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门诊系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肖红

肖红

娄底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 目的:为控制血糖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采用营养门诊系统管理干预,总结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产检的68例已经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孕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56例孕妇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营养门诊系统管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对这些孕妇进行持续干预直至产后,并在产后7天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空腹、餐后2小时)控制水平,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期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饮食依从性、血糖监测自我管理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门诊系统管理,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改变了患者饮食生活习惯,对控制血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营养门诊系统管理;血糖水平;干预措施

妊娠期糖尿病应与糖尿病合并妊娠相鉴别,后者为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近年来调查显示,世界范围内GDM发生率报道为1%~14%之间,而我国发生率略低于国际水平为1%~5%[1]。尽管如此,随着经济状况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或超体重孕妇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孕妇特别是高龄孕妇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因此,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越来越受到关注,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孕妇、胎儿、新生儿的生存质量都有着重要的临床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运用营养门诊系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干预,总结分析其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产检的68例已经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孕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56例孕妇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28.4±2.5)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28例;平均孕周(28.4±2.3)周。对照组平均年龄(27.8±2.6)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22例;平均孕周(29.2±2.1)周。两组患者受教育程度均在大专以上,两组患者在我院妇产科门诊部都有完整的建档资料,包括家庭住址(城镇为主),人均收入等。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对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对象纳入标准[2]:(1)75g葡萄糖耐量试验阳性,1h血糖≥10.0 mmol/L或者2h血糖≥8.5mmol/L,(2)空腹血糖FDG≥5.1mmol/L可以直接诊断GDM,(3)患者知情同意,自愿配合营养门诊系统管理的干预措施,定期产检,接受随访。

排除标准:排除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需接受胰岛素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妊娠期糖尿病常规管理:即根据我院妇产科建立的GDM电子档案,由门诊妇产科护士进行常规宣教,饮食指导,指导其定期产检,密切检测血糖变化,必要时住院治疗。以确诊妊娠期糖尿病至产后7天内为干预期。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营养门诊系统管理干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成立营养门诊系统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资深营养师、产科主任、产科门诊护士长、3名以上产科主治医师、3名以上门诊护士组成。小组成员需统一培训,联合指导,需熟悉掌握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理论实践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3]。管理小组根据GDM患者健康档案建立“GDM微信交流群”,不定期发布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理论知识,指导患者在家中如何正确测量血糖,以及注意事项。同时鼓励患者在群里分享、交流心得,耐心提供疑难问题解答。(2)根据健康档案,对患者资料全面了解询问,以此建立个性化的管理模式。比如,了解患者孕前的身高体重,是否肥胖,是否有高血压,是否为高龄产妇、是否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是否激素水平紊乱、身体体质指数(BMI)是否良好、是否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等高危因素。(3)营养师结合资料实施个体化的饮食干预,在保证孕妇日常所需营养的前提下,提供膳食合理的健康食谱。并通过微信交流群向患者告知健康食物的烹煮方法。每日热量摄入控制在 30-38kal/kg之间,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80-100g/d,强调少量多餐[4]。热量的控制可以下载相关APP帮助了解。对于孕妇容易产生饥饿感,可以将健康食物制作成小零食食用。(4)适当的运动指导。因孕妇不宜剧烈运动,可以采用散步、做健身体操以及慢走等方式,在固定时间内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干预。运动可以使人身心愉悦,提高机体免疫力,运动过后对健康食物吸收也有帮助。(5)心理干预。GDM患者大多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所以应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注重交流沟通。管理小组每周开展一次妊娠糖尿病趣味健康大讲堂,以图文、视频的方式,让孕妇及其家属都参与进来,以此进行情感支持并改善患者的心情[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空腹、餐后2小时)控制水平,统计两组患者干预期生活质量评分。血糖水平为干预期平均水平,空腹血糖标准:3.3-5.3mmol/L;餐后2 h血糖标准:4.4-6.7mmol/L。生活质量评分是根据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表(DCO)以及幸福感量表的相关内容综合此次研究制定的。它包括患者饮食依从性、运动锻炼问题、血糖监测自我管理、对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健康情绪自我管理、以及对生活的态度等方面的自评,各项评分都采取总分10分制,评分越高,说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对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经过系统干预后,观察组的饮食依从性、血糖监测自我管理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 GDM)不管是对孕妇本身、胎儿还是出生后的新生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孕妇本身来说,高水平的血糖浓度对孕妇妊娠期以及分娩后可能产生多种相关并发症,也有可能影响妊娠结局;对围产儿而言,亦可出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宫内发育异常以及巨大胎儿等[6]。本研究通过营养门诊系统管理,建立管理小组,形成医、护、患一体,利用网络微信建立沟通交流平台进行健康宣教和监督,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同时微信群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制定健康营养食谱,增强了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让患者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又能控制血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使患者情感上感到温暖,幸福感满满,对生活积极向上。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有效控制了血糖水平,显著提高了GDM患者营养饮食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黄绍菊[7]的结果基本一致。不足之处,本研究未能做孕妇产后新生儿并发症相关资料收集,由于条件限制也未能进一步随访孕妇产后血糖水平,有待于继续研究。

综上所述,采用营养门诊系统管理,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改变了患者饮食生活习惯,因此能够一定程度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会琴,刘云,任利容.妊娠期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1):1744-1746.

[2] 刘乐桐,李玲.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指南的思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06):519-522.

[3]叶翠菊,宋传旭,吕瑞雪,吴俊,黄毅洲,易大玲,杨荣骞.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孕期营养门诊新模式探讨[J]. 医疗卫生装备,2017,38(12):116-118+159.

[4]宣婉茹,陈金红,王菊仙. 个体化营养健康教育对孕妇膳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13,26(11):22-24.

[5]张趁儒,袁国军,刘璠,牛素英,卢艳娥,周慧敏. 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 糖尿病新世界,2015(04):205-206.

[6]张国军,郑丽华,孙锡红.妊娠期糖尿病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07):862-866.

[7]黄绍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管理及饮食控制的临床意义[J].中国农村卫生,2016(20):9-11.

论文作者:肖红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营养门诊系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肖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