多地考虑成年人的需要,不受青少年的欢迎。四是农村学生卫生、保健等保障条件差。以学校饮用水为例,有63%的学校是通过自备水源供水,其中有一半的学校使用的是易受污染的自备浅水井或河塘沟渠水。

第三,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新情况、新因素也影响青少年体育工作。例如,由于家庭和青少年缺乏科学的营养指导,导致青少年肥胖和超重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少数农村学生仍然营养不良,需要政府及时有效的干预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独生子女时代的体育安全问题也是新时期青少年体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调研显示,一些学校降低体育课难度,减少体育活动时间,主要原因是担心出意外事故。这就难以达到体育运动增强体魄、磨炼意志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切实加强体育安全的管理,同时也要明确学校管理责任的边界,完善意外伤害的保险制度。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也在和体育锻炼争夺青少年有限的课外时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的调查显示,在总计1.37亿的网民中,18岁以下的占17.2%,其中网络成瘾者又大多数是青少年学生。将这些青少年学生吸引到有益健康的体育活动中来,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三、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

让孩子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每天锻炼一小时,在体育运动中锻炼成长,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心愿。为了未来一代,社会各方面应当凝聚到这一共同的目标下,采取协调一致的步骤,共同推进《意见》的全面贯彻落实。

一是全社会都要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正积极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并把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到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这些工作的推进,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这里首先是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特别是能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考核学校的工作,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衡量教育质量和水平。如果我们的领导同志到学校指导工作、调查研究,首先关心、过问的是青少年的健康素质,学校体育工作必然会在较短的时期内有较大的改观。其次是各个部门齐心协力的监督、帮助,尽快落实《意见》提出的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器材支持项目,健全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营养干预机制,完善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政策举措。同时,社会各方面要支持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支持学校进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鼓励学校用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抓学生的体质健康;企业和社会团体可以采取提供体育场地、捐助体育器材、组织体育竞赛等形式积极参与学校体育。

二是要充分利用公共体育资源发展青少年体育运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相结合。例如,北京市在奥运场馆建设中,将一部分场馆建在大学校园里,既节约了建设资金,又便于日常管理,同时也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新建大型体育场馆主要建设在学校,这是值得各地认真研究和推广的好思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也可以尽可能地建设在中小学,既为学生服务,又为农民服务,把农村社区、家庭、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都带动起来。已有的各种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应当尽快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等各类校外教育机构,要多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少办一些学科性的补习班。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各类网吧、游戏厅等的规范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三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和家庭的作用。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在少年儿童进入学校之前应当具备一定的健康卫生意识和体育活动习惯。因此,家庭教育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关键一环。政府、学校、媒体和社区应当通过真实、生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鼓励父母经常带孩子去体育场所,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活动、锻炼。社区要在假期和周末组织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和孩子们广泛参与的体育竞赛,并和学校、家庭加强沟通与合作,努力建设健康社区、运动社区。

四是要借奥运东风推动青少年体育迈上新台阶。我们即将迎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会属于全体人民,更属于青少年。一届成功的奥运会,应当促进全民族特别是青少年体育水平和健康素质的提高。要借奥运的东风,通过新闻宣传、公益广告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宣传以体育锻炼为荣的观念,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使青少年体育成为社会公众热心的公益事业。现在距奥运开幕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们要抓紧工作,抓住奥运会这个机遇,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奥运会中来,让他们充分领略体育的魅力,深刻理解奥运精神,这样青少年体育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一定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标签:;  ;  ;  ;  

加强青年体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年体育提高青少年体质的意见_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