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都市空间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在我国日益发展的建筑行业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已经成为一项兼具复杂性与长期性的重大工程,生态建筑的广泛推广和不断进步也将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以就是不仅要从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上考虑,还要从人们居住环境上来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设计出的以自然生态为原则,又可以满足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生态化建筑。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观;应用
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地改善,与此同时人们对住宅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生态建筑理论如何能与现代建筑设计充分结合就成为建筑行业和建筑设计者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一、生态建筑的涵义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现在有一些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这些建筑基本不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而是在节约经济的条件下达到原生态的目的,但这类建筑虽然具有生态化的特点,但其达不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也缺乏可持续性,所以不适宜普遍性,另外,不使用现代化的技术,也不符合可持续的生态观。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目前,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长期性的国策,这是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在建筑工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大自然的法则,充分尊重自然,切实考虑到自然生态坏境中的生物圈,不能因为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把原有完整的自然生态链切断,这样生态建筑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双向调和。
2 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原则
生态建筑在进行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界空间,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具体来说,建筑设计人员要科学的设计建筑的布局和规划,充分利用空间资源的优势去开拓建筑空间,楼房类的高层建筑就是空间利用的最典型代表,此外,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还可以融合更多的自然属性,并通过严密的设计让地下、地面以及地上这三个层面的空间可以充分结合使用,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建筑空间,这样就可以使生态建筑的设计达到最优状态。
3 充分结合地域地理条件的原则
生态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也不能忽视地域地理独特条件的重要性。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同时一定要特别关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还要在综合的考虑当地气候、地质、能源分布、建材特点、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地域特殊属性的情况下对生态建筑的工程设计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和掌控,这样才能让生态建筑受到更多当地民众的认可与喜爱。
三、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具体应用分析
1 利用先进科技解决建筑设计中的生态问题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往往会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生态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借助现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手段。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建筑生态环境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的了解和把握,再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建筑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科学化的评估,然后再评估结果中分析总结出建筑设计中生态问题的影响因素,最后再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将这些生态问题及建筑隐患进行有效的排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将相关的科技手段利用于建材的应用及处理上,最典型就是通过科学技术将自然能源的效力融合到建筑设计当中,从而打造出整体化的生态建筑体系,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同时也完美的实现了资源利用新模式的开发。
2 合理规划生态建筑设计中的空气流通问题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住宅空气流通的问题往往会受到住宅所在的总体建筑体系布局设置的影响,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建筑群的风环境因素,一般专业的设计人员都会对建筑设计的风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包括风坏境的相关知识和风环境的相应检测技术等,专业的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建筑的外观美观度及空间利用程度,更要特别重视风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因为风环境的规划和设计直接会影响住宅的空气流通问题及居住者的身体健康,一个良好的、科学的建筑风环境能够营造建筑群以及住宅内部良好的空气流通度,还可以使生态建筑实现冬暖夏凉的理想化状态,从而增加住宅的舒适度。
四、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加强生态建筑观是十分重要的,而关于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环境的相关规划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建筑观时,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建筑环境规划,这是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运用之一。建筑设计中要想体现出生态建筑观,建筑师在设计时,就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使建筑物能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将生态建筑观作为建筑物建造的指导理念,对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各种环境破坏或是资源损耗进行预算分析,充分协调建筑物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减少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和谐的发展。
2、建筑形态的设计
建筑形态设计指的是建筑物的外观造型。作为一名好的建筑设计师来说,对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应当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准确的掌握建筑物周围环境所拥有的资源,从而将其所设计出的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统一,使得生态建筑观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进而使建筑设计的更加合规合理,更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建筑物形态设计的更加合规合理,符合自然界环境的相关规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物所带来的一些污染和能源损耗,提高建筑物周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的破坏程度,使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能够得到更好的运用。
3、节约资源
生态建筑观本身就是要求节能、环保,建筑物在进行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构造时,首先,应当尽可能的采用环保、无污染的材料。尽可能的采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物在建筑设计中所产生的污染,使得建筑生态化理念不断地加深,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使建筑行业生态化的更好发展。其次,应当及时的对建筑后期剩余的材料进行回收。建筑后期的材料进行及时的回收,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的浪费,还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再次,应当尽可能的使用新型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强这些新型能源的运用,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型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而促使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更好运用。
结语:近些年来生态建筑的建筑理念,慢慢的被人们所认识,它是在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建筑的设计,将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让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的健康、舒适。
参考文献:
[1]谢静.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
[2]李佳林. 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2014,(01).
[3]张明辉,叶紫 .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
论文作者:李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环境论文; 资源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