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项目为例探析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项目实施关键点论文_董骏

董骏

广州科涤水处理有限公司 511458

摘要: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污水处理厂(站)属于其范畴内的专业性工程,同时也涉及到建设工程领域其他各个专业知识,具有工程专业性与普遍性结合的特点。城市给排水行业,尤其是污水处理站的发展顺应国家有关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水资源的处理与平衡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因此其施工建设进度、质量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工程整体社会效用的发挥。本文以灵山岛尖污水处理厂(含再生水厂)项目为背景,并以项目几个关键施工工序为探析点,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软基处理;深基坑工程;进尾水管;高支模

城市给排水工程,特别是污水处理厂(站),是城市运营的基础设施,其运行的效率及社会效应受施工进度与质量影响较大,项目进度控制良好可以为城市建设运营提供有力保障,项目施工质量提高可以使城市经济建设水平提升,为人们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条件,与城市交通、环境建设以及“海绵城市”工程的实现都有着较好作用。完善给排水施工建设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因此要特别重视此类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1 项目概况及特色

1.1 背景项目概况

灵山岛尖污水处理厂(含再生水厂)项目位于广州市南沙区,该项目的污水处理规模为3万m3/d,再生水处理规模为0.5万m3/d。项目主要内容为:软基处理工程、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主要污水处理构筑、进尾水管工程、工艺设备及安装工程、厂区附属小市政工程等。

1.2项目特色

为缓解土地资源浪费、减少影响周边土地资源的商业价值,提升环境价值、城市居住舒适度。经规划研究及策划方案,确定该污水处理厂(站)选用半埋式形式建设。主要优点如下:(1)占用空间小;(2)噪音污染小;(3)臭气污染小;(4)节省土地资源;(5)温度较恒定;(6)环境景观好。

基于项目定位与建设方式,为实现半埋式污水处理厂(站)项目的特点,作为城市建设者,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以下几个问题重点把握。

2项目管理关键工作与质量控制点

2.1软基处理工程

结合地域性因素,南沙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区域淤泥层深厚。为确保施工阶段项目实施与管理工作顺利推进,针对该项目做了详细的地质勘察与物探工作,较为揭示了地层分布情况。为后续高质量施工提供了完善的勘察设计资料。

图1 拟建场地周边环境照片

拟建场地现状标高约3.8m~4.6m,根据高程控制设计地面标高为8.00m,即需填高4m左右,大面积堆载引起的淤泥层的压缩量巨大,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地基沉降量大,最终的地面沉降将影响厂区内的道路、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对投产后长期运营带来不确定的隐患。因此对本工程需进行软基处理。

为了减小场地的工后沉降,根据项目特点及进度要求,并结合所在地区可工程建设环境、经济效果评价,针对各软基处理工艺进行对比分析:

表1 本项目各种地基处理方案的比较

通过以上比较,本工程主体采用真空预压方式对深厚淤泥进行排水固结法处理,可兼顾减小厂区地面沉降及减小工程造价两方面的要求。

2.2深基坑工程

本项目包含进水泵房污水处理工艺构筑物,该构筑物处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又处于红线范围内淤泥层深厚、砂层较厚的区块,地质条件较差。最初设计方案拟对本工程局部开挖深度较大而平面尺寸较小的进水泵房区域基坑,采用坑底旋喷桩加固+钢板桩+内支撑的形式对该局部落深处支护后开挖。但为尽量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基坑暴露时间较长,跨越次年雨季施工,需对该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进行调。

工程软基处理完成后,进行二次测量及勘察,在掌握场地标高、土层分布及淤泥层的物理性质等实际情况后,对基坑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或优化。并经过多次咨询专家以及数值模拟计算优化进行确认,改为:“局部浅层放坡+18米拉森IV型钢板桩+钢管内支撑”的方案实施推进。

图2 进水泵房处基坑剖面图,优化前(左)优化后(右)

经过优化后的深基坑工程,实施工期缩短了近2个月,不仅避免了雨季施工带来的质量控制隐患,也为项目总体进度及工期提供了有效保障。

2.3一体化厂房主体构筑物

污水厂单体结构设计

1)半埋式一体化厂房建筑物包括构筑物采用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S8的混凝土。上部厂房为单层建筑(屋面加盖),层高11.0m。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高支模的施工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监测观测、专家技术指导,确保施工进度。箱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次梁结构体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该一体化厂房结合单体具体布置,横向设置三条后浇带,纵向设置两条后浇带。同时配合精细化设计、长方向板细密配筋及分仓浇筑等施工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超长结构裂缝的产生。

2.4进尾水管工程

由于该污水厂(站)的进尾水管工程均需联系毗邻的市政道路其中:尾水管总长度约200米,进水管埋设最深处约8米。工程实施周边南侧市政道路已经部分建成,不宜再次开挖、沿江水利景观同步正在施工。工程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难度较大,工程地质条件影响因素较多且不同程度制约着该部分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经充分讨论与论证后,综合考虑为确保尾水管的长期正常运行使用,确定本工程尾水管道由厂区东南侧接出,借由市政箱涵内穿越市政道路。管道穿过道路后,由市政箱涵侧壁接出,再直埋至上横沥水道排放,结合超级堤工程同步实施,排放口位于竹湖南闸箱涵下游,直线距离约32m,环境影响评价可行。具体方案如下图所示:

图3 尾水管线平面布置图

该方案在综合投资造价、对周边环境影响、以及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到减少破堤施工,减少对超级堤稳定性及完整性的破坏,同时也保证了长久工程地质条件变化对尾水管网的损耗的可能性。

2.5 周边环境及安全影响评价工作

该污水处理厂(站)拟建场较为平整,地现状为农田及池塘场,较为空旷,周边需保护构(建)筑物包括:京珠高速、市政道路及管线、超级堤及水利景观等。

在项目实施初期,采取了水泥搅拌桩的加固方式保护京珠高速与市政道路,采取了局部混凝土包封保护方式保护周边管线。

在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被,对较大口径混凝土管道,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导致的管道破坏漏水,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中粗砂垫层和回填。避免管道破损后对周边环境影响。

图4 搅拌桩隔离带平面布置(左)保护市政道路;(右)保护京珠高速

3 总结

污水处理厂(站)工程,不仅是城市给排水工程的代表性工程,也是市政工程的代表性工程,涵盖了其他建设工程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稳定项目定位的基础上,一方面:重点关注设计管理及设计方案优化工作,充分研究可行性方案及具体设计细节,可以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效率,为项目进度、质量增值,为项目投产高效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另一方面:抓住项目实施的关键路线及关键工作,对进度管控重点、质量控制点加强投入,借助项目本身特点与周边资源优势。

论文作者:董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  ;  ;  ;  ;  ;  ;  ;  

以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项目为例探析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项目实施关键点论文_董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