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治疗靶点与干预研究进展论文_沈婷婷,田青(导师)

心衰治疗靶点与干预研究进展论文_沈婷婷,田青(导师)

沈婷婷 田青(导师)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 本文基于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点,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及实验研究成果,对心衰新靶点及干预治疗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思路。

【关键词】 心力衰竭;靶点;心肌肥厚;干预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010-02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targets and intervention research progress Shen Tingting, Tian Qing.

Ganme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Yunnan Kunming 650000.China

【Abstract】Pathological physiology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heart failure combined with related literatur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new targets for heart failure and intervention treatment situ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new drug development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Heart failure; Targets; Myocardial hypertrophy;Intervention

心力衰竭(CHF)是由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而引发的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静脉系统淤积和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不同时期的病情程度也不同,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老年人数的增加以及基础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使CHF患病率也在持续增长,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目前临床上以神经内分泌阻滞药物为主,治疗策略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研发新药物及CHF治疗靶点的干预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现回顾近年来有关心衰治疗靶点及干预的文献报道,对其综述如下。

1.心肌增厚

心肌组织发生增生性变化将会出现心肌肥厚,这种心肌重塑现象是CHF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由此引发的病理过程已经得到证实,引发该类病变的信号转导通路极为复杂,其中部分靶点与CHF治疗密切相关,目前已明确的心肌肥厚干预靶点包括CaN、G蛋白、GSK3、MEF2、PPAR、sGp、NHE和亚细胞器。以CaN为例,该靶点可通过对转录因子活化NFAT3去磷酸化,进而使其转录入核,并与GATA4结合对AFN、BNP等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进行调节,其中CaN抑制剂AKAP体外可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MCIPs过度表达对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动物模型具有很好的效果,小鼠实验证实其对压力负荷引发的心肌肥厚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靶点对心肌肥厚的干预治疗很有帮助[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薛一涛等[2]对60只雄性Wistar大鼠进行分组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大鼠血清TNF-α和BNP水平进行检测,并以复心汤进行药物干预,结果发现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较为明显,各因子水平明显降低,证实该方法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目前sGp和NHE干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卡里博莱德等,亚细胞器的重塑靶点较多,已经成为新药研发靶点的主要方向之一。

2.内皮素

内皮素前肽原在END作用下生成bET,并由ECE生成ET,在内皮素4种异构体中,ET-1的表达作用最为明显,炎症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素等均可诱发ET-1表达,具体表现为血管收缩和细胞增殖,即形成血管效应和细胞效应。目前已被证实的治疗CHF较为有效的药物有ET-R拮抗剂和ETA/B阻滞剂,后者由于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已被禁用,从耐受性来看,ETA拮抗剂相对较好,在改善血流动力学反应方面优势明显,相关研究实验表明,ETA拮抗剂西他生坦可有效减轻心衰模型大鼠心肌肥厚和肺充血,而且内皮素-NADPH氧化酶途径与心肌钙调控蛋白有关的生理病理作用也进一步得到了证实,相关药物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多通道阻滞剂JTV519及CPU86017,其中多通道阻滞剂JTV519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发制,这是一种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肌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会引起心颤,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和多通道阻滞剂CPU86017均为中国药科大学研制,目前临床应用效果较为理想[3]。内皮素靶点及干预治疗受到国内外格外的关注,其中END抑制剂的研发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兼肾素抑制剂在美国和德国已经进入Ⅲ期间临床研究阶段。

3.炎性因子

炎性细胞因子是一种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内源性多肽,可由免疫系统生成,包括TNFα、IL-6等,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可介导各种免疫反应,在CHF恶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在体内可表现为肺水肿、左室重构等。近年来,对CHF患者进行抗炎治疗已经引起临床广泛关注,相关动物实验取得了成果也使该靶点的干预成为了可能,从CHF生理病理过程来看,心肌细胞的衰败和死亡主要受到持续性冠状动脉血管闭塞影响,要想保证心脏的完整性,首先要清除坏死组织,并对瘢痕进行修复,炎性细胞可同时进入梗死区域和整张心肌细胞区域,在完成修复任务还可对心室进行重塑,理论上可起到抑制心室功能衰退的作用。秘红英等[4]对120只SD大鼠进行分组试验,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CHF模型,重点探讨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下丘脑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包括nNOS、PGE2、TNF-α等,结果显示,nNOS表达水平降低较为明显,PGE2和TNF-α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表明芪苈强心胶囊可有效改善CHF大鼠心功能,达到延缓CHF发生发展的目的。除心脏过度负荷外,细胞生长因子、氧化应激等也会增加炎症反应,多见于肥胖、糖尿病、代谢障碍患者,相关机制会进一步影响微循环系统,心脏功能障碍会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种生物学效应主要由TNF等促炎因子引起,已成为CHF干预靶点,相关药物有英夫利昔、依那西普等。

4.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CHF治疗靶点的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临床对CHF的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加深,心肌增厚、内皮素、炎性因子等靶点已经成为干预的重点,部分药物也已在临床得到推广和应用,此外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贫血机制等也成为了新的治疗策略,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这些新靶点的药物研发势必会给CHF治疗提供更多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臧小彪,张荣峰,张树龙.心力衰竭对缝隙连接蛋白的影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10(1):83-85.

[2]薛一涛,林鑫,高扬等.复心汤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因子TNF-α及BNP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4(7):833-834.

[3]施芳红,戴德哉,于锋等.内皮素-NADPH氧化酶途径和心肌钙调控蛋白:心律失常和心衰治疗药物的新靶点[J].药学进展,2012,15(7):308-315.

[4]秘红英,常丽萍,郎艳松等.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下丘脑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5,16(8):924-929.

论文作者:沈婷婷,田青(导师)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  ;  ;  ;  ;  ;  ;  ;  

心衰治疗靶点与干预研究进展论文_沈婷婷,田青(导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