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讨论文_冯阳1,周武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讨论文_冯阳1,周武2

冯阳1 周武2

(1.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310016)

(2.杭州亿普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 要】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建筑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发展,同时为人们的生活居住提供了条件。目前,从事我国建筑领域的企业也逐步增多,为了在市场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企业间在各个方面相互竞争。其中,施工技术的管理作为建筑质量管理中的的重要内容,有深刻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和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并提出几点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在国内,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研究较早,因此给建筑施工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市场体制不断变革的环境中,企业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利益,逐渐忽视了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其质量管理的严格要求,继而出现了一系列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指出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希望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作用。

1.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下,建筑工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建筑行业对于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我国的建筑领域并不缺乏专业的指导理论,而是缺乏将理论与指导付诸于实际生活的行动。根据近年来可见的报道以及政策表明,抓好建筑施工质量对于社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施工技术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保证,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但是,纵观当下,真正符合标准化、科学化的建筑工程已逐渐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实际的施工中,存在一系列弊端所致。所以,使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竣工,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等等都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范,然而这恰恰是当下建筑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的材料不合格

在建筑施工当中,材料作为技术与质量的重要保证,质量达标的建筑材料不仅关系到建筑施工的进步,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建筑使用的年限及寿命【1】。众所周知,钢筋在建筑材料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钢筋的质量检测与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商家或者施工相关负责人为了提高自身利益,市场上与施工现场则出现了大量的“再生钢筋”。再生钢筋在建筑施工中反复利用,钢筋本身的质量已经受损,因此循环利用到施工当中时缺乏严格的检查,导致在实际的技术施工中无法实现工程的要求,甚至伪劣钢筋在施工中没有起到良好的支撑、搭接等作用而出现倒塌等现象,给现场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2混凝土技术不达标

建筑成分主要是钢筋以及混凝土,因此保证钢筋质量的前提下,混泥土技术的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尤其是剪力墙与框架部分,混泥土技术是顺利开展导建项目的必要保障。但是,在部分企业中较多地进行商品性混凝土使用,一旦混凝土与搅拌站相隔较远,那么很可能容易导致振捣棒振捣泥土不严实,出现孔洞、蜂窝麻面等严重的质量问题【2】。通常,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较多的混凝土技术是浇框架技术,也就是利用钢板等材质依照房建所需要的混凝土模块尺寸来搭建一个可供使用的模型,再向模型中浇筑合格的混凝土。但是在浇筑环节前,很多施工企业对混凝泥土保护层涂抹的技术不严格,使浇筑环节中容易出现漏浆现象,这样生产出来的混凝土模块存在变形、孔洞等,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承载力,给建筑质量埋下了极大的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过于追求施工利益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是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在实际的施工项目中,不少人员为了在各环节尽可能地捞一些利润,因此偷工减料,不仅是对技术的不负责,更是对建筑质量的不负责。不仅如此,施工中,为了减少人力物力,很多的施工环节都是能省则省,显然不符合正规标准的施工要求。比如,框架环节,进行框架柱搭建时,异形柱纵筋是被优先选择的对象,但是在不少的施工项目中,施工人员并未按照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来搭建框架柱,而是减少了搭建部位的面积,因此在进行绑扎的环节中容易导致框架松动,不仅给施工人员造成了安全隐患,同时也有悖于建筑的质量标准。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对策

3.1严格把关施工材料质量

结合建筑工程本身选择最佳的材料,并且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以免施工现场中出现不达标、不合格的伪劣材料。因此,首先在材料的选购中,对施工技术要求需要使用的配件以及材料进行货比三家【3】,并且对于选定好的材料情况要进行登记与记录,既保证材料的质量,又节约施工的成本。其次,对于材料的管理也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在进行材料入库以后,负责人员要不定期对材料进行质检与抽查,以此避免材料保管中的偷换或偷拿现象。除此之外,对于材料的保管也要有一定的专业要求,懂得相关材料的保存知识,以免材料在保管过程当中出现潮湿、腐烂等现象。最后,在材料的使用过程当中,仍然要进行质量的把关。比如上文提及的钢筋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钢筋等这样起着重要作用的材料进行严格地检查,避免钢筋在支撑中由于质量问题而产生无法预见的风险。

3.2加强技术的监督与指导

首先,是对于基础技术的监督与指导。混凝土技术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进行混凝土技术应用时要注意混凝土的选材以及浇筑过程。如选用商品性混凝泥土,可以根据工程的地址进行控制与选择,但要注意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振捣,在浇筑过程中,可以在模型外部浇上水泥浆固定框架,以此确保浇筑的稳定性。

其次,实行各司其职岗位制度。在施工中,专岗专人负责,不仅是对于技术的保障,同时也是保障施工整体管理的有效措施。除此,各岗位实行专人负责,也有利于责权的落实。

最后,加强各个部门的监督工作。监督的目的在于对技术的检验以及质量的管理。因此要将监督制度贯穿施工各个阶段【4】。在施工中各项技术的交接要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指导,项目竣工后要进行严格核查,以提高施工技术管理的整体水平。

3.3提高施工参与者的素质

一是提升管理者的素质。高层的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建筑领域经验,同时要具备高效的管理能力。因此进行大型项目建设时,要严格地选拔高层的管理者,只有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融入到下层的施工中,才能顺利完成高质量的建筑。对于中层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关部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为下级做良好的指导,同时配合上级参与整个建筑的施工。

二是促进施工者的素质。尤其是施工现场技术型人才的应用,要做出严格的要求,比如配证上岗等【5】。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在当下的建筑行业中,施工技术管理已然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因此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手段来控制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为建筑工程建设创造一个更加和谐与稳定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敬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15):239.

[2]肖道龙.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27):218.

[3]程广栩.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22):214-215.

[4]陈詹成.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3,08(29):381- 384.

[5]王文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和创新方法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07(08):155.

论文作者:冯阳1,周武2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3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讨论文_冯阳1,周武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