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控制打孔盗油对输油管道造成的危害论文_陈书淳

预防和控制打孔盗油对输油管道造成的危害论文_陈书淳

烟台港山东联合能源管道输送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2

摘要:长期以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对打孔盗油的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措施,但是仍然会有犯罪份子绞尽脑汁对输油管道进行各种形式的打孔盗油犯罪活动。本文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打孔盗油所体现出的特点及制约反打孔盗油工作的因素,提出了对策。要强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巡护质量,坚持走群众路线,实现群防群治;加大科技投入,发挥技防优势,力争防得牢,不留死角;加强对反打孔盗油工作的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改进防范工作。

关键词:打孔盗油;特点;对策;

一、打孔盗油的危害

打孔盗油会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长输管道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一旦出现打孔盗油,就不得不全线停输,然后进行堵漏抢修,全部恢复后才能再次启输,这样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工作量和负担都非常大,长输管道输送的是易燃易爆的油品,由于盗油现场吸烟、铁器撞击、车辆尾气火花等点火源的存在,一旦打孔盗油造成油品泄漏,就很容易引起火灾,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油品是一种很难清理的污染物,一旦打孔盗油造成油品泄漏,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无论是原油泄漏的直接损失,还是停输、环境污染的间接损失,比起打孔盗油对管线承载力和安全性的破坏来说都是暂时的,而且从长远看也要小得多,盗油孔对管道承载力和安全性的损害是潜在的,致命的。因为被打孔的管道会在孔周边产生应力集中,这样孔附近的应力会比远离孔的地方高很多。现场对被破坏管道一般采用焊接修补的方法进行抢修,焊接所选用材料的强度会影响管道的整体强度,焊接的质量也会对管道强度造成影响,同时焊接残余应力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而且可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另外由于管道被打孔破坏,盗油所加的短管,阀门等构件形状尺寸各异,造成封堵修补后的防腐蚀施工费时费力,且如果施工质量达不到防腐蚀的最低要求,常发生由此引起的管道阴极保护电流漏损,造成管道腐蚀加剧的问题,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对管道的整体安全性造成致命的影响。

二、打孔盗油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1、打孔盗油更趋专业化

从过去的“打盗一体”到“打盗分离”就是一次专业化的“进步”。随着公安机关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打孔盗油分子的专业化程度有了更加突飞猛进的提升,反侦查能力更强。从侦破的案件看,作案分子从寻找管道位置、挖坑到打孔整个过程时间短暂,目标清楚,定位精确。

打孔后,对整个外接高压软管所有的与土壤接触的金属部位全部用多层塑料或聚氨酯等材料进行严密包裹,起到了“绝缘保护”的作用,致使管道企业检漏、寻找盗油点难度加大。

2、盗油更趋隐蔽化

打盗分离后,盗油份子从车辆伪装到地点变换,反侦查手段无所不用,盗油更趋隐蔽。有一起案件,盗油场所选择在管道附近的一个停车场里,从外面看是个普通的停车场,有办公板房,还经常有油罐车出入。但进入停车场后,停车场的办公板房就是用板房伪装的油罐,利用停车场的环境隐蔽实施盗油犯罪活动。还有的利用外接较长高压软管的办法,有一起案件,外接软管上千米,采用定向钻穿越一条硬化路,从路的南侧接到了路北侧的玉米地中,既隐蔽,也难以引起群众的怀疑。还有的从管道上利用掩体偷油,用改装的小车盛装,装满就走,到另一处租赁房屋存放,最后集中外运。这些手法都极具隐蔽性,给打击和防范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3、犯罪更趋职业化

受油价高涨的影响,打孔盗油可谓“高利益回报”。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有的甚至“劳动改造”结束后,依然不思悔改,继续从事打孔盗油活动,并形成团伙化、职业化的打孔盗油大军新特点。

三、制约反打孔盗油工作的因素及原因

在控制和预防打孔盗油犯罪的环节中,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反打孔盗油工作。

1、防范环节上

“人防”方面,巡护队伍待遇低,长年重复枯燥单调的工作,易产生麻痹大意和松懈厌战情绪。人员更换频繁,石油管道沿线很多巡线工对管道走向及沿线地形地貌掌握不详细,当遇到管道上方被打孔盗油地形地貌发生变化后,不能给管理者提供准确信息。对周边闲置、出租房屋(院落)排查不及时,对常驻人口不熟悉,基层基础管理工作有欠缺,带来管理上的漏洞。

“物防”方面,管道上方1.5米的土层,就是保护管道的第一道“防盗门”,当管道上方因第三方施工或农民耕种等原因造成原始地貌破坏,没有及时检查管道防腐层的破损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技防”方面,压力泄漏检测系统和光纤预警系统对报警位置不一致,特别是对正在实施盗油点有的定位不准,有的报警不及时。

2、打击环节上

国家对一些小炼厂和土炼厂进行了整顿,取缔或关闭了一批,但从源头上没有把原油销赃渠道堵死。如一些地方炼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原油供量不足,就偷偷的收购来路不明的原油,为盗油分子提供了销赃的渠道。有的盗油分子钻政府的空子,严的时候把油储存起来,松的时候就自建土炼厂炼油,都使打孔盗油现象屡禁不止。

企业没有执法权,打击犯罪力量薄弱,往往发现管道被打孔盗油后,需要等待公安部门取证,在取证过程中企业继续遭受经济损失。由于异地人流窜作案多、异地销赃,各地公安机关因分管辖区范围限制,导致案件串并、共享难以实现,造成案件取证难、侦破难。

3、司法环节上

重打轻判,造成犯罪活动成本低,没有形成对犯罪的足够震慑。由于在侦查环节过程中,对违法犯罪活动打击的不干净、不彻底,导致一些涉案人员在起诉、审判环节被取保甚至案件“流产”。更有甚者,个别犯罪分子钻法律漏洞,因为身患某种疾病,公安部门无法收监,导致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在公检法系统转了一圈,很快就出来了,继续甚至更加疯狂地作案。

4、缺少群众的支持

过去,那种面对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同仇敌忾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特别是有些群众对偷盗行为不以为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到也不报告,民警找上门也不愿意管闲事,更怕惹麻烦。盗油犯罪分子也利用了部分群众心理,甚至恐吓要挟当地部分群众,让其发现了也不敢举报,反打孔盗油工作缺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四、打孔盗油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现实和问题,经过认真调研,我认为要加强公安机关和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共同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力争反打孔盗油工作取得实效。

1、加强对反打孔盗油工作的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改进防范措施。

只有对打孔盗油犯罪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才能因情施策,提出防范工作的好办法,更加有力地指导反打孔盗油工作。近几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强化人防,在管线上方巡逻,严密防范地貌变化,使犯罪分子没机会下手,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办法。但“作贼千日易,防贼千日难”,防范的漏洞总是客观存在的。

要把打击与防范、把案情分析与部署防范工作结合起来,白天沿线巡察、夜间巡逻和日常巡防工作结合起来。不给别有用心的人以规律可循,防止发生我们在明处巡逻,打孔盗油分子在暗处盯梢,“我撤敌进”现象的发生。

2.企业积极出动,加强管理;加强警企联合,建立联防机制。

在应对打孔盗油的事件中,石油企业首先应该积极行动,不断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把每一段巡线任务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条可操作性的、高效运转的输油管道保护方案。建立管道管理档案,加强对打孔盗油事件的犯罪人员以及地点的跟踪,及时掌握分析容易发生盗油的地点及易盗油管段。

企业在自身防范的同时,更应该依靠当地政府以及公安部门。政府以及公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监督作用,指导企业加强技术革新和投入,通过采用先进技术,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同时,与相关管道沿线派出所、管道沿线村委会“联巡、联防、联控、联治”,更好的利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3、坚持走群众路线,实现群防群治

针对管道安全保护工作不能完全靠加强巡线发现和控制的情况,采取“农民看地”的形式,适当给予途径土地所有者一部分利益,通过发挥土地所有者的作用,奖励举报人,充分发挥巡护队员都是沿线村庄群众的本土优势,让他们带动和宣传身边群众,动员沿线村里的治保人员、巡逻队员、和各种职业群众参与进来,弥补在巡护时间和频次上的“盲点”,让他们当好企业的眼睛和耳朵,发挥群众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使危及管道安全的事件能够及时发现,减少和消除突发事件对管道的损坏。

在宣传工作中,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鼓励群众有奖举报。把企业的有奖举报电话写在管道保护宣传用品上,群众发现情况和问题能及时告诉我们,共同搞好管道保护工作,构建起多层面、全时空、立体防范网络,形成群防群治的格局。

五、结语

打孔盗油的行为不仅会给国家、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而且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安全问题,加重环境污染,并且随着犯罪分子手段的不断翻新,治理打孔盗油成为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因此针对新形势下的新的犯罪方式,只有在国家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团结协作,通过法律的手段,达到对打孔盗油犯罪分子“打的心有余悸,罚的倾家荡产,判的心惊胆颤”的目的,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和震慑打孔盗油违法犯罪活动。

论文作者:陈书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预防和控制打孔盗油对输油管道造成的危害论文_陈书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