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石镜,周亚茹,黄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 四川 成都 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管理中的作用。方法: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的护理,实验组31例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血压情况及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控制和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成员间的相互协作,能有效控制血液透析患者的干体重达标率,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血液透析;干体重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2-0032-02

Effect and analysi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on dry weight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Shi Jing,Zhou Yaru,Huang Dan.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Sichuan 61007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on dry weight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63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32 cases of routine nursing, experimental group 31 cases on this basis to carry out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Results For interdialysis weight control and blood pressu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for dialysis,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e activity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ate of dry weight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Hemodialysis;Dry weight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全称品质管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这个小团体,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动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员参加,对自己的工作现状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称为品管圈活动[2]。血液透析的目的之一是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临床上以干体重为标准,干体重是透析工作人员对病人进行超滤脱水的依据和目标。本科室于2013年1月成立了品管圈,对实验组3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体重进行了品管圈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2017年1月—10月在四川省中医院血透中心行长期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1例,其中男14例,女17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16例,女1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2.方法

2.1 成立品管圈

品管圈由血透中心的6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2名,由1名本科学历的护师担任圈长,以“平衡圈”作为圈名,寓意每一位肾衰竭的血透患者都能保证体内水代谢平衡。

2.2 确立目标

本圈成立的目标即为“加强血液透析患者的干体重管理”。

2.3 调查现状

圈员详细讨论了各种干体重管理不善的原因,具体分析了实验组31例患者干体重管理现存的问题。

(1)干体重设置过高,慢性体内液体负荷过多——所占比例(9.6%)。

(2)干体重设置过低,透析时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所占比例(6.4%)。

(3)患者饮水过多,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护士知道不到位——所占比例(74.1%)。

(4)患者更换衣物,称重护士指导不到位或未及时记录——所占比例(67.7%)。

(5)透析中进食,超滤未增加--所占比例(6.4%)。

2.4 解析

圈员通过调查做真因验证,经认真解析后,得出患者干体重管理不善的真因:缺乏相关的宣教资料;健康教育不到位,尤其是饮食教育;称重流程不合理及执行不到位;透析中不合理进食;护患、医护沟通不到位,缺乏对患者透析充分性的深入评估。

2.5 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

圈员寻求改善对策,并对每一对策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分,按80/20原则共拟定6个对策进行改善实施。

2.5.1制作宣传手册 介绍干体重的相关知识,重点突出饮食指导,将饮食原则、三餐安排及食物的替换、如何计算及控制水钠摄入、饮食禁忌等做详细的描述。

2.5.2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加强教育,掌握患者的实际饮食、饮水情况,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共同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5.3落实责任制护理 将患者分组落实到每位圈员负责分管,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评估、诊断并实施。

2.5.4修改称重流程,严格执行 规定所有血液透析患者的称重必须有护士在场,护士长合理排班,专人负责称重。设计专用记录本,称重后及时记录,保证正确性。

2.5.5透析中合理进食 透析前应增加用餐量,尽量避免透析中进食,或仅进食少量面包、馒头等干食小点心,血压过低者更不要在透析过程中进食。

2.5.6加强护患、医护沟通,合理设置干体重 每次透析前后都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特别对体重增长过快的患者和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患者仔细询问并分析原因,并与医生及时沟通,重新正确评估干体重,确定超滤量。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运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表3 两组患者体重增长控制、透析前血压及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透析前血压控制及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总体差别(χ2=6.529)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少,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少,说明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

5.讨论

血液透析疗法(HD)主要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终身替代疗法[3]。干体重的评估没有明确的客观指标,尤其是初次进入血液透析的病人,更多依靠护士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有无胸闷、憋气及颜面、下肢水肿、颈静脉充盈、肺部啰音等来判断[4],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是指本次透析前体重减去干体重,应控制在干体重的3%为宜[5]。本研究通过对血液透析病人干体重的严格管理后,病人的急性并发症明显减少,透析过程平稳,病人的焦虑、紧张情绪也有明显的好转,透析后生活质量提高,并且病人亲自参与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王利香,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8,6(1):255-256.

[2]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3]林凤娟.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78-79.

[4]徐立,郑明香,刘必成.护理干预在持续准确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中的作用[J].中国血液净化,2007,6(2):18-19.

[5]周建芳,张红梅,黄兴华,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9,8(6):505-506.

论文作者:石镜,周亚茹,黄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石镜,周亚茹,黄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