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幼儿教育的特点_幼儿园论文

新加坡幼儿教育的特点_幼儿园论文

新加坡幼儿教育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加坡论文,幼儿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加坡领土狭小,自然资源缺乏,但综合国力却多次被排在世界的前五位。其繁荣的经济、强大的综合国力不得不使我们关注其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加坡的幼儿教育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对其幼儿教育特点的探析,期望能为我国幼教改革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一、高入园率

新加坡政府推行精英政策,即由精英人才治理国家,由精英人才管理各行各业,同时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与他国竞争。因此,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政府同样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政府对其公民,如职业妇女、多子女者以及低收入家庭等,在孩子入园方面给予很大的优惠,家庭贫穷的子弟能够在政府开办的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因此,新加坡幼儿的入园率较高。

二、幼教机构的特点

新加坡的幼教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幼儿园,一种是托儿所。

幼儿园主要为3到6岁的幼儿开设,分成启蒙班(Nursery,3~4岁)、幼儿园一年级(K1,4~5岁)以及幼儿园二年级(K2,5~6岁)三个阶段。每周上课5天,课时为2.5小时至4小时。多数幼儿园都设上、下午班。幼儿园同小学一样,每年分成4个学段,每一个学段共10周。1月到3月中为第一学段,以后放假一周;3月到5月为第二学段,6月初开始放假4周;6月底到9月初为第三学段;9月中到11月中为第四学段,11月到12月放假6周。

新加坡的幼儿园有公立园和个体园。公立园由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承办,人民行动党提供办园基础设施,负责师资选聘、办园经费,同时接受企业赞助、个人捐款、幼儿收费。个体幼儿园由承办人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审批备案,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办园经费主要从幼儿收费解决,无统一标准。新加坡幼儿园一般规模不大,以社区为单位构办幼儿园,场地一般较小,有的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小到二三十平方,一般也没有大型玩具,以中小型玩具为主。个体幼儿园规模在30至60名幼儿之间,教师5至6名,公立幼儿园规模最大不超过100名幼儿,教师在10名左右。新加坡的幼儿园一般建在公园边上,远离马路干道。尽量为幼儿创造一个安静自然的活动环境。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幼儿园的选址和环境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考虑马路、商场、河流等等,在国内不少地方还是对此不够重视。

托儿所分全日制和半日制(家长按个人情况作选择),主要招收18个月或更小的幼儿,同时也招收3岁至6岁的幼儿。托儿所与幼儿园不同的是,托儿所由社会发展和体育部(MCDS)管辖,分为为职业妇女而设的托儿所、员工福利托儿所、社会服务性的托儿所(教会)、私立托儿所、商业机构的托儿所以及家庭托儿所等几种类型。目前新加坡有638间托儿所,但专门照顾18个月以下婴儿的托管中心只有7间,原因是根据社体部规定婴儿与看护人员的比例不得高于5□1,和一般的儿童托管服务相比,前者需要专门化的托管人员,他们除了必须是儿科专家,同时也得具备护理专长。

除以上幼教机构以外,在新加坡还有学前学后托管中心、豆豆班(2岁)、特殊学校、语言中心、才艺班、激励课程班(适合懒散的孩子)、露营活动和假期文化营等等,也为不同需求的家长和儿童提供教育服务。

三、教师培训制度

新加坡学前教育师资来源与其他许多国家不同。新加坡没有专门的师范学校,教师是先被招进来从事教育工作后,再根据各园的情况派出去培训。培训大致分为初级、中级、大专、学位教育(本科)几个等级。培训费用可以自费,也可以和学校签约由学校支付。

社会发展部根据幼儿园师资、教师培训记录、环境设计等来决定幼儿园执照时间的长短,不达标者,将会取消办园资格。社会发展部规定每个教师必须经过幼儿教育培训,这是判定幼儿园办园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从2001年开始,政府为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提供了充裕的培训经费。如大专课程的培训经费为7000新元,政府就提供了其中的5000新元,其余可由教师所在幼儿园提供,此举大大提高了幼儿园送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积极性。幼儿园同时也与受训教师签订两到三年的服务合同,以确保师资的稳定性。

四、双语教学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人口有280多万,华人占77%以上,其他是印度人、马来族人及侨居新加坡的欧美人。为了便于各民族间的平等交流,新加坡把英语定为行政语言,但同时也尊重各民族自己的习俗、语言。主要的公共场所除英语外都备有各民族的语言与文字。电视和电台也是如此,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频道和波段。新加坡人都有个习惯,在家说本民族的语言,出门说英语,来客用英语。如果碰上华人与印度人通婚,他们彼此交流的语言是英语,但是,他们各自对自己的孩子都要说本民族的语言。新加坡政府允许各民族和团体办学。但是,第一语言一定是英语,第二语言才是本民族语言。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一出生就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教育。因此,大部分的幼稚园、托育园把双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

教育部规定幼儿园必须以英文和第二语言(华语、马来语等)为媒介语。将各种不同种族的母语作为第二语言,一般教学要求较低,当然也有几所特选学校英语与华语同时以第一语言的水准进行教学。双语教学成为每个幼儿园的“自然”特点。

五、性别教育

新加坡对低龄儿童的性别教育,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家庭教育中,新加坡幼儿的妈妈们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男用品、女用品,有时因为颜色花样的缘故她们还会向营业员询问,这是男装还是女装?在孩子学说话时,妈妈们会教孩子学说“I am a boy”或“I am a girl”。如果你故意对一个小男孩说:“You are a girl。”尽管他还不满两岁,他还是会很生气地大喊:“No! I am a boy!”(不!我是男孩!)教男孩要有男子气,教女孩要细心,是一般新加坡父母心中约定俗成的育儿观。当男孩子哭鼻子时,家长会说:你是男子汉,不可以哭鼻子。当进电梯时,小男孩还会说:“Ladies first.”

在幼儿园,幼儿的厕所也是分男女的,幼儿们分门进出。里面的设施完全按正规男女厕所所设,只是比例缩小而已。幼儿入园第一天,认识厕所便是第一课。男女厕所的门上,分别贴着男女标志。这个标志与公共场所的比较接近。

标签:;  ;  ;  ;  ;  ;  

新加坡幼儿教育的特点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