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高建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高建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32

摘要: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核心技术,混凝土技术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的年限的长短,因而,只有不断地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摸索和创新,才可以提升和加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才能真正提升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

1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混凝土的选材

混凝土的组成是分别又水泥、沙、石、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和水等原材料,通过一定的比例混合,再加以搅拌而形成的。由于现在生活的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加强,因此在城市建筑施工中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这样的做法不但提倡了绿色施工,还能有效避免和减少施工中的嘈杂和污染。混凝土的类型应根据不同建筑施工部位,不同的施工环境现场,结合实际的设计图纸等要求来选用,因原材料、拌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很多建筑物在施工过程或交付使用时常伴随有裂缝,这就要求在选择水泥时必须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和适当的掺和料、外加剂,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弱水泥水化热和降低水化过程中放热的大小,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和减少裂缝的产生。

1.2混凝土配比与搅拌

决定混凝土的质量好坏最关键的是混凝土的分配比率,而最后建筑工程的优劣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混凝土配合比的处理。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最佳的配合关系需要我们做到下面的四个要点:①拥有更多的数据分析,把握以往的经验技术,切实牢记各个要求,熟悉各种各样的混凝土的性质、特点,从实际经验出发,有效的进行配比;②记住配比混凝土原料的关键要点,为其提供经验理由;③要注意实事求是,结合实际情况,融汇变通,及时的变更;④记录下来每次配比后混凝土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对以往的配比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混凝土的质量好坏在于水质,水的多少,水和胶之间的比率、砂的多少,水泥的强度以及其中泥的用量等等各个方面。做好这些工作会便捷以后的生产。那如何得出施工配合比呢?首先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是基础,因此,了解施工所必须的环境,针对原材料进行检查,由实际计算配合比,并把配合比装订成册;根据这些数据,先看水和胶这一项的影响。选出三组,采用不同的水胶比,这三组之间的差距在0.05之间。从混凝土相关性能进行对比,如防水性、聚合性、紧硬度、保水性、粘聚性、流动性等,再从中找出符合客户要求且性价比最高的,调整配合比,得出结论,进行生产就可以了。

搅拌时加料的顺序通常情况下是采用的一次投料法,将砂、石、水泥和水一起加入搅拌筒内进行搅拌。但是要注意在搅拌水泥混凝土之前,先在料斗中装入石子,接着将水泥和砂装进去,水泥要夹在石子和砂中间,这样上料的时候能够避免过多的水泥飞起来,造成浪费和污染,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水泥和砂子不至于粘住斗底。料斗会将砂、石、水泥一起装入到搅拌机内并同一时间加好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加料顺序是二次投料法。这种方法的具体过程是工作人员先将水泥、砂和水加入搅拌筒内进行充分的搅拌,等到这些原材料成为水泥砂浆之后,再在这个过程中加入石子将其搅拌成水泥混凝土。

1.3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可按量的多少来决定运输方式:用量多的情况下可在基地直接运输,但在运输前必须确保混凝土已经凝固硬化之后方能实行运输。这种大型混凝土的运输要求在卸车时车身的高度要与地面距离在 2m 以内,同时要与地面呈现的幅度是 90°角,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不被运输等因素所破坏。在用量不是很大情况下,可采取现场混凝土材料的搅拌,这样小型的操作,只需小型的翻斗车或双轮手推车运输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既能节省成本,又很适用。还有一些施工地点和搅拌位置比较高或是比较偏远,只能采用塔式起重机和混凝土泵来进行运输,混凝土运输的方式是多种的,采取的运输方式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而定。

1.4混凝土振捣

在开展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前,工作人员要对预埋件、钢筋和支架等设备做好检查,并做好相关性的记录,等到这些内容都能满足设计的要求之后,就需要对模板、钢筋上的灰尘以及杂质等进行清理工作。一旦发现孔洞和缝隙都要堵严,避免这些细节问题影响到振捣的最后质量。在浇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确保不能出现离析的问题,所以水泥混凝土自由下落的高度一定要控制在 2m 的范围之内,假如在工作中遇到自由下落高度比较大的情况,我们无法认为将其控制好,这时就要采取别的措施,使用溜槽或者是串筒,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出现水泥混凝土出现离析的问题。溜槽都是使用木板进行制作的,在其表面还要包上一层薄钢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其水平倾角不能大于 30°。串筒的制作材料是薄钢板,每节筒长度保持在 700mm 左右,筒内还要设置上缓冲挡板。就一般情况而言,一旦上面所讲到的这些技术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中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就能得到良好的保障。

1.5混凝土浇筑

在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中,一般可分成墙体、基础底板、顶板以及楼体等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在对墙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我们需要先用砂浆浇筑 5cm,采用铁锹下料,确保浇筑的高度要维持在 40cm 左右;对基础底板的混凝土浇筑,由于需要用到的混凝土较多且板层偏厚,所以工作量会更大,在实际施工当中要对基础底板的散热问题加以重视,避免因为混凝土固化发出的温度导致底板的表面形成拉应力,从而产生难以修复的裂缝;在对底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尤其要重视施工缝问题,要保证底板连续性;在对顶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通常会选用平板式振捣器,沿着垂直方向缓慢振捣,确保虚铺厚度要比顶板厚度更大,而如上述所言对较厚的顶板要选用插入式振捣器展开振捣。除此之外,在展开分成浇筑的过程中,两层分别进行建筑所间隔的时间不得超出 2 小时,更要在浇筑完毕后用抹子做好找平工作。

2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生石灰与水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样情况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一周,此时大量水泥完成浇筑产生的热量使得混凝土自身温度上升,在混凝土表面,不同部分压力有所差别,整体上出现拉力差。降温后,表面已经自然凝固的混凝土发生的变化不大,但是内部热量差加大,内部拉力增加,最后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2.2 混凝土的养护控制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是整体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耐久性。混凝土的养护主要可以包括浇筑前的材料养护和浇筑后的墙体养护。对材料进行养护可以包括,材料的合理调配,尽量不存储太多的材料,避免积压时间过长材料变质,另外还包括对在库材料的保管,根据不同类型混凝土的特点,指选择不同的放置环境。浇筑养护则可以概括为,浇筑完成的前一段时间,先对外侧的浇筑工程架进行拆除,同时进行墙体全方位检查,尤其是预防墙体裂缝的问题的发生,有效控制因为日晒时间过长出现的塌裂问题。浇筑后期,一般是两天左右,应该对直接裸露在外的墙体进行一定的遮护,防止墙体的黄化,而且时间不宜过短,保证在一天15小时,持续20天左右。

结语

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属于最为常用且最为关键的技术,其技术工艺的有良心以及对技术要点的把握程度,都会对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形成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在展开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规划,采取科学技术方法与工艺展开施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8:119-120.

[2] 周成乙.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J].河南科技,2018(22):135-136

论文作者:高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高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