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开放式试题编制初探_地理论文

地理开放式试题编制初探_地理论文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编制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放性论文,试题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五省(自治区)开始实施,新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来表述课程目标。但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广大的教师都反映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思维过程、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评价非常难操作,也非常难把握。

笔者认为,开放性试题是一类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题目类型,也将会是以后地理高考试卷中的一大特色,因为毕竟只有这个类型的题目才能兼容各种版本教材的差异,很好地体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开放性试题的概念

我国学者对有关开放性试题的研究的文章比较多,也取得了一些研究的成果,但地理学科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可能是地理学科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还没有深入。那么,什么是地理开放性试题呢?地理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的、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的一种地理试题形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地理试题的不足,在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着封闭性地理试题无法取代的优点。这种题型符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地理新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中可以大力加以提倡。

二、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多种层次,从最低级的记忆与复现、再认,到高级的分析与综合,应用与评价,创造性思维等。设计得好的地理开放性试题不仅能够客观地检测学生的各种水平,并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开放性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的开放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首先在选题和立意上具有开放性,考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观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同一现象。其次,在问题的设计上也具有开放性,不再单一地指向某一知识点,而是要求考生灵活地运用某一类知识做答,给考生留有多角度答题和思考的可能性,能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地理开放性试题是有条件的,条件隐含于试题材料或设问中,并不是越开放越发散越好,它有赖于命题者对开放程度的准确限制。

2.答案的不确定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对同一问题有自己不同的认识,有时甚至可以出现一些相反观点。这样的设计给教师的评分或者评价学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却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考查。

3.问题背景的实践性

美国地理学家普雷斯顿·詹姆斯在讲到地理科学发展的前途时曾说:“要使地理研究为年轻一代所吸引,一个强有力的方法就是在于清楚地表明它对于解决重要问题时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抽象的概念需要结合实际的应用,不掌握这一点,就会使地理工作陷入无轻重的境地。”地理开放性试题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这也是以后高考内容改革的核心。考查能力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每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价值,高考试题只有加强应用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科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4.评价的灵活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评价方法比较灵活,不像封闭试题一样有非常严密的答案。开放性试题只要学生回答得有道理就可以给分,可以采用SOLO分类评价法和PTA要素评价法等来进行评分。

三、开放性试题的编制方法

地理开放式试题以试题的开放性、答案的不确定性、问题背景的实践性和评价的灵活性为基本特征,按照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以后的高考中将会逐渐加大地理开放性试题的比例。但是这种地理开放性试题编制的经验还不足,方法体系还不够成熟,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编制方法和评价方法必将成为以后高考命题研究的一个热点,笔者在这里对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编制方法进行研究,权当引玉之砖。

1.从生产生活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挖掘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素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种类型的开放性试题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但是在编制上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试题编制人员关注生产和生活,并且能够将生产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地理问题。

例1 去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二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

(1)请你帮赵亮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赵亮的住房想得到最多的阳光,请你帮助他选择楼房的朝向和楼层。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的理解及应用的试题,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又具有开放性。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感觉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2.利用假设情境设置开放性试题

假设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很多科学研究都是从假设开始的。利用假设的情境来设置地理开放性试题,是地理开放性试题编制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运用这种方法编制地理开放性试题时需要把假设的情境跟学生的知识面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假设是在学生的知识范围之内的,学生通过思考是可以解决的。

例2 假如没有黄赤交角,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只要求写出一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现象)

例3 绘制一个假想地区的略图,编绘这个地区不同历史时期(14~15世纪、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末)的三幅地图。在地图上绘出河网、地形(等高线间距为100米)、主要城市和农村居民点、主要交通干线、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界限(土地利用类型)、政治和行政界线。从地理事实现状和历史事实知识出发,简述这个地区发展的特点,说明在上述各历史时期内各种自然和经济事物分布的变化。请不要忘记在地图框架内画出经纬网,并切记在评定你的答案时首先要考虑描述的逼真性(俄罗斯首届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这类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有益的,学生通过思考这种类型的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

3.利用实验、观测、考察等设置开放性试题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在新版的各种高中地理教材中,也都设有地理实验、地理观测和地理考察等活动类型或者试题。特别是广东省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试点省,在今年的高考中就出现了一道实验题。这道实验题的出现,无疑给广大的中学地理教师很大的震惊,原来地理高考试题还可以这样出。广东省高考试卷出题的专家也指出:在今年的高考试卷中出实验题这种开放性试题,是为了给2007年的高考做铺垫的,希望开放性试题的编制能够引起中学地理教师的重视。另外,在一些大型的国际地理竞赛中,这类开放性试题也是必考的内容。

例4 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2005年广东省高考题)

例5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简易的测量当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方案(要求具体写出测量的过程、步骤、使用的工具等)。

这类试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验、地理观测能力,通过考察获得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4.利用小制作设置开放性试题

这类地理开放性试题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条件和过程都是开放的,旨在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及地理实践能力。

例6 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材料:一个地球仪、透明胶、硬纸条。

要求:(1)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条表示上升气流、下沉气流、高空气流、近地面气流。

(2)只制作北半球的三个环流圈,每个环流圈各用3~4个纸条组成环流圈模式。

例7 利用计算机制作气压带、风带、水循环、洋流运动的动画。

地理小制作在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在以后的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地理的快乐。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来制作有关的地理模型、动画,是他们的一项基本技能。

5.写小论文设置地理开放性试题

以写小论文的形式来设置地理开放性试题,是要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和书面表达能力。这种类型的开放性试题的编制的关键是要找到很好的地理素材,使学生通过阅读素材,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写出思维缜密的论文。

例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有好些自然的环境,必须永远排斥在世界历史的运动之外……在寒带和热带上,找不到世界历史民族的地盘。因为……在极热和极寒的地带上,人类不能够作自由的运动;这些地方的酷热和严寒使得‘精神’不能够给它自己建筑一个世界。……历史的真正舞台所以是温带,当然是北温带,因为地球在那儿形成了一个大陆,正如希腊人所说,有着一个广阔的胸膛。”——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二 华北地区,特别是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北京人、山顶洞人到半坡氏族都发迹在华北山地和平原,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都在华北,它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摇篮。——摘自《中国自然地理》

材料三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之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摘自《地理教学》

要求:依据上述材料,写一篇200字以内的小论文。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要理解和发展当今及未来世界就不能离开地理学。地理学架起了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地理学的问题与很多学科都有关,从地质学、水文学、生物学到历史、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地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地域性等特点,非常适合编制开放性试题来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有关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研究也将越来越被重视的。

标签:;  ;  ;  ;  

地理开放式试题编制初探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