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村志”台湾地名观察_台海时事论文

“全球村志”台湾地名观察_台海时事论文

宝岛台湾地名观察(地球村纪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球村论文,宝岛论文,台湾论文,地名论文,纪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能由于远古结绳记事和图腾信仰的影响与延续,中国人自古有一种非常盛行的标记文化。即他们生产出一种产品,要打上自己的标记。如:张荣记、李仁记、同春堂、万福堂……或者直接刻上主人的名字。这种标记后来发展成了商标和品牌。农民在自己开荒、拓土的地域打上产权标志,和作家、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上署上名字一样,不仅是一种版权标志,而且具有传承的标示作用。我们家乡许多村庄的名字,都是原始开拓者的标记。如:小古庄,是姓古的祖先开拓的;王屯,是王姓先人创造的;张庄,张姓祖先是它的拓荒者,这是无可争辩和置疑的。而这种现象,在祖国宝岛台湾,比祖国大陆任何一个省市都要明显和突出。这正是祖国宝岛的历史和地理相凝集的地域文化的独具特色。

台湾的两千三百万人口中,几乎百分之百的都是不同时期中国大陆的移民。据史册记载,大陆从汉朝开始就向台湾移民。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就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余军人去台湾。(《三国志·孙权传》)。公元1620年,明万历年间,明朝政权正式定下“台湾”地名。1662年,我国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数万大军抵台,从荷兰人手中将台湾收复。郑成功复台后,三代郑氏政权领导移民对台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那时台湾的行政区划为一府、两县,即承天府(台南市),天兴县(嘉义)、万年县(风山)。澎湖另设安抚司。1885年,台湾正式划为一省。清朝后期,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居民,有许多人移居台湾。1949年,大陆又有二百多万军民,随着蒋家政权的败落,漂流到了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来自祖国大陆的人们的栖息地。因此这个岛屿上遍地都是它的最早的主人打上的一个个标记。这些地名,大都与他们原来在大陆上的旧家园的名字相同或相似,以示纪念。

台湾诗人施善继在《左转迪化,右转酒泉》一诗中,描写了一个从大陆去台的退伍老兵,在台北当计程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乡愁,意识流式地将台湾和大陆,历史和现实相交叠的情景。该诗写道:“左转重庆/右转南京/过太原,过承德/左转天津/右转北平……”一语双关,一词两意;即是大陆的地名,也是台北的街名;既是祖国历史的再现,又是眼前的乡思情愁的体现;既是珍存生活岁月的脚印,又融入今日生活的景象;深刻暗示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北市以大陆地名作街名的很多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咸阳街、临潼街、迪化街、安庆街……不单单是台北市,即使台湾的县城和县城以下的乡镇,以大陆地名命名的也比比皆是。例如:台东县就有:武昌街、汉口街、长沙街……无疑,台湾的这些地名的出现,与祖国大陆的相关地区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台湾有许多地方名称,还直接采用祖国历史朝代名和历史人物名,或是古代历史传说名,以显示其历史内涵和当地人的历史爱好和信仰。如,澎湖县的著名风景名胜“李鸿章古堡”就是一例。该古堡位于澎湖群岛西面,既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又是极美的“西屿落霞”景区。这个古堡全部掩蔽于玄武岩层内,墙垣坚固,隧道隐蔽而宽阔,可容纳驻军50余人,被台湾列为一级古迹。此堡为清朝李鸿章派人所建,故以李鸿章之名命名。

澎湖群岛的中心地带,有一个最大的岛屿,名叫“望安岛”。岛上农牧业非常发达,风光极佳。该岛的第一名胜是天台山上的“仙人脚印”。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到此游览,留下此遗迹。历来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此处都有盛大的祭拜活动,纪念吕洞宾的游踪。大陆曾有无数人士游过澎湖,或在澎湖定居,但是,只有神仙才有此优厚待遇。位于澎湖群岛西端的花屿岛上,留有吕洞宾的另一个脚印,也是该岛第一名胜。吕洞宾到底是神仙,非同常人,不仅步子特大,一步跨两岛,而且下脚极重,一脚下去,山石上便留下深深的印痕。这个传说引人遐想,吕洞宾到底是八仙之首,目光能穿透时空,在很早很早以前,他就意识到将来会有外国人入侵和不肖子孙搞分裂活动,因而有意将脚印踩得深深的,在巨石上留下脚印以粉碎妄图占有和分裂者的梦想。如今,当地老百姓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的盛大祭拜活动,就是对吕洞宾维护祖国统一的远见卓识的庆贺。

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宝岛上以“中山”命名的街道、公园、大学等,随处可见。此外,台湾新营地区还有夏禹路、殷商路、周武路、隋唐路……这是炎黄子孙为崇拜和纪念自己的祖先,将祖国的历史以地名的方式珍藏。

高雄市和台北市是台湾南北两极的最大城市,这两个城市的地名各有不同特点。台北市的街道命名偏向于物质,而高雄市街道的命名则偏向精神。多以祖国古老的伦理道德为内涵。例如,高雄市有五福街、六合街、七贤街、八德道、九如街、十全街、一心街、二圣街……这是在告诉和启发人们,做人要以文圣孔子、武圣关公为榜样;要守七贤八德之规,要有五福六合之喜;要达九如十全之效。这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留下的遗迹;这是中华儿女的心灵和伦理的印迹。本人有幸曾三次访台,并作环岛旅行。曾在台湾最南端的屏东县的山村和最东面的海滨台东县的农村小住,也曾在台北、高雄、台中、台南等大城市宿居,曾亲自感受过当脚步踏在迪化街、酒泉街、南京街、开封街……时,脚步和心灵共振;历史和现实同声共鸣;台湾和大陆紧密相连的强烈感觉。我甚至微微地听到七贤二圣从久远的历史隧道中传来的回声。这种感觉与回声,在我回到大陆很长很长的时间以后还久绕不去。中华祖先筚路蓝缕开发台湾,洒下的一滴滴血水和汗水,幻化成大地上的一枚枚鲜红的图章,不断地在眼前晃动,晃动。

标签:;  ;  ;  ;  

“全球村志”台湾地名观察_台海时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